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培根說:“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濟陽縣競業園學校的單元整體問題學導模式正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嘗試、體驗,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升華認識與情感,從而學會學習。真實而有價值的問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知識是有用的和鮮活的,學習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表達自己的情感,學而有用,學習的積極性就高。因此,我們從預習開始,就要一直關注學生的問題生成,使整個學習的過程變成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那么問題生成單的生成和設計就尤為重要,它不僅檢測和督促學生的預習及問題生成課上的表現,而且問題生成單質量直接影響問題解決課的效果。下面就從三個方面著眼,就英語學科談談自己的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 高效設計、有效使用的前提:學生提出真問題。
1.做好結構化預習,提出多樣問題。
學生依據學案,在導讀單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章法地自學文本。針對學科特點,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讀書方法教給學生,即查、劃、寫、記、練、思。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邊讀邊劃,邊讀邊想,縱橫聯系,在比較對比中構建知識體系,產生疑點,生成知識性、技能型問題。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思考作者所要傳達的觀點,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表達自己,生成情感性的問題。只有充分預習才會讓學生對課堂充滿期待,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的一次精彩提問,一次圓滿解答,一次自我表達,都會引發大家的好奇、思考,涌動的思維就像河流匯集在一起在我們的教室里流淌,那是怎樣的學習氛圍呢?如果沒有充分預習,提不出真實的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就會淪為課堂的看客,同學的旁觀。因此充分預習并提出多樣的真問題是生成高質量問題的前提,這是兩位學生的結構化預習的情況。
2.上好問題生成課,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學生進行充分的預習,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通過進一步自學思考,交流碰撞,學生的思維會更開闊更深入,并會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思維火花。因此,無論是在師生交流還是在生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都要留意學生的每個問題,每次爭論,每次質疑,并盡力站在高處將之引向深入,使學生提出具有綜合性、情境性和情感性的高質量的問題。比如,可以在學生的失誤點上生成。學生學習新知識時,限于自己的知識水平,在思考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偏差和錯誤的想法及思維誤區是在所難免的。如果教師從這些失誤點出發,引導學生對比,并適當點撥,學生就會由單一的某個知識點的提問拓展成對兩個或多個知識點的提問。學生一旦解決這個問題,知識的體系就會建立起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提高。
問題生成課需要對情感目標的觸及,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情感升華,因此對情感目標的涉及就不是可有可無。下面舉例說明。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 13 Section A 問題生成課時,一名學生大膽提問:“對于環境污染這樣的問題,我不知怎么具體解決, 我提不出有關的情感問題?就是提出問題來, 我們也不知怎么回答。”如何將情感目標落到實處,落地生根,觸動學生的心靈,并轉化成學生的具體行動呢?我這樣對全班學生說: 人人少浪費一張紙,就可以保留一片森林,世界就都多一片綠色。人人少開一天車,就會減少霧霾天,我們就會多一片藍天。環境問題一直和我們每一個人有關,并且息息相關。Small things can make a difference and change the world.What should we do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學生豁然開朗,就這樣情感問題自然生成。
二、高效設計、有效使用的保障:教師深挖教材,準確預設。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預設,就是要精心扎實地備課,預先設置課堂內容和活動,它是課堂有序教學的藍圖,是落實單元整體問題學導模式的方案。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準確預設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即教學應達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學上的盲目性,是順利進行教育活動的基本保證和首要環節。在進行教學目標的預設時,應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既關注知識技能的獲得,又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備課時首先要明確本節課學生要學習什么,能做些什么, 能力和情感因素能得到怎樣的發展。例如,在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13 Section B的文章時,根據這個這篇文章的特點,將知識目標定在掌握文中的重點短語;將技能目標定在組織學生識別和準確翻譯含有定語從句的復合句,從而準確理解文章,將情感目標定位在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上。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二是精心預設教學過程,選擇好教學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三、高效設計、有效使用的關鍵:教師多方問題的有效整合。
一枝獨秀不是春,生成單的高質量問題還來自于其他老師對課標、文本的理解及所教班級的情況匯總。所以要達到問題生成單的設計要求,有效使用,就必須學科組內整合問題資源,一是將每位教師的預設問題進行整合打磨,二是將各任教班級所產生的價值問題進行整合,這就要求學科組內加強集備,勤于交流,獲取相關信息。下面是我基于其他老師的問題生成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的Unit14 Section B 的問題生成單,具有目標性、情境性、綜合性和情感性的特點,易于學生掌握重點,易于學生發展思維,易于學生表達自己。
“機會總會垂青于那些有準備的人”,我們應落實我校的模式精神, 使問題生成貫穿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使課堂充滿靈動的思維,讓我們課堂成為生命相遇、心靈相約、質疑問難的場域,成為探尋真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