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陳欣 本報記者 倪浩
臉譜創辦人扎克伯格及其妻子普莉希拉·陳共同宣布,將投資至少30億美元,實現對人類所有疾病的預防、治愈或控制,并稱若該計劃可行,將延長人類壽命至100歲。而他們設定的這一造福全人類宏偉計劃的完成時限則是本世紀末之前。到底這一聽起來很美的研究計劃靠譜嗎?又將如何具體推進呢?《環球時報》記者22日采訪了中國權威醫學專家。
斥資建全球最強生物中心
據美國《紐約時報》22日報道,扎克伯格當地時間21日在舊金山一個有眾多硅谷精英出席的活動上宣布了這個消息。扎克伯格和妻子在2015年女兒誕生后不久,將臉譜99%的股權捐出。報道稱,扎克伯格夫婦將通過他們聯合創立的慈善機構“陳-扎克伯格行動”來進行投資。普莉希拉·陳表示,疾病治療工作符合“陳-扎克伯格行動”增強人類潛力,促進平等的使命。
路透社稱,“陳-扎克伯格行動”的科學工作將由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神經學家科里·巴格曼領導。他們的第一個項目是“陳-扎克伯格生物中心”,位于舊金山的這家獨立研究中心將匯聚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等人員。它由斯坦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參與創辦,將在未來10年內收到6億美元啟動資金。科里·巴格曼表示,他們的生物中心將與世界上10到15個實驗室合作研究,該中心的任何設備和實驗材料,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可以使用。他說,“如果我們讓偉大的人在重要的問題上潛心研究,給他們空間和時間,定會出現進步”。
扎克伯格和妻子表示,盡管他們目前只承諾了未來10年的研究基金,但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本世紀末前把所有疾病治愈、控制或根除。”扎克伯格說,“這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但我們花了幾年同專家對話,他們認為這是可能的,所以我們決定投身其中。”扎克伯格表示,如果其麾下機構治療或控制所有疾病的計劃可行,人類預期壽命將延長到100歲,“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不會生病,而是說他們可以治療并控制疾病。”
扎克伯格的計劃得到比爾·蓋茨的稱贊。當天參加活動的比爾·蓋茨表示,靠現有手段我們無法根治一些疾病,只有通過科學我們才可以獲得根治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
本世紀內“消滅”疾病可行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國家973腫瘤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詹啟敏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他長期在醫學領域的經歷和經驗,他認為從現在到本世紀末80多年的時間內,人類一定會找到比較好的手段對相當一部分惡性腫瘤進行早期診斷并進行有效治療,在治療方法和理念上也將取得明顯進步。比如近些年心血管疾病在很多國家的死亡率都在下降,一方面得益于診斷治療方法的提升,另外也和生活方式改變有關。在腫瘤靶向治療和個性化治療方面,我們看到了希望,再有三十年或五十年不斷的醫學攻關和全球共同努力,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定會大幅下降;大部分的惡性腫瘤八十年后也會有很好的控制手段,大部分傳染病也會找到應對策略。
但他認為其中也有例外,像老年癡呆等問題相對來說更復雜一些,因為涉及大腦。還有就是只要人類存在,疾病就一定存在,舊的疾病消失,新的疾病一定會出現。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出現的霍亂、天花、鼠疫、傷寒等疾病現已得到有效預防,但現在也出現很多新疾病,這就是生物界的一個特點。總的來講,人類基于對自身的了解,經過科技創新和學科交叉,到本世紀末,醫學一定會有比較好的手段來控制或消滅現有的大部分疾病。
全球科技大咖紛紛聚焦醫療研究
近年來科技大佬逐漸將目光轉向健康領域。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微軟日前宣布,將用人工智能工具“治愈”癌癥。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深腦”正和英國的全民醫療系統合作,以期利用電腦更精確地進行疾病診斷。IBM和麻省理工剛宣布研發一套人工智能系統,用于幫助醫生照顧老年人和殘疾病人。
詹啟敏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國對醫學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美國國立衛生院不包括民間投資一年投入就有300億美元,扎克伯格的30億美元投入只是全人類醫學投入的一部分。30億美元不能包打天下,但他起到一種表率的作用,他看到了人類通過科技創新、學科交叉對疾病的防控將有很好的控制能力。他看到了希望,他的行動也表露出他的一種決心和意愿,一定會產生一種良性的示范效應。▲
環球時報20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