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杭
(中國政法大學 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北京 100088)
“互聯網+”時代省級衛視頻道生態鏈建設研究
——以湖南衛視頻道生態鏈建設為例
謝小杭
(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北京100088)
“互聯網+”時代,省級衛視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環境,因此有必要在轉型中開始打造頻道生態鏈,以實現頻道內容和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循環利用。本文針對省級衛視轉型建設中的頻道生態鏈建設進行研究,以湖南衛視為例分析現狀及實踐效果,并對未來發展趨勢提出構想。
“互聯網+”時代;頻道生態鏈建設;實踐效果;發展趨勢
融媒體時代,省級衛視之間的競爭也日漸白熱化,省級衛視打造一體化生態鏈,電視劇、綜藝、主持人等頻道元素滲透到播出載體中,在滲透中實現資源循環,從而形成一個生態化頻道。在頻道生態鏈建設的概念上,湖南衛視率先在2016年招商會上提出了建設“TV4.0生態型頻道”的新思路,[1]并在自身頻道建設中初見端倪。
湖南衛視在頻道建設上一直致力于打造“共生、互生、重生”的互利共贏生態體系,[2]在頻道生態建設中,統領資源、多極利用,協同發力、利益共享。季播節目、自制電視劇和芒果藝人等相關元素,都會時不時出現在頻道內各類常規節目、新聞節目、紀錄片、宣傳語等載體中,實現內容滲透,同時在內容滲透的過程中伴隨IP、藝人等資源循環,最終形成了一個有機、有序、智能的生態系統。
湖南衛視的頻道生態鏈已經初具規模。內有頻道的高收視和常青品牌節目群,外有強勢守住頻道資源并開發自產內容的芒果TV、芒果互娛等多個平臺;內有湖南衛視老牌的節目主持人和天娛藝人,外有湖南衛視熱播劇和熱門綜藝節目中火熱的當紅偶像;通過內外資源循環共享、彼此滲透,形成了頻道生產、播出、宣傳、推廣“互生”的頻道生態鏈結構。
《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作為王牌節目,加上《我是歌手》《我們來了》《全員加速中》等季播熱門綜藝,配合金鷹獨播劇場、鉆石獨播劇場和青春進行時三大劇場,彼此搭配推廣,相互借力,牢牢穩住了20:00點黃金檔和22∶00點后黃金檔的優勢地位。
同時,在當家節目中培養自家主持人和藝人,如《我是歌手》中芒果經紀人的設定、《我想和你唱》中鑒客團的設置,都是將資源開發利用最大化的表現。除了自家主持人和藝人之外,通過湖南衛視電視劇逐漸成名的花旦小生們也作為生態鏈中藝人資源“外援”的存在,不斷出現在湖南衛視的節目當中,如趙麗穎、鄭爽、陳喬恩、楊洋、杜淳等。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元宵喜樂會、中秋之夜等晚會品牌也沒有“落單”,晚會的表演嘉賓很大部分來自自家旗下藝人或者本臺熱播綜藝和電視劇中的演藝明星。
芒果TV、芒果互娛也發揮其視頻網站和游戲平臺的特點,補足衛視頻道受政策影響而痛失的缺口,拓寬發展頻道資源的衍生品生產鏈。例如,《爸爸去哪兒》停播之后,芒果TV推出的《媽媽是超人》;曾經風靡一時,今年又在芒果TV上重新起航的《2016超級女聲》;芒果互娛開發的熱播綜藝《花兒與少年》、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的手游等。
湖南衛視頻道生態鏈建設中四個季度的編播安排就相當于生態系統中的四季,根據每一季度的側重點、推廣方向和市場需求,進行差異化定制和配合。例如,兩檔周播劇場迎合不同的受眾播出類型不同的電視劇,季播綜藝節目都有音樂類節目和戶外真人秀節目的交替搭配,避免多檔類似節目帶來的受眾倦怠,這些都體現了頻道節目編排一體化的生態鏈建設思維。
湖南衛視作為省級衛視的領頭羊,一直在電視劇和綜藝方面占據著強大的優勢地位,豐富的節目品牌和藝人資源,都為湖南衛視建設資源共享、協同發力的頻道生態鏈奠定了基礎,湖南衛視也在頻道生態鏈建設的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頻道網絡影響力穩居領先地位
