王 晶 高 麗 高 興 李 瑩
?
頸脊髓損傷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分析及護理
王晶高麗高興李瑩
目的:對頸脊髓損傷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針對性給予護理干預,控制感染。方法:對2012~2015年我科頸脊髓損傷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情況進行調查,搜集整理感染患者的一般資料、標本種類、病原菌種類。結果:9例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主要感染部位呼吸道占66.7%,血液占22.22%,切口占11.11%。結論:加強對醫院各類人員的培訓和監督,切實完善隔離保護措施,加強抗菌藥物監管,積極做好頸脊髓損傷各種并發癥預防,對于患者術后康復、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及避免醫院感染暴發流行起著重要的作用。
頸脊髓損傷;多重耐藥菌感染;護理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23
近年來,多重耐藥菌(MDRO)感染病例日益增多,給臨床抗感染治療帶來了嚴重威脅,是當前醫院感染控制的一個難點問題。頸脊髓損傷是由于發病部位在頸部引起的嚴重損傷,常造成死亡或殘疾,主要表現為受傷平面以下單側或雙側感覺、運動、反射的全部或部分喪失[1]。運動平面在C1~C3的完全脊髓損傷患者,可因肋間肌和膈肌均癱瘓而呼吸停止[2-3],ML在C4或C5的脊髓損傷患者可依靠殘存的膈肌功能而維持部分呼吸運動,但因不能完全代替正常呼吸功能,而常需要實施氣管切開。這些頸脊髓損傷患者住院時間長、管道多,抗菌藥物長期應用,易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我院創傷外科共出現9例頸脊髓損傷患者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我科2012年6月~2015年12月共收治頸椎骨折伴頸脊髓損傷患者89例,其中合并MDRO感染者9例,占10.11%。其中男7例,女2例。年齡19~76歲,平均(45.40±6.80)歲。脊髓損傷殘損分級[4]:殘損A級 1例,B級 3例,C級 3例,D級2例。
1.2方法對9例患者的各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搜集整理內容包括一般資料、標本種類、病原菌種類。
2.1MDRO感染患者的一般情況(表1)

表1 MDRO感染患者的一般情況
2.2感染標本種類及構成比(表2)

表2 感染標本種類及構成比
2.3MDRO病原菌種類及構成比(表3)

表3 MDRO病原菌種類及構成比
3.1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讓醫務人員了解多重耐藥菌的監測意義和重要性是貫徹執行MDRO管理的第一步[5]。科室在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導下,成立MDRO管理小組,定期舉辦MDRO感染危險因素、預防控制等知識培訓,提高醫師、護士及科室保潔員、護理員對于MDRO感染的認識,早期識別感染發生,切實做好防控措施。
3.2落實MDRO篩查和報告制度嚴密監測高危人群。對于ICU轉入的患者、有嚴重基礎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檢查或治療患者、長時間接受過抗生素治療患者均高度關注。醫院規范MDRO感控流程:臨床病原學送檢→檢驗科微生物室細菌培養→診斷為MDRO→通知臨床科室并發報告→臨床科室接到電話或電子信息后完善“危急值登記本”→床位醫師下“接觸隔離”醫囑→全科醫護及保潔人員共施隔離、防控措施,科室兼職院感監測護士填寫督查表→院感科指導、監督、檢查→患者標本復查2次陰性或臨床癥狀愈合→解除隔離,此流程保證了監測管理的及時性、警惕性和時效性[6]。
3.3嚴格實施隔離保護我科對本組9例患者采取了單病室隔離。病室內保持一定溫度(22~24 ℃)和濕度(60%~70%)。患者床頭電子信息系統、護士站電子信息看板、病歷夾上設置MDRO警示標示,床頭懸掛“接觸隔離”標志。嚴格執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流程,醫務人員進入病室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如外科口罩、帽子,近距離操作(如吸痰、鼻飼等)戴護目鏡。床尾及病室門口懸掛快速手消毒劑。床單元、門把手等物品及病室地面每日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2次,拖布、抹布專用,標識明確。患者直接接觸的相關醫療器械、物品,如聽診器、心電監護儀、血壓計、輸液架、體溫計專人專用,推車、心電圖機等不能專人專用的器械物品在每次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或酒精擦拭消毒3遍。各種檢驗標本置于密閉容器內,專人送檢,使用后的換藥碗等器械置于黃色雙層包裝袋內,縛于警示標識,密閉容器存放,由消毒供應中心統一回收處理。醫療廢物(包括生活垃圾)置于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中,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規范運送至醫院醫療廢物暫存地。患者外出檢查或轉科前,護士應提前告知檢查科室或轉診科室,以便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減少MDRO在院內的傳播。患者出院、死亡、轉科、轉院時做好終末消毒。
3.4手衛生醫務人員的手是導致MDRO在患者-醫務人員-患者之間流行的重要因素[7]。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13.2009),科室加強手衛生培訓,尤其是陪護探視人員、保潔人員、護理員,使其掌握七步洗手法;每月進行醫務人員手衛生消毒效果監測,不斷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接觸患者的傷口、引流液、痰液、排泄物時應穿隔離衣、戴護目鏡和手套,完成診療操作脫去手套和隔離衣后應進行手衛生處理。
