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軍
一、培養(yǎng)中專生健康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中專生的人格完整
培養(yǎng)中專生的健康心理素質,能使他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并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標和行為與國家的需要統(tǒng)一起來,促使他們養(yǎng)成坦誠、豁達、開朗、樂觀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健康人格,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具備經受挫折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從而促進人格完整。
2.有利于促進中專生心理平衡、身心健康
我國正處在社會大變革時期,人們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中西文化的碰撞、價值觀念的沖突,使缺乏社會生活錘煉且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中專生極有可能出現(xiàn)心理失衡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中專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可使中專生找準人生坐標,擺脫困境,緩解心理沖突,保持心理平衡,提高適應能力。
二、當前中專生心理素質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因素包括自信自強、奮發(fā)向上、勤勞誠懇、正直善良;不良的人格有自卑自怯、萎靡不振、專事嫉妒、怕苦怕臟等。當前,有的學生自卑感較強,表現(xiàn)為對自己能力的評價過低,懷疑自己,輕視自己,貶斥自己,不管碰到什么事,都會習慣說“我不行”,并喜歡與別人做不恰當?shù)谋容^。越比越沒勁,越比越自卑,久而久之,變得謹小慎微,為了不使自己在同伴面前“獻丑”,就采取“鴕鳥政策”,凡事“退避三舍”。
2.缺乏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是能力培養(yǎng),它包括認識理解能力、歸納判斷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處世能力、社交能力和生存能力。而當前中專生普遍存在適應能力較差的情況。有的學生得了“社交恐懼癥”,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能有說有笑,在陌生環(huán)境或人群中,則手足無措、沉默,為人處世能力很差;有的學生則依賴性太強,連最起碼的獨立生活能力都沒有,以至于離開父母便不知如何是好;有的迎接困難和挫折的準備不足,一旦失意就情緒低落,感到焦慮、壓抑,引起身體各種疾病和功能紊亂,嚴重者造成精神系統(tǒng)的各種疾病。
3.缺乏理解寬容,好以自我為中心
有的學生常以自我為中心,高傲自大,盛氣凌人,與同學合作能力差;有的不善于團結,不善于競爭,不善解人意,不尊重他人,缺少互相合作、助人為樂的品質。
三、培養(yǎng)中專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對策思考
1.加強對中專生的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以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為主要目標,以心理輔導為基本形式,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識,懂得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使心理教育目標與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思想目標一致,成為教育目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此,應做好以下工作:①學校領導和老師要重視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了解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接受系統(tǒng)的培訓學習。在施教過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心理教育,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②增開“心理健康”課程,把它和其他課程一同排進課程表,讓每個中專生像學習其他學科一樣,學習心理衛(wèi)生、心理保健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防患于未然。③學校可自編一些適合不同年齡階段中專生學習的心理學方面的教材,開設學生心理輔導和專題講座,著重幫助中專生解決心理上的沖突、人際交往和相互理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給中專生發(fā)展和提高心理品質創(chuàng)造條件,克服和預防智力、情感、意志和個性發(fā)展中的偏向。④開設心理測驗室、心理咨詢室和心理素質訓練室,為中專生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服務,使其學會心理保健;對于“后進生”和“問題學生”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予更多關懷和幫助,從而緩解其心理障礙,糾正其心理偏差,彌補其人格缺陷。⑤運用問卷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方式,對中專生進行各方面的調查,了解不同中專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把取得的第一手資料納入中專生心理檔案中,并注意了解有心理危機或有家族病史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與學生家長配合,共同做好學生工作。
2.組織中專生參加課余活動
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既可豐富中專生的生活,又可為中專生健康發(fā)展提供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業(yè)余活動的形式有:①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科技服務、勤工儉學等,職業(yè)學校也可以根據(jù)所開設專業(yè)的特點,多增加“見習”和“實踐”時間,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受到職業(yè)道德和專業(yè)思想教育,同時加深對社會大環(huán)境的了解,培養(yǎng)廣泛的適應能力,為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②開設適合中專生特點的各類興趣小組,比如組建合唱隊、小樂隊、文學社、話劇社、科技興趣小組、球隊、拳擊隊、武術隊等,既可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陶冶他們的情操,又可起到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的作用。
3.引導中專生進行自我調節(jié)
自我調節(jié)是心理保健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知結構、情緒狀態(tài),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中專生自我調節(jié)方法有:①毅力鍛煉,鍛煉自己在困境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逆境不氣餒,面對順境不驕傲。②多持平常心,要獲得健康樂觀的情緒,就必須使自己的需要不脫離實際,符合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水平,而需求層次越高,追求也就越高尚,越能保持健康情緒。
一言以蔽之,培養(yǎng)中專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有助于中專生養(yǎng)成自主、自信、自覺、自律、自強的精神,減少中專生得“心病”的比例,從而更好地適應快節(jié)奏、高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出力。
(作者單位:敦煌藝術旅游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