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 楊再舜
隨著新能源汽車加速普及,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越來越多,國家正在逐漸將利好政策傾向于補貼消費者,企業也應盡量為消費者減輕負擔。但要從根本上解決補貼帶來的種種負效應,政府要做的還有很多,要從政策驅動市場轉變為政策、市場雙驅動模式,形成良性循環,才能保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 林程
在以往的北京車展上,新能源汽車大多是一種概念化展示,車企以此作為表態的平臺。今年應該是一種量產化的展示,預計展出的大部分是量產車,即便是概念車,也是國內車企圍繞下一步的戰略將要開發的量產車型,比較符合市場需求、消費者青睞的車型。
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 孫立清
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車載制氫裝置的技術能否有突破。這類車輛僅需要加注甲醇,既節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隨著煤化工進展迅速,新能源汽車存在多種發展路徑的可能,是否有建立在煤化工基礎上的新技術應用,微宏動力不燃燒的電池技術是否會應用于乘用車領域,以及能量回收系統的進展狀況都是我們還需要去研究的。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紀雪洪
國內車企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將會有更多改進后的產品亮相,包括外觀設計、性能指標等。產品鏈在不斷完善,這是國內車企近年來最大的變化之處。最近一些跨界企業也加入電動汽車陣營,例如以樂視為代表的智能互聯企業在車展前夕發布了自己的產品。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希望能從跨國公司身上發現一些新的技術,比如國外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如果去親身感受這類技術,肯定會給我們自身的研發工作帶來一些啟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王曉明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社會上來說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驅動方式的改變,同時對能源基礎設施、能源結構的調整也有它的需求。從能源,尤其是電網來說,現在發展智能電網也是一個方向,全球各個國家,包括中國,都在大力推進。智能電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適應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