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揚+李鴻富+侯宗銀
觀音鎮地處四川省宜賓縣北部中心,幅員面積2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萬余人,素有宜賓縣第一大鎮之稱。此外,在宜賓市所有182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中,無論從幅員面積、耕地面積、農作物耕種面積、糧食產量、肉類產量來看,觀音鎮的相應指標都是排名第一,是典型的經濟、商貿大鎮。
近年來,觀音鎮作為國家第三批綜合發展改革試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四川省“百鎮建設試點行動”試點鎮、四川省擴權強鎮試點鎮先行發展,優勢資源和巨大潛力被深度開發,規模迅速擴張,商貿繁榮,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空前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各條戰線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更輻射帶動周邊13個鄉鎮、50余萬人。
經濟持續增長,指標不斷飚升
2015年,觀音鎮的地區生產總值達8.7億元,同比增長11.94%;財政一般收入1865.64萬元, 同比增長5.9%;農民人均純收入12526元,同比增長13%;招商引資實現2.07億元,同比增長158.99%。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7億元,占全年任務101.89%;新入庫固定資產項目10.89億元,占全年任務145.2%;鎮本級財政全年投入場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136萬元,占全年任務513.6%。
去年,觀音鎮黨委政府繼續以農業穩步發展、工業超常發展、加快打造商貿中心的發展思路,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打造優勢產業,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農業方面,觀音鎮黨委政府堅持穩步發展的思路,以糧食生產為基礎、畜牧業發展為主體、大林業開發為補充,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生豬、肉兔為主的優質畜牧業和以油樟為主的林竹業兩大特色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化結構。2015年,觀音鎮全年糧食總產量達4.93萬噸,比上年增長3.44%;全年生豬出欄14萬頭,出欄家禽60.87萬只,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5%;投入資金42萬元在菜花、宋顯、沙溝、菜板等六村和四個糧食監測點實施秋、冬馬鈴薯高產示范建設項目,示范片區建設1000余畝。以配方施肥9.9萬余畝,推廣測土配方肥485余噸;全面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惠民工程投保8.7萬余畝;推廣農業新機械956臺套,落實農機購機補貼45萬元,占任務的128%。2015年實現農業增加值3.07億元,同比增長3%。
工業方面,觀音鎮完成了工業園區規劃,不斷引進新企業入駐,鞏固發展企業48戶,其中“四上”企業23戶,新增專業協會12個。2015年,觀音鎮工業增加值1.91億元,同比增長18%。
第三產業方面,觀音鎮于2015年新發展物流企業1個、星級農家樂1家。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4億元,同比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3.17億元,同比增長13.2%。
財稅金融方面,觀音鎮于2015年實現稅收收入1405.6萬元,同比增長38.9%;鎮本級財政全年投入場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136萬元,占全年任務513.6%;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12億元,同比增長12%。
加速城鎮建設,改變民生環境
觀音鎮黨委書記蒲治鋼說:“城鎮化要率先發展,就得實施項目帶動,人民生產和生活條件才能不斷改善。”
近年來,觀音鎮黨委政府把加快推進城鎮化作為工作重點,并在南部新區實現了突破,2015年新增城鎮人口1503人。據悉,總投資2.3億元、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的南部興城商住小區已于2015年底全面建成,居民已陸續入住;在推進新型小區南部豪庭、南部新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方面,32米大道建設、宜賓縣第二垃圾填埋場建設等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新區部分管網、道路建設正在加快推進。
在舊城設施改造方面,南華街道整治、萬菁天然氣、自來水改擴建、場鎮環衛設施增添和綠化等工程業已完成,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投入試運行。經過一系列的建設整治,觀音鎮城鎮衛生、民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城鎮形象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推進城鄉統籌,強化基礎設施
道路交通向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動脈。近年來,為加快推進鎮域經濟發展,觀音鎮在財政緊張情況下,籌資投入1600萬余元硬化32.3公里村道,使農產品運輸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變,有效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有效跟進。觀音鎮先后完成了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投資300余萬元,完成群眾小學安全飲水工程和一步、蟠山等10個村自來水管網延伸工程,有效解決11000余人安全飲水問題和農業灌溉問題;投資700萬余元,實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田間工程;完成了陳河橋、新橋石河堰除險加固工程共計2處;完成6個村電網改造建設項目,全鎮剩余16個村的農網改造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新建沼氣池220口、沼氣工程2處。這樣以來,農村基礎設施和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黨委政府領頭,發展社會事業
在采訪中,蒲治鋼告訴記者,觀音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扣“3465”發展戰略,以“強化執行力,跳起再摸高”為工作基調,以“三化聯動”為主攻方向,以項目推動為主要抓手,突出南部新區開發、產業園區建設及城鄉統籌這三大重點。以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為主要落腳點,務實、擔當、創新、爭先,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為與全縣同步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發展城鎮化、進行新農村建設同時,觀音鎮主張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改善教學環境。2015年,觀音鎮共籌資208萬元,完成沙溝小學公租房建設、縣一中藝術綜合樓和體育館建設主體工程;鎮政府投入資金50萬元在宜賓縣一中和鎮中心校推行素質教育;兌現了“兩免一補”、城鄉義務教育和資助貧困學生等各項政策。在教學成績上,觀音鎮全面完成雙考保考任務;全鎮中考重高升學率連續十年名列全縣第一;縣一中高考再創佳績,本科上線881人,位居全市同類學校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