在網媒關注和網民評議兩方面湖南衛視均居于領頭地位,說明了其卓然的網絡號召力和網絡熱議度。在視頻點擊量中獨占鰲頭的浙江衛視近年來也大力推進頻道資源共享、內容和明星元素互相滲透的生態化建設理念,足見衛視頻道生態鏈建設對于頻道整體網絡影響力有很大的提升效果。
頻道內部的資源循環和內容滲透使得許多現象級綜藝和現象級藝人不再單一地火熱于某一檔節目或某一部電視劇中,而是將其受眾關注度和網民熱議度延續到頻道中的其他常規節目甚至頻道的宣傳片中,使得熱度從單一節目輻射到整個頻道中的不同節目和頻道元素中,帶動了頻道的整體網絡影響力的提升。
(二)熱門季播綜藝與王牌綜藝節目之間配合帶動效果顯著
近年來,各大省級衛視紛紛引進國外節目進行本土化改版,現象級季播綜藝頻現,浙江衛視憑借《奔跑吧兄弟》與《中國好聲音》在綜藝方面成績斐然,與湖南衛視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而面對強勢對手,湖南衛視則利用王牌綜藝節目與熱門季播綜藝的相互配合打起組合拳,為穩扎穩打的常青節目帶來新鮮話題度,為現象級季播綜藝增加更為廣泛的曝光度。
《快樂大本營》作為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的常青品牌,一直作為宣傳推廣平臺與湖南衛視其他熱播綜藝和電視劇配合互動,將綜藝節目和電視劇中的熱度延續,也通過常規綜藝節目展現明星的另一面。《旋風孝子》《我是歌手》是湖南衛視2016年第一季度主推的兩檔季播綜藝,綜藝參演嘉賓隨著播出熱度多次登上《快樂大本營》的舞臺,在微博上引發熱議,同時也帶動了《快樂大本營》的網絡視頻播放量和收視份額的提升。

表1 《快樂大本營》2月6日~3月19日期間網絡播放數據(CR:芒果TV)
表1中統計了《快樂大本營》2016年2月6日~3月19日期間連續7期的網絡播放數據,這段時間季播綜藝《我是歌手》和《旋風孝子》同時在播。從芒果TV的播放量和評論量來看,3月12日的網絡視頻播放量達到了此期間內的峰值,該期的嘉賓為《我是歌手第四季》的競演歌手;3月19日當集評論量破萬,該期嘉賓是《旋風孝子第一季》的參演明星父子和父女。周五晚上《我是歌手》直播的熱度延續至周六晚的《快樂大本營》,《快樂大本營》歡笑之后緊接著就能繼續收看隨后播出的《旋風孝子》,3月19日當晚的《旋風孝子》的網絡播放量也相對提高,達到5529.4萬次。
由此可見,熱門季播節目與老牌常青綜藝之間的資源互通和熱度共享起到了相互提升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2月13日的嘉賓是《花千骨》的主演霍建華與趙麗穎,湖南衛視年度劇主演再度合體引發關注,即使播出熱潮已過去半年之久,仍然帶來了極高的播放量和評論量,這也體現出湖南衛視頻道生態鏈建設中資源循環、利益共享所帶來的網絡傳播效果顯著。
(三)最大化開發共享藝人資源,實現熱度延續
挖掘培養芒果代表主持人和藝人一直是湖南衛視藝人資源開發的有效方式之一,從最初通過選秀節目打造自家明星到現在通過熱播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炒熱帶紅新人或半溫不火藝人或剛來內地發展的港臺藝人,再活用于多檔節目中,開發共享藝人資源的方式更為有效。
從芒果主持人的培養上來看,《我是歌手》中的芒果經紀人、《我想和你唱》中的鑒客團成員、湖南衛視各檔晚會節目等都是推出新主持人與觀眾見面的重要途徑,利用熱門節目潛移默化地推出新主持人,豐富當家主持人的構成,增添新鮮面孔,帶來全新活力。
而通過熱播綜藝和電視劇炒熱帶紅藝人再活用于多檔節目,則是目前成效最佳的藝人資源循環利用的方式。趙麗穎通過湖南衛視熱播劇《陸貞傳奇》開始被觀眾認識,2014年被選為“金鷹女神”之后更充分發揮了其商業價值和品牌價值,主演的《花千骨》成為年度最熱劇,網絡播放量突破200億,網媒熱議度和網民評議度也穩居全年第一,順延《花千骨》之后的熱度參加湖南衛視季播綜藝《偶像來了》,為新綜藝貢獻了18.5%的微博討論熱度,位居10位女嘉賓之首。同時,趙麗穎還出現在湖南衛視跨年晚會、湖南衛視頻道宣傳片、湖南衛視其他常規節目當中,均收獲了高關注度和高熱議度,藝人資源循環效果顯著。
