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陸文
有一次,郭臺銘來到華南品質訓練中心。
聽說董事長過來了,員工們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誰不了解“墨菲定律”啊:你默默地忙碌了五十九分鐘,就在最后一分鐘,你打了一個哈欠,恰好被老板看到,之前五十九分鐘的勞動都白費了!
郭臺銘走進辦公室,大家一齊起立問候:“董事長好!”
郭臺銘把手伸向最近的一位員工說:“不嫌臟就握一下!”
不知道郭臺銘手上哪來這么多白灰,好像是從新刷的石灰墻上抹了一把。
郭臺銘掃視了一眼滿壁柜的訓練文檔,讓陳啟明把“新干班(新世紀干部訓練班)”的訓練課程給他看。
陳啟明花了一分鐘找了出來。
郭臺銘面顯慍怒,在白板上寫出了第一個問題:能不能只花一秒鐘找出來?
無人應聲。
郭臺銘寫出第二個問題:(這么多)檔案共有多少本?
陳啟明答道:“……正在統計,統計之后編號。”
郭臺銘馬上寫道:正在統計就是沒有統計。
郭臺銘又寫出第三個問題:怎樣編號?
陳啟明說:“就是依序編上1、2、3等。”
郭臺銘面色更顯嚴厲。
郭臺銘拋出第四個問題:如何解決文檔閱前抽取于此,閱畢卻歸位于彼的問題?
另一位員工回答道:“加強宣導和督查。”
郭臺銘又標上:品質不是檢查出來的。
郭臺銘立即定性道:“5S基本功太差!”
然后他教導員工:用“三定”方法解決上述問題。
第一,定品。除了在文檔脊背處標注中文外,在最上方部位標注一個英文字母,這樣便于快速查找。如查閱“新干班”,可以立即查“N”處;
第二,定量。不能用1,2,3,4,5……的標準,必須用“1/5,2/5,3/5,4/5,5/5,……”的標注方法,這樣既知總量,又知每份文檔在總量中所處位置。如發3頁傳真,頁碼不可標為:1、2、3。這樣收件人不知總共發出了幾份,還得電話確認。電話確認即是檢驗,檢驗即會帶來成本!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
第三,定位。在全部文檔的脊背上畫上一條斜線,如果歸位不準,直線就會斷裂。
郭臺銘強調,采用以上方法的最大好處不僅僅是使尋找速度更快、檢查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采取此方法管理后,任何異常都能被及時發現,不至于積重難返!
員工們心里連連稱是,也相當佩服董事長日理萬機,卻如此關注細節。借用郭臺銘相當喜歡的一句口頭禪:“胸懷千萬里,心思細如絲。”
郭臺銘視察工作,從無走馬觀花一說。在龐大的訓練中心綜合辦公區,他問道:“公司要求氣溫不高于30℃時,冷氣必須關閉,你們是怎樣做到的?”
陪同視察的訓練中心主管經理講了幾句“進行宣導、檢查、處罰”之類的話。
郭臺銘絲毫不留情面:“你不是嚴重缺乏責任心,就一定是嚴重缺乏工作技能!照你的方法去做,傻瓜也會!告訴你,立即在各個冷氣出風口系上一根小紅繩,抬頭一掃,哪根小紅繩在飄,哪個出風口就沒關冷氣。一秒鐘就可檢查完。再說一遍,而且這樣做,任何異常能被任何人及時發現!”
郭臺銘視察尚未完畢,總務人員已經忙著在系小紅繩了。
以郭臺銘強調執行力的作風,絕不允許拖拉。
郭臺銘視察完畢,臨走時,命令全體員工起立。
他要求他每講一句話,大家用最大嗓門跟著念一遍,就像小學老師教書一樣:
3C時代,是速度制勝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富士康打造“速度”的方法是三個字:快、準、穩!
“快”是指光速一般的執行速度!
“準”是指第一次就規劃設計正確,第一次就做對,每一次都做對!
“穩”是指產品品質和作業品質要達到“均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