3.5心理護理頸脊髓損傷患者常因突發外傷致高位截癱,容易焦慮、悲觀,思想負擔重,部分患者氣管切開后更無法與醫務人員及家屬溝通交流,如合并MDRO感染則會使患者更加絕望,甚至產生厭世的想法。針對患者特殊情況,醫師護士應進行心理疏導,在治療過程中多與患者溝通,可以采用對口型或看字板等方式了解患者想法及需求,及時給予心理關懷和支持。對于心理負擔較重的患者可以聯合家屬適當隱瞞病情,以緩解其緊張無助和自卑情緒。鼓勵家屬參與患者護理工作,給予心理支持與經濟支持,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來配合治療。
3.6人工氣道的護理患者取平臥位,床頭抬高20°~30°,頸托固定頭部。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和血氧飽和度,鼓勵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氣管切開患者在常規做好氣道濕化、霧化及氣管導管消毒的基礎上,要規范評估患者,掌握吸痰指征,使用正確吸痰方法。頸脊髓損傷重癥患者常出現咳嗽和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口鼻腔及氣管內有大量分泌物潴留。傳統的氣管切開患者吸痰方法是先吸氣管套管,再吸口腔,最后吸鼻腔,易導致患者吸氣或嗆咳時氣管內的負壓以及重力作用使口鼻腔的分泌物重新流入氣管,既增加吸痰次數,又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機會,因此,吸痰時應先吸鼻腔,再吸口腔,最后吸氣管套管,每個部位均更換吸痰管[8],以減輕低氧血癥和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根據患者聲門下滯留物黏稠度的不同選擇適宜的負壓進行聲門下吸引,吸引壓力通常在20~150 mmHg 范圍波動[9],至少每4 h吸引1次。
3.7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臨床醫師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依據臨床微生物檢測結果,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嚴格執行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的相關性規定,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細菌耐藥的發生,杜絕盲目給藥現象。責任護士應根據醫囑定時定量應用抗菌藥物,并觀察藥物作用及副反應,如有異常及時與主管醫師溝通。
3.8頸脊髓損傷主要并發癥預防
3.8.1靜脈血栓栓塞癥頸椎骨折致高位截癱患者因創傷、麻醉、手術等原因易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癥,應正確評估血栓危險因素,常規進行靜脈血栓預防。基本預防措施:抬高下肢,促進靜脈回流;圍術期適度補液,避免血液濃縮;早期功能鍛煉。物理預防措施:使用足底靜脈泵、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及梯度壓力彈力襪。藥物預防措施:遵醫囑定時定量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物,注意觀察藥物副作用[10]。
3.8.2壓瘡頸椎骨折致高位截癱患者因感覺運動障礙、頸托長期固定、氣管切開無法進食而達不到機體需要量、大小便失禁等因素極易發生壓瘡,一旦壓瘡形成,由于皮膚營養神經功能較差,加之患者中樞性高熱、術后低蛋白血癥等多種因素,壓瘡極難愈合。護理措施:臥噴氣式氣墊床;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平整;視患者皮膚營養狀況每2~4 h軸線翻身1次;頸托內襯棉質毛巾,枕部、骶尾部給予泡沫敷料保護;氣管切開患者氣管切開導管固定帶松緊適度,導管下方置以泡沫敷料保護;一旦發生壓瘡立即上報并做好壓瘡護理,必要時請院傷口護理小組專家會診。
3.8.3食物反流食物反流是頸椎骨折伴高位截癱患者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可以導致患者吸入性肺炎以及窒息,危及生命[11]。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生命體征,評估患者有無發熱、嘔吐等癥狀,遵醫囑正確使用泮托拉唑等藥物,妥善固定胃管,每次鼻飼時抬高床頭20°~30°,維持30 min并停止翻身操作,選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甜食以及豆類等產氣食物,腹脹明顯者暫禁食,及時進行胃腸減壓和肛管排氣,輕者給予腹部按摩以刺激腸蠕動。
MDRO是指對于臨床應用的三類或三類以上的抗生素同時表現為耐藥的細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萬古霉素腸球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和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等[12]。這些耐藥菌株分布廣、傳播快,容易產生暴發流行。頸椎骨折伴頸脊髓損傷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長,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部分患者可因呼吸肌不同程度的癱瘓無法維持正常呼吸功能而行氣管切開,再加上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創腔引流、留置尿管胃管等侵入性操作嚴重破壞了機體的正常防御功能,極大地增加了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機會。本研究9例MDRO感染者均為ICU轉入患者,5例有氣管切開行機械通氣病史,其中有中心靜脈置管史8例,外周靜脈置管9例,所有患者均留置胃管和尿管,抗菌藥物使用率100%,有6例患者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針對頸脊髓損傷合并MDRO感染這類特殊患者,我們首先要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及管理,提高防護意識,尤其注重低年資護士、保潔人員、護理員等人員對于MDRO知識的掌握和防護。科室嚴格實施隔離措施,有效控制感染,盡量采取單病室隔離,標識明確,加強醫務人員防護,規范處置各種醫療用品和醫療廢棄物。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培訓和監管。規范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同時針對高位截癱重癥患者要注意靜脈血栓栓塞癥、壓瘡、食物反流等并發癥的預防。總之,護理人員應掌握MDRO相關知識,強化落實隔離保護措施,這對于頸脊髓損傷患者的術后康復及避免醫院MDRO感染的暴發流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李六億,賈會學,賈建俠,等.綜合醫院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21(20):4306-4308.