湖南衛視的節目編排中充分體現著藝人資源的開發共享和循環利用。例如,《爸爸去哪兒》捧紅的退役奧運會冠軍田亮繼續參加了《全員加速中》,《我是歌手》捧紅的韓國歌手黃致列成為《2016超級女聲》評委之一,《旋風孝子》中備受關注的陳喬恩也出現在了《我們來了》(原《偶像來了》第二季)中,其主演的電視劇《放棄我抓緊我》也將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
目前,除了湖南衛視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等強勢一線衛視也都致力于打造頻道生態鏈,運用“互聯網+”思維實現資源和內容開發利用的最大化,爭奪電視和網絡市場的主力受眾和有利地位。未來,省級衛視在頻道生態鏈建設過程中,將越來越重視網絡播出平臺的開發、衍生品生產鏈的經營和內部資源的循環利用。
(一)自主開發網絡視頻平臺,實現內容到資源的共享
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利用自身節目強大的網絡影響力,建立并運營屬于自己的視頻平臺——芒果TV和中國藍TV。湖南衛視將旗下一些綜藝節目、電視劇投放于芒果TV進行獨播,并通過芒果TV自制節目進行內容生產。中國藍TV也在分擔著浙江衛視節目的網絡投放,作為綜藝節目網絡視頻點擊量傲居榜首的浙江衛視,可以將更多的內容和資源共享至自營的網絡視頻平臺,強化資源利用,更新制作思路。未來,自主開發的視頻網站將成為獨立化的視頻網站品牌,豐富自制內容和版塊結構,借助互聯網有效的市場反饋,實現雙平臺的數據互通。
(二)重視IP資源,經營衍生品產業鏈
頻道自制IP的衍生品產品鏈開發是頻道資源再生產的有效方式:熱播真人秀綜藝的大電影化,如《爸爸去哪兒》《極限挑戰》等的綜藝電影;熱播電視劇和綜藝的手游開發,如《花千骨》《武神趙子龍》等的游戲;配套節目的開發,如《跑男來了》《見笑見孝》等緊跟綜藝節目后播出的幕后節目。未來衛視頻道將更重視IP資源的衍生品開發,其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和熱度延續都十分可觀,還能拓寬頻道生態鏈的共生和發展環境。
(三)實現頻道一體化建設,固化頻道品牌特性
各大衛視頻道的制播內容均品牌特色鮮明,像湖南衛視“青春、快樂”和浙江衛視“中國藍”和“奔跑”的理念便深刻地蘊含在了旗下眾多節目中。未來在頻道生態鏈建設中,隨著資源共享和內容滲透,頻道一體化趨勢更為明顯,頻道代表特性和關鍵詞也會越來越多地在節目中凸顯,并扎根于受眾心中,不斷增強電視受眾與視頻平臺用戶的黏性。
在“互聯網+”的新媒體環境下,省級衛視頻道建設不再固守曾經節目和資源獨立分化的狀態,而致力于打造資源循環、內容互通、利益共享的生態鏈體系。頻道生態鏈建設為頻道的節目和資源提供共同成長的肥沃土壤,讓各檔節目彼此助力、延續熱度,讓各類資源循環利用,實現最大化的商業價值,使得頻道品牌化特征更加鮮明突出。
[1]芒果臺獨樹一幟進入TV4.0生態型時代[DB/OL].湖南衛視總編室,http://www.mediacircle.cn/? p=28963,2015-10-22.
[2]湖南衛視獨家步入生態型頻道[DB/OL].今日頭條,http://toutiao.com/a6243704850513920257/,2016-01-25.
[3]于晗.融媒時代電視媒體的差異化競爭策略[J].當代傳播,2015(02):53-55.
[4]冶進海.轉型與突破:新媒體背景下地面頻道發展探析[J].電視研究,2014(04):77-78.
G222.3
A
1674-8883(2016)15-0035-02
本論文為中國政法大學2015年碩士創新實踐項目“‘互聯網+’時代省級衛視頻道生態鏈運營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立項號:2015SSCX099
謝小杭(1992—),女,福建福州人,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傳播學,商業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