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璨
?
張泉靈:懷敬畏之心做投資
孟 璨

雖然錯過了做投資創業最好的年華,不惑之年的張泉靈創立紫牛基金,仍然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努力的契機,在這個始點踏上新征程
去年年底,張泉靈曬出她的2015年終總結,讓人忍俊不禁:前8個月是我們所熟悉的央視名記張泉靈她的感悟——忙,但多數情況下還是在掌控之中;從9月開始,頭像搖身一變成了神煩狗——忙著學習各種知識,忙著操心未來發展,除了自己,誰都依靠不了。
這是張泉靈作為一個新晉投資人真實的工作體驗。雖然錯過了做投資創業最好的年華,不惑之年的張泉靈,仍然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努力的契機,在這個始點踏上新征程。
其實早在2014年底,張泉靈就想過離開央視,去另一個領域看看。2014年底,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快速崛起,不只是門戶網站提供信息服務,互聯網已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機既成了閱讀器,又是通訊工具,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可以通過一個手機解決。
張泉靈發現周圍很多年輕一代的孩子們已經完全不看電視了。以前當有人遇見她,會說“泉靈我非常喜歡你”,慢慢變成“我爸媽很喜歡你”,再后來成了“我姥姥很喜歡你”。她笑言,得趁沒人喜歡之前,趕緊轉行。

獵豹移動CEO傅盛和紫牛基金合伙人張泉靈
身為新晉投資人,張泉靈認為投資人非常重要的一個素質是學習能力。投資,投的是未來,尤其是天使投資人,是很難用過往的經驗完全復制去創造未來的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張泉靈都對自己的記者身份極為滿意,這份職業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她的好奇心。可是當移動時代到來時,張泉靈認為,傳統媒體所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觀眾分流,和很多媒體人一樣,她開始思考,互聯網到底是什么。
張泉靈思考了半年多的時間,去過很多家互聯網公司,包括移動互聯網公司。她仍然忐忑迷茫。在獵豹CEO傅盛找到她,邀請她一起做投資的時候,她仍然不確定,自己一個既不懂互聯網又不懂投資的人會被邀請一起去做互聯網投資。
“傅盛知道投資的方向,就這么把我忽悠過來,我就跟著開始干起投資來了。”張泉靈道。
成為投資人后的張泉靈,一周要看50個項目。談及壓力,張泉靈表示,人的壓力分兩部分。一是工作的頻度,但實際上更大的壓力來源于一份工作是否能夠為自己提供足夠的回饋機制。如果自身覺得所做的事情很有意思,即使強度很大,也不會覺得累;如果感覺所做事情沒有足夠價值,即使是一個會議,也可能坐著很快覺得困乏。投資這件事情,目前看來是除了記者以外,同樣能夠滿足張泉靈好奇心、激發其斗志的事情了。
但她承認曾經感到恐懼。恐懼什么?張泉靈說,畢竟這么多年來,為人所知的身份是央視記者,且至少別人都認為自己很成功。現在突然轉行到一個全新的行當里,很擔心是否能做到同樣的成功。她坦白她很害怕失敗,這其實是名人光環下的一種畏懼感。張泉靈選擇回歸初心。“心態上你就要承認失敗了又怎樣,至少我看到了新的世界。”
從去年9月至今,張泉靈一共投了22個項目。紫牛基金目前有美元和人民幣兩種基金,人民幣基金規模一億多元,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家新興的小基金公司。如今投資隊列中大佬云集,大型機構遍地,張泉靈承認,對于被投資者來說,基金規模的大小一定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規模越大的基金公司給人感覺會更可靠。大規模的基金規模,被投資人認為還可以繼續獲得幫助。
在張泉靈看來,紫牛雖然規模不大,但與創業者之間并不存在信任危機。紫牛是一批上市公司的CEO拿個人的資金進行投資,相當于每個人拿個人的信譽背書。張泉靈解釋,對于一家剛剛成立的早期天使投資基金來說,基金規模不能做大,得給每個投資人一個合適的學習過程。如果一開始就做成大規模的基金,那公司就有基金實現的要求,她認為這其實對工作不利。
身為新晉投資人,張泉靈認為投資人非常重要的一個素質是學習能力。投資,投的是未來,尤其是天使投資人,是很難復制過往的經驗去創造未來的。
張泉靈不愿把自己放在某一個領域深耕的位置。她說,可能她對內容創作比較有經驗,但作為投資人,很有可能她原來對內容的判斷拿到盈利領域來說就是毒藥,她所認為的“好”,可能在投資界中并沒有任何機會。所以轉型后的張泉靈,非常重視學習。
學習對于她來說并不是件陌生的事情。離開校園幾十載,張泉靈從未間斷過學習。她說,她真的是骨子里愛學習,學習是她的樂趣。一周看50個項目,就算最終一個項目都沒有投,但是在與50個創始人聊天的過程中,她學習到了50個新知識,這就足以讓她興奮和滿足。


