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霞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對會計崗位的要求不斷提升,需要高水平、復合型的專業人才。會計英語是“應用英語”,以專業需求為導向,是高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建構和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已成為當下會計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提升會計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會計英語;信息化平臺;教學實效性
一、引言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各國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會計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或“應用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個分支,是一種以專業需求為導向的實用型英語。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經濟往來日益密切,國際貿易、物流和跨國合作事宜日趨頻繁和復雜,用人單位對于會計崗位的要求不斷提升。熟練掌握會計英語,并能恰當地處理相關財務事宜,已成為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求職時的加分項,并且能為其今后持續性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高職會計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1.教材專業性強、詞匯量大
目前,各高職學校選用的英語教材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國外英文原版教材、國內作者編寫的教材和國外原版教材的改編版。這些教材都具有相當強的專業性,囊括了專業理論知識、國際財務制度和賬務處理流程等,其專業難度遠超過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要求。另外,教材內容章節多,篇幅較長,專業術語多,詞匯量較大,文章中部分詞匯的含義區別于其在基礎英語中的含義,整體難度高于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要求,以上這些因素增加了會計英語教學的難度。
2.師資缺乏,學生基礎薄弱
會計英語是會計專業知識與英語的有機結合,會計英語教學就要求任教這門課程的老師既要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又要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而目前,許多高職學校該課程的任教老師要么是會計專業老師,要么是基礎英語老師,很少有兩者兼備的教師。另外,在會計英語課的授課過程中,會出現專業教師側重于中外專業知識的對比,英語教師則偏向教授單詞、詞組和語法等知識的情形。因此,會計英語課就變成了專業理論課或英語翻譯課,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同時,會計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語言技能和會計專業知識。而現實情況是,部分高職學生既沒能很好地掌握專業知識,英語基礎也很薄弱。所以,在會計英語教學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學生對這門課程沒有學習興趣,失去學習信心,認為教學內容難度大,難以理解,枯燥乏味。
3.教學模式傳統,資源不足
在會計英語課堂中,大多數教師都習慣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單一的面對面講授。大多數的課堂還是采取以“教”為中心,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模式,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但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逐漸發現傳統式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傳統式教學不能兼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容易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其次,傳統式教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容易忽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最后,傳統式教學受到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另外,在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專業英語課的教學要求僅是學習專業英語基礎、英文專業文獻的翻譯、與會計專業相關的各種閱讀材料,對于這門課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可借助的會計英語的教學資源也很少,沒有現成的學習軟件和信息化教學平臺。
三、信息化平臺在高職會計英語教學中的構建及其優勢
1.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平臺
現今,會計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肯定。高職院校加大了對會計專業英語課程師資的引進和培訓力度,讓專業教師參加出國培訓,或安排到涉外會計事務所中頂崗學習;讓英語教師“下企業”,更直觀地了解當今國內外的財務制度、企業使用的最新財務管理系統以及具體的會計財務操作流程。但是,由于各方面條件的制約,這種培訓機會名額較少、周期較短,不能惠及每一個會計英語任課教師。而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就能很好地彌補這方面的欠缺,利用好教學資源,有助于教師向“雙師型”教師發展。
例如,教師在培訓時,可以利用手機等設備將一些重要的財務操作流程拍攝下來,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加工處理,制作教學視頻或教學課件。將培訓的收獲記錄下來,匯編后上傳到信息化教學平臺,與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共享。這樣,既擴寬了師生的學習空間,為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用的資源,又有助于教師依靠信息化教學平臺,在已有的教學資源基礎上,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資源,編寫校本教材。
2.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信息化教學平臺改變了傳統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兼顧到每個學生,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受教學時間和空間限制等不足,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筆者所在的學校正在建設智慧校園,授課教師只要將教學資源網址或者鏈接共享至QQ群、微信朋友圈或生成二維碼,學生在課內或課余時間,借助手機和校園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了。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平臺上布置作業,設定完成時間,并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這樣,學生能夠自主地決定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教師也可以利用平臺與學生交流。信息化教學平臺突破了傳統高職會計英語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它具有教師與學生分離、雙向交流的特點,為廣大的師生提供了匯集各種信息資源的龐大的資源庫和個性化的學習條件。
3.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可以說,信息化教學平臺打破了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彰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后,教師可以把完成得較好的學生作業進行展示或者讓學生相互點評。遇到較復雜任務時,教師可以先把學生分組,將大任務分成若干個小任務,給各小組指定任務,引導學生利用多種途徑搜集信息,相互探討,制訂解決方案,展示成果。同時,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小組成果上傳平臺或上交教師。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建構信息化教學平臺與會計英語課程整合環境下的新型會計英語教學模式已是當務之急。信息化教學平臺改變了傳統職業教育教學結構,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為師生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學生為中心,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了會計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同時也是實施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條有效途徑,是國內外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和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胥麗卿.高職院校會計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資訊,2014,(31).
[2]彭興艷,齊志剛.借助信息化平臺培養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8).
[3]程迎新.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2).
[4]李克明.建設信息化平臺提升教育教學實效性[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