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波
孩子們的夢想,或者說孩子心中未來的職業選擇,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教育和社會的心態。
日本有一家保險公司叫“第一生命保險”,他們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小學生的理想調查。這項調查的題目叫“如果你成了大人,你想做什么?”我們來看一下日本的孩子們都有些什么理想。
男孩子的理想當中,第一是想當足球選手,第二是想當棒球選手,第三是想當警察,第四是想當地鐵輕軌和大巴司機。第五位比較意外,是想當木工師傅。第六是想當醫生,第七是想當商店營業員,第八是想當學者和博士,第九是想當宇宙飛行員,第十是想當消防員和救護隊員。
我們再來看一看日本女孩子的理想。女孩子中,第一是想當蛋糕店的售貨員,第二是想當幼兒園的老師,第三是想當護士,第四是想當醫生,第五是想當學校的老師,第六是想當歌手演員之類的明星,第七想當寵物店的店員,第八是想當服裝設計師,第九是相當商店售貨員,第十是想當鋼琴小提琴老師。
從這份調查結果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男孩子最熱衷于當的就是體育選手。他們為什么想當體育選手呢?因為日本的電視臺幾乎天天都在播棒球、足球的比賽,所以,男性的那種健美和拼搏的精神,影響了許多男孩子的身心,讓他們覺得長大以后當體育選手最有魅力。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男孩子理想的第五位職業,居然是木工師傅,而且排在醫生之前。難道木工師傅比醫生還有魅力嗎?我想,這可能與日本的建筑環境有關。在日本,木工師傅是一個很好的工匠的形象,因為日本的許多家庭的房子都是一戶建的單門獨戶,就是我們中國說的那一種別墅式的房子。這種房子基本上都是木結構的房子,所以造房子的時候,都需要木工師傅很精細地把一根根加工好的木材拼裝起來,然后建成一棟房子。所以在孩子們的眼中,木工師傅的那一種專注的神情與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可以用手搭建起一棟房子的神奇,令孩子們敬佩。
但是,我也特別注意到,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在他們的理想當中,有兩個職業沒能進入前10名,這兩個職業,一是公司老板,二是軍人。
日本的孩子為什么不想當老板?或者說,根本就沒想到要當老板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專門去請教了東京教育大學的吉田教授。吉田教授跟我說,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首先是,日本社會對于企業經營者,沒有把它作為一種英雄進行宣傳,在日本的電影電視劇當中,很少有以老板為題材的作品。所以,孩子們首先對老板這個概念是比較模糊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社會當中,很少有露富和張揚自己財富的人,即使你家很有錢,你的爸爸媽媽都是老板,孩子一般都不會去張揚,怕成為同學中的孤兒,每天上學也是和同學一樣穿著校服去上課,不會有豪車到校門口接送。另外一個方面,孩子的父母親都知道,當老板不是一件容易簡單的事情,每個月自己領工資和給人家發工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所以日本成年人都知道創業的艱難,當老板的不容易。自然,父母親也很少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去當老板。我們看到,日本的大學畢業生,很少有人畢業后去創業,都樂意去當一個公司的白領。原因就是大家知道,老板并不是“有錢人”的代名詞,更多的是需要承擔一份經營企業的艱苦和責任。
在孩子們的理想中,“軍人”也沒有進入前10位。這里也有幾個主要原因,一是因為日本人除了在電視新聞中,偶爾看到地震、水災災區實施救援的自衛隊身影,其他時候是很難遇到自衛隊員的。日本也沒有以自衛隊為題材的影視劇。再加上日本長期以來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不宣傳打仗之類的事情,另外日本過去發動過侵略戰爭,給中韓以及東南亞地區國家帶來了苦難。因此,孩子們的心中,從小有一種對于戰爭的厭惡感,因此也沒有人想到要去參加自衛隊當軍人。
一個孩子的夢想,是與他生活的環境和教育有關的。總體來說,日本社會比較平和,所以,男孩子們更多地傾向于陽光、富有朝氣的職業。而女孩子們,大多追尋美麗和可以幫助關愛他人的工作。孩子們的夢想是平凡的,當然這一些夢想在他們長大之后會有許多的改變。他們當中,還會有人去當老板去當自衛隊員。只不過這兩種人不會成為社會職業的主要候選人。
“金錢并不代表一切,和平的生活才是美好”,這一理念,經過70余年的反省,已經成為日本整個社會的根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