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為 歐陽間英 雷 波 馬秀玲 梁偉棠
(1 佛山市順德區桂洲醫院,佛山,528300; 2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佛山,528300)
?
中醫體質調攝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的影響
王兆為1歐陽間英2雷波2馬秀玲2梁偉棠2
(1 佛山市順德區桂洲醫院,佛山,528300; 2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佛山,528300)
目的:探討中醫體質調攝對社區65歲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中心65歲以上老年T2DM患者21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112例和對照組106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健康管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由專人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并定期給予中醫體質調攝,中醫體質調攝內容包括飲食調養、運動保健、穴位保健、情志與起居調攝等。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糖尿病(DM)生存質量特異性量表(DSQL)評分與DM代謝控制指標的變化。結果:觀察組112例老年T2DM患者大多數都屬于偏頗體質,以痰濕質、氣虛質居多,分別占老年T2DM患者的29.5%、18.8%。經過1年的干預,觀察組患者對T2DM引起的生理、心理、社會和治療等4個維度的DSQ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體質指數、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等臨床指標均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中醫體質調攝,能顯著改善社區65歲以上老年T2DM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
2型糖尿病;中醫體質調攝;治療效果;生存質量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復雜的全身性多系統疾病。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與膳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我國DM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趨勢[1]。DM的危害性不僅在于給患者帶來軀體的傷害,而且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及精神壓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治療DM降血糖是手段,防治并發癥,提高DM患者的生活質量是目的,中醫體質干預對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血壓及體重有一定的效果[2]。作者將中醫體質調攝運用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區健康管理中,探討其對社區65歲以上老年T2DM患者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根據研究需要,抽取本中心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已建立DM健康檔案,并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T2DM患者21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常住社區內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DM診斷標準,年齡≥65歲;2)老年人能夠獨立參與或與家屬共同完成干預活動,且無合并嚴重并發癥和其他嚴重慢性病;3)意識清楚,與研究者溝通無障礙,愿意合作,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非常住人口或年齡在80歲以上的DM患者;2)精神障礙、老年癡呆、認知障礙;3)患有嚴重的急慢性疾患,如惡性腫瘤、嚴重的心力衰竭、腎衰、肝臟疾病等;4)合并感染、酮癥酸中毒、心腦血管疾病、DM腎病等嚴重DM并發癥。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112例和對照組106例。2組患者干預前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干預前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資料比較
1.2調查方法選取佛山市順德區大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間,已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65歲以上老年T2DM患者21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112例和對照組106例。對2組患者均使用DM患者生存質量特異性量表(DSQL)進行問卷調查與生存質量評分,同時進行相關DM代謝控制指標包括體重指數、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等的監測,進行1年的隨訪觀察,比較2組患者DSQL評分與DM代謝控制指標的變化。
1.2.1干預措施1)對照組干預措施:對照組患者按照現行的佛山市順德區社區T2DM管理規范,接受常規健康管理與隨訪。由我中心下屬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組內106例65歲以上老年T2DM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每年進行1次年度體檢,體檢項目包括體重指數、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等,每3個月進行1次隨訪。由社區家庭醫生團隊按以上要求按時隨訪,并記錄DM患者個體治療方案與健康指導,包括每次隨訪的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記錄,飲食方案、運動方案及健康教育記錄,并將所有資料錄入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管理系統。2)觀察組干預措施:a.進行體質辨識:對納入觀察組的112例老年T2DM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管理的基礎上,采用中醫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中的《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和《體質判斷標準表》,以調查問卷評分的形式,應用中醫體質九分法(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進行體質辨識,判定患者的中醫體質類型。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每個條目分5級評分,最低1分,最高5分,患者根據近一年的體驗和感覺,回答問卷中各個條目中的問題,社區醫護人員給予計分。平和質判定標準:各條目得分相加≥17分,同時其他8種偏頗體質得分均≤8分;偏頗體質(包括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判定標準:相應體質各條目得分相加≥11分。b.進行中醫體質調攝:針對T2DM患者不同的體質特點,制定個性化中醫體質調護指導方案,由專人定期給予中醫體質調攝,內容包括飲食調養、運動保健、穴位保健、情志與起居調攝等,同時指導患者按醫囑用藥。
