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財經

記者19日獲悉,上海市普陀并購金融集聚區正在加快籌建上海國際并購交易中心,意圖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并購交易金融服務平臺,服務中國產業并購和“走出去”戰略。上海普陀并購金融集聚區是在上海自貿區改革創新機制的催生下做出的探索,于2014年4月創設。美國亞洲金融協會、畢馬威、貝克·麥堅時等都在此設立了窗口。中國的并購市場在“一帶一路”戰略落地、國企混改推進、制度環境利好政策催生下正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跨境并購服務商晨哨集團的監測顯示,中國海外并購在2015年再創歷史新高,全年交易宗數達到478宗,同比增長52.23%。中國企業發展面臨的結構調整也讓并購重組日趨活躍。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有143家進入重大資產重組,同比增長25.44%;52家完成并購重組,同比增長100%。(快報摘自新華網)
2016年2月,國稅總局發文取消納稅信用A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掃描認證,改成網絡免掃描認證服務。對此,普華永道間接稅主管合伙人胡根榮表示:“稅務機關實施網絡免掃描認證試點是成功的。網絡免掃描適用增值稅防偽稅控升級版開具的增值稅發票,貨物運輸專用發票已經由官方發文即將廢止。網絡識別高效給力,使得企業發票認證工作省時省力。”胡根榮還表示,電子發票為全面營改增鋪路,四大行業營改增后,將有可能無需購買認證設備、無需安排專職人員,節省辦稅成本、管理成本,降低人工失誤風險。如果未來推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發票,那么中國發票管理將發生里程碑式的變革。如果電子發票與網絡免掃描電子底賬在全國全面推開,將令中國企業辦稅進入了真正的互聯網時代。(快報摘自證券日報)
央行2月23日發布題為《收益率曲線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的工作論文稱,目前我國貨幣政策通過債券市場的傳導基本功能已經具備,但我國短期利率變化對債券市場中長期收益率的影響程度比其他主要國家約低25%左右,不同期限之間的套利機會仍然存在,收益率曲線的有效性還不十分完整。導致上述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債券發行期限結構不合理、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不足、衍生工具市場不發達、某些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受限等。論文稱,為了進一步改善貨幣政策通過債券市場的傳導效果,有必要在如下幾個方面加快相關改革:完善國債發行結構、方式和品種,提高國債二級市場流動性,進一步發展國債期貨和衍生工具市場,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市場化程度。(快報摘自證券時報)
《證券日報》記者2月24日獲悉,國家發改委圍繞“一帶一路”、“雙創”、“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重點工作,提出2016年將充分發揮企業債券融資功能,繼續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月17日召開的2016年度企業債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明確提出了2016年企業債券工作要重點關注四大方面。其中涵蓋了近年社會突出反映的有關“智慧城市”城市智能化發展背景下的城市停車場、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一帶一路”國際化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城際鐵路建設等新增基礎設施需求,“中國2025”制造業轉型背景下的制造業優質企業扶持,霧霾、污水處理等環境治理背景下的綠色金融支持,以及結合企業債券發行、財政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的資金綜合配套措施。(快報摘自證券日報)
2月25日上午,由福建師范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志社等單位聯合攻關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4-2015)》在北京發布。2014年,廣東省、江蘇省和北京市名列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藍皮書分析,與2013年相比較,2014年省域經濟競爭力排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慶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個別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的升降出現了跨區段變化,其中,湖北省由中游區升入上游區,前進了1位,河南省由上游區跌入中游區,下降了2位。藍皮書稱,從全國區域間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綜合測算和分差來看,2014年全國4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評價分值依次為:東部地區48.8分、中部地區37.8分、西部地區33.0分、東北地區36.6分。(快報摘自中國新聞網)
2月24日,央行發文稱,境外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面向客戶發行的投資產品,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均可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同時,此類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沒有額度限制。規定自2月17日開始執行。境外機構投資者,包括了境外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等各類金融機構,上述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面向客戶發行的投資產品,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在流程上,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完成備案、開戶等手續后,即可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參與者。央行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實施宏觀審慎管理。(快報摘自新聞早報)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日前撰文認為,未來一段時期可將我國赤字率提高到4%。盛松成認為,目前,大家基本達成的共識是,應降低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稅負,以激發企業活力、穩定經濟增長。但由此會帶來政府稅收減少。如何解決這一兩難問題,建議增加政府債務發行,提高財政赤字率。2015年,我國財政赤字率為2.3%,低于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提出的3%的標準。盛松成還認為,分析我國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應該采用債務余額與每年的債務增量相結合的方法。赤字率只是反映了每年債務增量與GDP的比率,而債務余額、利率水平及還本付息能力等指標,甚至比赤字率更有意義。(快報摘自中國證券報)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最新發布研究報告稱,繼2015年中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MBS獲得顯著增長后,今明兩年中國的RMBS市場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預計在2017年年中之前,中國央行批準的RMBS注冊額度將會被全部用完。另外,中國監管部門推出的新政策和信息披露要求將使得發行環境更有利于RMBS的發展。惠譽援引中國銀監會的歷史數據稱,中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表現良好,與信用卡和汽車貸款相比,這也是市場表現最好的消費型貸款。但惠譽認為,中國的RMBS也面臨著挑戰,如一些銀行不愿意證券化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因為與銀行其他資產相比,它有較低的風險和較好的資產質量。而且RMBS市場的流動性不高,所以那些需要二級市場交易的投資者的投資機會有限。(快報摘自中國證券報)
3月1日起,國務院對注冊制改革的授權將正式實施。對于注冊制,市場存在一些擔心。不過,上周五監管層的一番表述,已經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全國人大做出的授權決定,為啟動注冊制改革的技術準備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證監會將按程序研究制定專門的部門規章、信息披露準則和規范性文件,系統構建注冊制的規則體系。“這一工作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鄧舸說,在此過程中,證監會將與市場各方充分溝通,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快報摘自證券日報)
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2月29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最新報告說,由于在東南亞市場的支付使用量持續擴大,人民幣1月份在全球支付的份額有所上升,穩居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份額為2.45%,較去年12月的2.31%進一步增加。去年11月,這一市場份額為2.28%。報告援引SWIFT亞太地區主管支付市場負責人邁克爾·穆恩的話說,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是人民幣在包括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的支付使用量呈現大幅增加,這顯示出東南亞地區與中國貿易關系不斷加深。人民幣于2014年11月開始取代加元及澳元,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緊隨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快報摘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