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則冉
《湖南日報》報道中新聞圖像的分類和特點分析
□郝則冉
新聞圖像是一種具有新聞價值的圖像,相比較于文字新聞而言,它更具有現場性、直觀性等特點。新聞圖像大致分為新聞圖示、新聞圖畫、新聞漫畫、新聞攝影、新聞紀錄電影等幾種形態。本文基于新聞圖像的理論,研究了《湖南日報》2016年上半年6個月的報紙,分析了各種類型的新聞圖像的特點和傳播優勢。其中,新聞圖示的傳播優勢在于敘事性和概括性;新聞圖畫具有現場紀實的形象化特點;新聞漫畫將抽象性的評論變得具象化;新聞攝影具有視覺直觀性、現場可證性等特點。
新聞圖像;湖南日報;傳播形式
“新聞圖像”從字面上理解,是一種具有“新聞性的圖像”,新聞圖像首先是一種圖像,但這種圖像與一般圖像不同,它具有新聞價值,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能夠傳達新聞信息。
作為新聞報道的一種形式,新聞圖像和文字新聞具有相同之處也具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在于,從符號學出發,圖像新聞和文字新聞都作為一種符號來傳遞著新聞信息;二者都具有新聞價值;他們都是依據真實的事實而進行的真實性、有效性的報道;同時,二者都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新聞圖像與文字新聞又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新聞圖像是作為一種圖像符號或者標記符號來傳遞新聞信息,而文字新聞則是一種象征符號;從外表形態來看,新聞圖像比文字圖像更為復雜,線條、形狀等元素使得新聞圖像在結構上比文字新聞更加形象、具體、直觀;以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形象直觀性是圖像新聞相較于抽象性文字新聞的突出特點;也正是因為這個特征,以受眾的接受角度分析,圖像新聞較容易被受眾所接受。
通過總結現有的研究成果,新聞圖像可分為新聞圖示、新聞圖畫、新聞漫畫、新聞攝影、新聞紀錄電影、電視新聞六類。
《湖南日報》于1949年創刊,是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報,是湖南省最具權威性、發行量最大的綜合性大報。六十多年來,《湖南日報》經歷了多次改版,已發展成為全省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最貼近社會主流的媒體,成為各級黨政領導的必讀報紙。2015年,《湖南日報》期發量達到了32萬份。
通過對《湖南日報》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出版報紙的整理,《湖南日報》大致常見的新聞圖像可以分為新聞圖示、新聞圖畫、新聞漫畫、新聞攝影四類。
(一)新聞圖示
作為一種報道形式,新聞圖示常常被報紙等媒介所使用。新聞圖示是以圖表為主要形式對新聞事實進行報道,這種報道方式可以將抽象的文字消息轉化為直觀具象的圖像新聞。
新聞圖示在新聞傳播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傳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新聞圖示可以有效地向讀者傳達新聞的重要信息,刪除多余內容;新聞圖示可以傳遞比新聞照片更多的有用信息;新聞圖示還有較強的敘事功能。
《湖南日報》中出現的新聞圖示主要有統計圖表、示意圖和新聞地圖。
1.新聞地圖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2015年2月1日,中國正式開啟“一帶一路”工程,湘企也隨之開始在“一帶一路”上大放異彩。《湖南日報》在2016年1月13日的頭版中,以“古絲綢之路再續傳奇湘企弄潮‘一帶一路’”為題,報道了湘企在“一帶一路”工程中的成果。此篇報道中除了文字外,配了一張簡單明了的新聞地圖(圖1)。新聞地圖中,通過一些箭頭和線條清晰地向讀者展示了湘企在“一帶一路”上和國外的合作關系已經擴展到了世界各地。

圖1
地圖的使用,直觀地展示了在“一帶一路”中湘企與國外企業合作交流的地理方位和區域大小。
2.統計圖表
統計圖表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將新聞中的新聞數據轉化為條理化的圖表形式,這種方式使得數據更加直觀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在新聞圖像中,新聞統計圖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用直觀的圖表信息代替了枯燥的文字和數據,用數據對比代替了簡單的數據羅列。在反映趨勢和走勢、占據的比例等信息上,新聞統計圖表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2016年4月12日,就2016年3月份我國CPI的漲幅數據信息,《湖南日報》在第7版刊發了一張由新華社制圖的統計圖表,綜合運用了卡通畫、文字和數據等元素,對漲幅數據進行了詳細、形象的對比報道。這張圖片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從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國CPI的同比漲幅情況。