1.2.2評價指標對2組患者入組時、干預1年時,采用DM患者生存質量特異性量表(DSQL),分別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共分生理(生理功能下降)、心理(心理消極反應)、社會(社會關系影響)和治療(治療影響)4個維度共27個條目,每個維度有3~12個條目不等,評分方法是,根據量表(DSQL)中每個條目按“根本沒有、偶爾有、有(約一半時間)、經常有、總是有”分別賦予1、2、3、4、5分,各條目之和為總分值,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低。同時對2組患者入組時、干預1年時,進行相關DM臨床指標如體重指數、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等的監測,并對2組情況進行比較。
1.3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統計軟件SPSS 19.0作統計分析。數值變量指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數值變量之間的比較均采用t檢驗。以P 2.1老年T2DM患者的中醫體質類型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112例老年T2DM患者進行中醫體質辨識,顯示老年T2DM患者大多數都屬于偏頗體質,以痰濕質、氣虛質居多,分別占老年T2DM患者的29.5%、18.8%。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體質類型分布情況 2.22組患者干預前后DSQL評分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DSQL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1年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對T2DM引起的生理功能下降、心理消極反應、社會關系影響和治療方面等4個維度的DSQ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2組患者干預前后相關DM臨床指標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體重指數、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等臨床指標均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1年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體質指數、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等臨床指標均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DMDSQL比較,分) 表4 2組患者干預前后相關臨床指標均值比較±s) DM屬中醫“消渴病”范疇,早在《黃帝內經》對消渴的病因、癥狀、病機等有了記載,病因有飲食不節,積熱傷津,情志失調,郁熱傷陰,稟賦不足,五臟柔弱,腎精虧耗,過服溫燥,耗液傷陰等,病變涉及五臟六腑。《靈樞·五變》云:“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指出消渴發病與先天稟賦有關。先天稟賦不足,再加以后天的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逸過度、過服溫燥藥物等,導致了消渴的發生[3]。T2DM的發病與演變不僅與后天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的變化有關,更與患者體質有密切關系。可見體質因素在DM的發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中醫體質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中醫學學科,采用量表的形式,對患者的癥狀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提供一個相對客觀的中醫體質類型,對我們了解DM患者的內在病理機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方法[4]。體質的相對穩定性和動態可變性決定了體質的可調性,規律生活起居、加強鍛煉、調節飲食習慣、調攝精神并針對不同體質類型進行相應的藥物預防,可以有效糾正偏頗體質,治療疾病并阻止其演化[5]。馬曉峰等[6]認為中醫體質辨識與現代健康管理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均都有很好的結合點。武琳等[7]對社區89名T2DM人群體質進行分類,分干預組和對照組2組,干預組用中醫體質理論指導DM飲食治療,結果發現干預組較對照組血糖、血脂及BMI明顯下降。趙衛東等[8]對207例DM患者實施包括中醫藥在內的綜合干預,根據患者的中醫體質類型給予情志、飲食、起居調攝和運動保健等指導,1.5年后與干預前相比,患者血壓、血糖的控制明顯改善。王玉霞[9]等探討中醫體質辨識在社區健康管理的應用對代謝綜合征的個體化干預分析,得出經體質辨識制訂的個體化干預處方有效遏制了代謝綜合征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中醫體質學作為中醫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由于它具有的診斷標準客觀、重復性好的特點,可以在DM臨床防治工作中的各個階段發揮獨特的作用,也能為中醫DM學從預防、治療DM及其并發癥的防治和基礎研究提供更為寬廣的研究領域[4]。從體質論治DM,對DM具有個性化治療的意義[10],在DM患者飲食中引入體質理論,在體質辨識下的DM飲食充分融合食物的“質”與“量”,不僅有利于調整體質,改善病情,對增強抵抗力、防止DM并發癥也大有裨益[11]。 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112例老年T2DM患者進行中醫體質辨識,顯示老年T2DM患者大多數都屬于偏頗體質,體質類型分布具有高度相似性,以痰濕質、氣虛質居多,分別占老年T2DM患者的29.5%、18.8%,因而可將調整偏頗體質作為對T2DM早期預防的手段之一。王琦等[12]調查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影響痰濕質的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排列是:患者生活習慣疾病、不太運動、肥胖等。李琰華等[13]調查數據分析結果顯示,T2DM氣虛質的可能原因是由當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緊張、生活壓力過大,人們經常處于繁忙的勞務之中,勞則氣耗以及長期的緊張應激會使人身心疲憊所致。 本研究經過1年的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體質指數、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等臨床指標均值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T2DM引起的生理功能下降、心理消極反應、社會關系影響和治療方面等4個維度的DSQ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是因為:中醫體質調攝針對患者的特征與表現,通過辨證給予患者相應的體質調攝,大大提高T2DM社區管理的針對性[14]。針對不同的個體提供針對性的中醫體質調攝,不僅對T2DM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起著積極的作用[15],而且還能通過飲食調養、運動保健、穴位保健、情志與起居調攝等干預方法,調整體質偏頗,改善高血糖、脂代謝功能紊亂,既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還可以減少降血糖藥物的劑量,從而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長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緩和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實施中醫體質調攝,能顯著改善社區65歲以上老年T2DM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 [1]Yang W,Lu J,Weng J,el al.Prevalence of Diabel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12):1090-1101. [2]王燕杰,苗桂珍,苗莉,等.II型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相關因素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4,9(7):908-911. [3]田德祿.