傅盛High聊會
紫牛目前涉及的領域有三大類:第一,好的內容,但不局限于媒體。媒體的形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各類承載體的核心還是獲取用戶。第二,有黑科技精神的硬件,能夠實現更好的人機交互、更好的機器學習、視覺識別。第三,海外移動互聯網領域目前一片藍海,能夠迅速海外化的APP也是投資的重點。
張泉靈所投的項目中,多數還是與內容相關。從內容創業者的角度來看,她認為他們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是成為一個目前已經能在各個平臺分成的體驗型創作者,二是把內容創業當作一個不錯的生意,三才是努力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她從來不認為內容創業就是做內容本身,能夠變成偉大公司的,一定是內容創業者中的極少部分。
去年9月份入行,當月張泉靈就投了3個項目,全部與內容相關。第一個是內容電商——年糕媽媽。張泉靈說,投資理由很簡單:年糕媽媽微信粉絲數34萬,每天打開率接近60%,而這一數字高得嚇人。她趕到上海和創始人談了一次,就決定投它。事實證明張泉靈的決定并不沖動,這個項目正以一個非常吸引人的總數呈上升趨勢,目前月收益以億計算。
第二個是內容本身,也就是IP——混子曰(yue)。張泉靈投資時有30多萬粉絲,沒有任何推廣,在半年后的今天粉絲數增長到了100多萬。和年糕媽媽的投資初衷不同,混子曰的投資是因為張泉靈從小深受蔡志忠漫畫的影響。所以她想,這個投資保證不虧,但也未必能變成一個很大的事業。投這樣的漫畫,張泉靈覺得很愉悅。
第三個是內容本身就是能賺錢的方式——張怡筠情商教育。張怡筠是張泉靈多年的好朋友,這個項目又是她非常看好的。
抓住了一些好的投資機遇的同時,張泉靈也錯過了一些本可以把握的項目。去年剛入行研究內容領域時,她就看到直播會火的跡象。
張泉靈認為,視頻可能會成為未來互聯網上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可以看見,無論國內國外,所有新開視頻頻道用戶的停留時間、用戶上傳和點擊率都在上升。在做電視主持時,張泉靈就對直播情有獨鐘,因為直播不加修飾,對觀眾有天然的吸引力。
她提到,新一代孩子的交互方式是,能用語音的,絕不打字;能用短視頻的,絕不用語音。所以她覺得,視頻今后會逐漸成為信息傳載的主要方式。
在視頻交流還不是很方便的今天,視頻的制作成本很高,但直播可以同時滿足大量、低門檻制作且高參與度的要求。如今的手機拍攝視頻多數要靠后期編輯,這樣會減少至少10個百分點的內容產生源。直播省去編輯的步驟,直接滿足互動需求,易操作特性會吸納更多參與者。
去年10月份的時候,張泉靈已經考慮周詳,可是鑒于自己是新手,直播投資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她開始勸說周圍人去投直播平臺,但當時沒有人舍得下重金。現在回想起來,雖然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積累,但張泉靈還是會說,自己錯過了直播這次好時機。
半年的交錯摸索過程,張泉靈開始慢慢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自信。總結這半年的投資經歷,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張泉靈說,無論跨界有多遠,做投資,要懷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