[2]趙建華,劉鵬.脊髓和脊柱損傷診治的爭議熱點[J].創傷外科雜志,2012,14(1):1-4.
[3]Arora S,Flower O,Murray NP,et al.Respiratory care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a review[J].Crit Care Res,2012,14(1):64-73.
[4]李建軍,周紅俊,孫迎春,等.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第6版,2006)[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1):1-6.
[5]岳博華.多重耐藥菌管理聯席會在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3,12(5):169-170.
[6]惠艷,陳光蘭.普通病區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管理[J].當代護士雜志,2015(6):107-108.
[7]王婧,趙應蘭,楊愛芝.重癥監護病房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9):860-861.
[8]湯云,黃美霞,雍海榮,等.探討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有效吸痰的方法[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0):1907-1908.
[9]賀艷,沈梅芬,吳超,等.人工氣道內痰液與聲門下滯留物黏稠度比較的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14):41-44.
[10]田偉.中國骨科大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指南[J].中華骨科雜志,2016,36(2):65-71.
[11]陳雪萍.頸椎骨折伴高位截癱患者食物反流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5):51-52.
[12]許海榮,仲霞,趙潔.膽道術后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4):1313-1314.
(本文編輯崔蘭英)
Condition analysis and care of multi-resistance bacterial infection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ANG Jing,GAO Li,GAO Xing,et al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Xuzhou221002)
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multi-resistance bacterial infection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giv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infection.Methods:Investigated the condition of multi-resistance bacterial infection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of our department from 2012 to 2015,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patients’ general information, specimen category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species.Results:Most of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the 9 multi-resistance bacterial infection patients wer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respiratory tract accounted for 66.7% at the main infection site, blood accounted for 22.22% and incision accounted for 11.11%.Conclusion:Strengthening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of various staff in hospital, practically perfecting isolation protection,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n antibiotic medicine and positively prevent various complications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multi-resistance bacterial infection controlling and hospital infection outbreak and disease prevalence avoiding.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Multi-resistance bacterial infection;Nursing
221002徐州市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
2016-01-30)
王晶:女,本科,副主任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