3.示意圖
新聞示意圖主要表現了新聞最基本的要素,比如發生新聞的地點、具體的新聞事件和事件發展等要素。
《湖南日報》在2016年1月21日第6版一篇名為“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瀏陽市與廣東省湖南商會開啟戰略合作之旅”的新聞,報道了瀏陽市與廣東省湖南商會在未來經濟上的多方面合作。在報道的右側,《湖南日報》配了一張關于瀏陽市2015年的經濟發展狀況、2016年經濟發展目標和在“十三五”計劃中瀏陽市的發展目標的示意圖。綜合運用了線條、箭頭、文字、數據和漫畫的形式,對瀏陽市整體的經濟發展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和報道。
(二)新聞圖畫
在當今的報道中,一些新聞需要新聞圖像為文字新聞增添現場紀實性的特點,但是由于某種因素而缺少新聞照片并且不能通過新聞漫畫所展現,新聞圖畫就應運而生了。新聞圖畫通過美術制作手段,靈活地運用圖畫和文字說明來輔助新聞報道。
2016年6月10日,就在長春迎接我國赴馬里維和部隊遇襲傷亡人員回國的新聞報道中,《湖南日報》刊載了新華社的一張新聞圖畫(圖2)。在圖片的右下角是我國維和部隊士兵的照片,雖然不確定是否為我國赴馬里維和部隊的照片,但是給讀者營造了一種在現場的感性認識,圖片中的文字說明也簡單介紹了我國現今維和部隊的概況。

圖2
(三)新聞漫畫
1898年,由謝纘泰創作的《時局全圖》被刊登在香港《輔仁文社社刊》上,這幅漫畫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新聞漫畫。
所謂新聞漫畫,是以繪畫為表現形式,運用比擬、夸張、變形等表現手法,傳遞和評價公眾關注的最新事實信息的報道。
結合漫畫本身具有的諧趣性和新聞獨特的新聞性,新聞漫畫的傳播優勢在于對新近發生的事實進行或幽默或諷刺性的形象化評論。
新聞漫畫可以分為評論性新聞漫畫和報道性新聞漫畫兩類。評論性新聞漫畫著重對新聞事實進行評論,報道性新聞漫畫則著重對新聞事實進行報道。
1.評論性新聞漫畫
評論性新聞漫畫和文字評論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對于某一個新聞的客觀評價,但是評論性新聞漫畫卻具有獨特的優勢——更加直觀性、諷刺性更強。
《堅持高標準守住紀律底線》這篇新聞專稿刊登在《湖南日報》2016年4月1日的第5版,報道了近年來幾起比較典型的官員貪污腐敗的案件。這篇專稿配了一幅具有諷刺性和傾向性的漫畫,圖中是西裝革履的政府官員懷抱美女坐在象征著權力的印章上,諷刺了某些政府官員濫用職權、貪污腐敗的政治現象,揭露了利用職權進行權色交易的作風問題,給讀者一個十分直觀形象的印象。
2.報道性新聞漫畫
2016年4月18日,《湖南日報》法制版(第11版)報道了一名銀行女職員為了賭博而詐騙838萬的新聞,為了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這篇報道在旁邊配了一幅美女用“高額回報”的魚竿坐釣受騙者的漫畫。漫畫中,美女坐在一口寫有“詐騙”的瓦缸上,用寫著“高額回報”的魚竿引誘著下面的受騙者,瓦缸里是她已經“釣”到的巨額資金。這幅漫畫運用了漫畫直觀諧趣的特點,向讀者形象地展示了銀行女職員濫用職權套取巨額現金的行為。
(四)新聞攝影
攝影可以在瞬間將正在發生的事情用相機記錄成照片,把這些照片加以文字說明就是新聞攝影。新聞攝影具有視覺直觀性、現場可證性和瞬間永久性三個傳播特性。
2016年6月,一場暴雨襲擊了中國的南方,湖南長沙的湘江水位上漲幅度較大。2016年6月17日,《湖南日報》第9版刊登了一張名為“洪水中的橘子洲公園”照片,從圖片中可以看到,湘江的水位已經漫過了沿江人行道,不少樹木也浸泡在江水里。
這張新聞照片的視覺直觀性特別的突出,以線條、形狀、色調、色彩等為語言,將橘子洲被淹的場景直接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使讀者第一眼就看清了在洪水中的橘子洲公園的整體情況,達到了“一目了然”的視覺效果。同時,這張照片拍攝于2016年6月16日下午16時的橘子洲公園上空,突出表現了新聞攝影現場可證性和瞬間永久性的傳播特征。
相比較于文字報道,新聞圖像具有視覺沖擊力。新聞圖像的運用,能夠使得報道鮮活、現場感足,在新聞報道中具有新聞性、真實客觀性、傾向性、高度概括性、敘事性、修辭性等特點。在基于網絡平臺的新媒體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新聞圖像更加占據了新聞市場,對于新聞圖像的研究能夠更加明確新聞圖像的運用規律,使得新聞圖像在未來新聞報道中發揮更大的優勢。
1.王文利.新聞圖像淺析[J].新聞世界,2012(11).
2.做大做好合作“蛋糕”“一帶一路”大有可為[DB/ OL].央廣網,http://finance.cnr.cn/jjpl/20150330/t20150330 _518170370.shtml.
3.于華民.新記《大公報》新聞圖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4.劉俊.“大躍進”時期《人民日報》新聞圖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5.周萍.新聞漫畫傳播特性淺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5級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