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越南是非法侵占南沙島嶼數量最多的國家。論海軍實力,越南海軍是無法和中國海軍南海艦隊相比的,但它在這些島上駐軍卻形成了既定事實。這就像搭違章建筑的“釘子戶”一樣,雖然不合乎規定,但你搞“強拆”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越南應該是東南亞國家中內部政令最為統一的國家,然而,自2008年以來,越南國內其實一直存在眾多不穩定因素。
1975年,越南共產黨最終完成了對國家的統一,但這個統一僅僅是政治意義上的,從經濟、民族認同感方面的統一,那時起才算是剛剛開始,可偏偏就是在這個時候,黎筍等越共高層卻利令智昏,開始對周邊國家進行軍事侵略,甚至不惜與曾給予自己極大幫助的中國為敵。1979年,越南當局的一系列錯誤行徑最終迫使中國不得不進行自衛還擊戰,進而引起了兩國間長達十年的邊境戰爭……簡單點說,幾十年以來越南高層所做的事就是在一場戰爭結束以后馬上又投入另一場戰爭,而且場場都需要舉國之力。這樣一來,越南內部的南北經濟整合也就被擱置一邊。
1991年蘇聯解體,而此前黎筍政權對蘇聯一邊倒的政策導致越南在經濟上除了蘇聯之外再沒有任何的依托,國家經濟因此遭受了重創。這使得一些長期以來被掩蓋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
其一是社會各階層之間開始出現裂痕。黎筍時代的越共近乎蘇共的翻版,所以蘇聯存在的問題越南幾乎一樣也沒落下,雖然經濟領域的社會主義成分保證了社會財富分配的相對公平,但是在越南很多人的心里,依然認為居于少數的知識分子等“社會精英”天然就該高人一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是千百年來儒家文化影響的結果。往好處說,這可以讓民眾尊重知識;而往壞處說,這種認識也很容易讓老百姓盲目地去相信和維護某些在利益上未必與他們一致的人。
在經濟運轉良好的情況下,老百姓幾乎察覺不出“精英主義”有什么不妥。然而,一旦經濟出現問題,矛盾也就立時會凸顯出來——所謂天然“高人一等”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在財富分配上得以體現。精英階層所要求的是以他們的身份而非貢獻來獲得更多的財富,如果領導者完全滿足他們的要求則整個社會必然被徹底撕裂,緊隨其后的必然是大規模的社會動蕩;而如果不能完全滿足精英階層的要求,那么這些人就會借助手中的資源——比如傳媒,頻頻向越當局發難,這最終還是會加劇社會矛盾。
其二是經濟、文化層面的南北二元制問題。從歷史淵源上說,越南雖然是以京族為主體的民族,但歷史上南北方的差異就很明顯,且彼此矛盾不斷。所以,越南南北方的共性遠沒有朝鮮和韓國那么強。
越南當局當初窮兵黷武的政策使得統一國內經濟、人文的最佳時機被白白地浪費掉了。而自蘇聯解體之后,越南國內從黨中央總抓經濟變成了事實上地方自己搞經濟,中央的權威性相應有所弱化。相對來說越南北部更多的是和中國進行合作,而南部則是和東盟國家合作。日久天長,越南國內就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圈,彼此誰離了誰一時半會兒也都活得下去。這種經濟二元化必然會加劇政治、社會乃至人民思想的分化。如今,從地域上越南可以分成北方派和南方派,從經濟上可以分為親華派和親美派,從政治主張上可以分為民主派和保守派……可見,越南社會已經開始出現支離破碎的趨勢。
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南政府一系列輕率的改革舉動又給越南帶來了第三個大問題。自90年代開始,越南開始大力推動私有化。這一方面提高了個體經營的靈活性,優化了資源的配置,但另一方面,由于越南決策者只看到了市場化好的一面,使改革過于簡單、片面,這等于是越南國民經濟這部機器只裝了“油門”卻沒有裝“剎車”,使得越南國內出現貧富差距加大、政府威信下降、社會思想混亂等一系列問題。
這些問題最初并不是很明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全世界的經濟都處于一個長時間的景氣狀態,越南同樣是那段時期的受益者,所有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存量分配的問題,而如果增量一直很大,那么這些問題就不會讓人們察覺出來——大伙的日子都在變好,無非是有的步子大點有的小點,但終歸都會有一個不錯的預期,所以老百姓也就不會太熱衷于摻和政治,最多把它當作一個談資而已。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之后,一切幻象都戛然而止了。那一年越南經濟就如同一個一腳踩空掉進下水井的人一樣,前一刻還穩穩當當享受歐美的一片贊美聲,之后就迎來了高達25%的通貨膨脹。
經濟的問題最終必然要波及政治,以往的談資變成了人們發泄憤怒的平臺,而越南南部的舊勢力也開始活躍起來。除此以外,美國也開始通過或明或暗的渠道對越南國內進行滲透,一方面向越共政府施壓,另一方面為“顏色革命”布局——當初美軍在越南苦戰十年,最終在支撐不足之后才選擇“體面地離開”,如今翻盤的機會既然來了,那美國政府自然沒理由放棄。
幾種因素相互疊加,使得越南政局開始出現不穩定的征兆。這種時候,越南高層企圖利用民族主義情緒來轉移國內壓力也就不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了。而反對派同樣也希望借此能有文章可做——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其在河內市能通過民間串聯連續組織起數次大規模游行。
由此在越南國內就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政府一方面試圖通過在南海“發飆”在老百姓眼中重新樹立形象,為此不惜一再在南海主動挑起事端;另一方面卻又不敢把事情真的鬧大——真打起來越軍的贏面小得微乎其微,而一次戰敗很可能徹底壓垮越南政府。越南國內企圖“變色”的反對派也在拼命造勢,一再挑動老百姓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樣可以一舉兩得:一是通過一系列造勢,把自己塑造成民族尊嚴的捍衛者,由此收買了人心(可笑的是這些人其實一直企圖把美國人重新請回來,讓越南重新成為西方事實上的傀儡);二是可以借此把越南政府架在火上——如果越南政府回歸理智,那么就會被反對派說成是賣國;如果政府一條道走到黑最終戰敗,那么就會被反對派說成是無能。而無論是“賣國”還是“無能”,最終的結果都將是越南政權變色,反對派上臺,美國人以及西貢政權的大地主、大財閥重新回來,整個越南的民族解放事業重新倒退回半個多世紀前。
上述也是目前中國所不好處理的地方,在戰場上打敗越南海、空軍并不難,但一旦因此導致越南出現政權崩盤,那么后面很可能在這里再現一個縮小版的“東歐劇變”,甚至使越南重新出現南北分裂的局面。無論是出現哪一種情況,都非常可能導致美國的勢力重回越南。如此中國當初十年抗美援越所取得的地緣戰略成果也將遭受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