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394. [4]李軍,金艷蓉,曹蕓,等.糖尿病中醫體質的臨床研究現狀與評價[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4):403-406. [5]郭潤蕊,方倩.II型糖尿病中醫體質研究概況[J].河北中醫,2015,37(12):1913-1916. [6]馬曉峰,王琦.論體質辨識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和意義[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11):2266. [7]武琳,亓海萍,李晶,等.中醫體質理論指導社區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效果評價[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8):1103-1104. [8]趙衛東,張衛星.中醫體質干預在社區糖尿病干預中的效果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0,8(5):27-28. [9]王玉霞,任翠梅,李潤杰,等.中醫體質辨識融入社區健康管理對代謝綜合征的防治效果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2A):459-461. [10]周方圓,陳璇.糖尿病中醫體質研究現狀[J].中醫學報,2015,30(202):343-348. [11]周卓寧,劉鵬,龐健麗,等.體質辨識在糖尿病飲食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廣西中醫藥,2015,38(3):1-3. [12]王琦,朱燕波,折笠秀樹,等.中醫痰濕體質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1(1):10-12. [13]李琰華,楊佳琦,黃曉玲.體質辨識在社區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4):484-486. [14]劉麗,安建宏.腦中風患者抑郁癥的中醫辨證護理[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1,27(1):99-100. [15]馬德鋒,田玉東.社區T2DM患者中醫體質辨識及中醫藥健康管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27):92-95. (2015-10-29收稿責任編輯:徐穎) Effect of TCM Constitution Regulation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of Elde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ang Zhaowei1,Ouyang Jianying2,Lei Bo2,Ma Xiuling2,Liang Weitang2 (1GuizhouHosipital,Foshan528300,China; 2DaliangCommunityServiceCenter,Foshan5283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titution regulation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aged over 65 year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in community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218 T2DM patients aged 65 years and above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1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06 cases).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health manage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TCM constitution regulation with exact guidance on diet,sports,acu-point press,living habits,and emotion regulation.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the changes of 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DSQL) scores,body mass index (BMI),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cholesterol,triglycerides and other clinical indicators.Results:Most of the T2DM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troactively classified as biased body constitution.To be specific,phlegm-dampness constitution (29.5%) and 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18.8%) account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After 1 year of intervention,4 DSQL scores including “physical health”,“mental health”,“social capability”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Furthermore,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values of BMI,FPG,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ecreased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CM constitution regul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of T2DM patients aged 65 years and above in the commun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CM constitution regulation; Treatment effect; Life quality 廣東省中醫藥局2014年建設中醫藥強省科研項目(編號:20142171) R242;R587.1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6.08.058 作者、通信作者簡介:王兆為(1964.06—),男,湖南省益陽市人,副主任醫師,醫學學士,主要從事全科醫學工作,E-mail:2289506719@qq.com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