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田聿 本報記者 劉揚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19日報道稱,中國官方媒體的英文網站日前從曼谷發出消息,泰國空軍的消息源透露,該國正準備采購新型運輸機,有望從中國西飛公司的運-9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C-130J當中選擇一種飛機。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認為,運-9運輸機非常符合泰國軍方的技戰術要求,雖然目前還不了解泰方運輸機招標的計劃,但他看好運-9的外銷前景。
中美運輸機性能不相上下
據報道,這名匿名的泰國空軍官員表示,泰國空軍計劃中的新運輸機選型競爭將在中國運-9和美國C-130J之間展開。不過,他也表示,除了中美之外,也可能有第三國出現在競爭中,目前這一采購計劃尚未正式開始。
泰國即將退役的空軍司令前不久表示,泰國空軍將尋求購買一種新型采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運輸機,取代現在泰國空軍的12架C-130H運輸機,這些飛機從1980年開始就在泰國服役。
就參與競標的中美運輸機而言,C-130J的知名度無疑要大得多,過去數年間,共有15個國家訂購了300架,而運-9則是在運-8基礎上實施現代化改進的新機型,擁有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和貨艙設備,目前僅作為ZDK-03早期預警機的平臺出口到巴基斯坦,不過泰國鄰國緬甸擁有10架軍用型運-8。
據俄羅斯《國家之翼》雜志披露,從2012年開始,中國空軍訂購運-8“終極版”——運-9中型戰術運輸機(也稱“運-8三類平臺”),是對運-8進行針對性改進的型號,最大特點是采用國產渦槳-6C發動機,功率5300馬力,配備復合材料制成的六葉螺旋槳,由于發動機功率的提高,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巡航速度和爬升能力都比運-8有較大提高,特別是一些極限地區的性能。
一名中國專家表示,運-9機翼采用整體油箱,最大航程增加到5000公里,滯空時間增加到10小時,具備從北京飛往任何一個省會城市的能力。如果落戶泰國空軍,將能滿足其從曼谷到東盟任一國家活動的能力。該機最大載荷為20噸,其中單件最大重量為15噸,運-9還采用中國研制的新一代聯合式航空電子系統,該系統將氣象雷達、通信、空管應答機等系統有機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絡,實現數據的統一處理和綜合顯示,座艙采用多個液晶多功能顯示器,具備良好的人機界面,方便飛行員讀取相關信息。
從整體上講,運-9主要技戰術指標與C-130J不相上下。就中國而言,運-9在運-8基礎上的更新度更高,而且貨艙長度和寬度比C-130J略大,只是高度略低,但完全可以滿足泰軍主要的中輕型車輛和火炮,更重要的是,泰軍地面部隊現役裝甲武器以中國、烏克蘭產品為主,而中國是運-9的原產國,烏克蘭則是運-8的“母型”安-12的誕生地,就空運匹配性而言是合算的,當然在價格方面,中國一向給予泰國極為優厚的待遇。至于C-130J,它的優勢是傳承性好,考慮到泰國空軍使用C-130H多年,形成一套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統,加之C-130的民用型L-100在泰國通用航空市場占有主導地位,因此競爭力也不容小覷。
專家看好中國軍機外銷
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性能上看,中國的運-9運輸機與美國公司的C-130J的性能差不多。C-130J的優勢在于出口量很大,目前很多國家都在使用這款運輸機,它在國際上名聲響亮。運-9不是中國專門開發的出口型號,而是一款中國軍方的現役裝備,未來裝備數量會越來越大,而且還會不斷升級,外銷之后的勤務保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同時,買中國裝備長遠來看是比較安心的,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對軍貿附加一些條件。泰國軍方如果購買C-130J之后,想要進行升級改造,這就要受制于當時的泰美關系,如果泰美關系出現異常,那飛機的升級是無法保障的。在這方面,中國一般不會用這個問題進行要挾,中國大都會保持自己的大國姿態。
王亞男表示,雖然目前并不清楚泰方傾向于哪款運輸機,但他認為,泰國軍方完全有可能購買中國的運-9。近年來,隨著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性能價格比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外方花西方同類產品80%的錢,可以享受到95%的性能。泰軍方的裝備引進需求并不是要與世界軍事大國打一場高技術頂尖戰爭,購買中國的裝備就足以滿足自身需求,甚至還有富余,所以一些地區性的國家在購買裝備時既要算經濟賬,又要考慮裝備的實用性,比如一個領土縱深才500公里的國家,有沒有必要買一款作戰半徑達到2000公里的戰斗機呢?這樣算下來,中國裝備的優勢就非常大了。再加上中國裝備的價格比國際主流市場上要便宜15%-20%,而這對于經濟形勢都不是太好的各國來說,中國裝備的超高性價比具有很大吸引力。
中泰軍技合作高速發展
中國與泰國的軍事裝備與技術方面的合作近些年一直發展迅猛。由于軍貿的敏感性,所以雙方官方對于軍技合作的公開消息并不多。關注相關領域的外國媒體時不時會透露出一些引人眼球的消息。泰國《世界日報》今年5月14日報道稱,泰國陸軍已經與中方簽署合約采購28輛VT-4坦克(又名MBT-3000主戰坦克),預計可在明年交付。泰國國防部長巴威·翁素萬7月1日宣布,該國將從中國購買3艘潛艇,價值約10億美元。
一名熟悉中泰軍貿的中國專家20日表示,中泰兩國兩軍關系近年來一直發展得不錯,兩軍經常會舉行聯合演習,比如今年已經在泰國舉行了“藍色突擊-2016”海軍陸戰隊聯合訓練,雙方在雙邊關系以及防務領域的互信程度較高,這也是泰軍愿意引進中國武器的一個重要因素。泰國近年來購買并裝備“衛士-1B”和“衛士-32”多管遠程火箭炮、C-802A反艦導彈以及“前衛-18”便攜式防空導彈等中國先進武器。這些中國裝備的良好使用體驗可能也是吸引泰軍關注中國軍機的一個原因。▲
環球時報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