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實行檔案接收告知承諾制等多項措施
簡化優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
近日,人社部印發了《關于簡化優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貫徹落實國務院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要求,就進一步簡化優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提出多項具體措施。
《通知》要求,大力推進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信息公開。各級人社部門要向社會公開檔案管理服務機構信息和辦事指南,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政策解讀和指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知識宣傳,普及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政策。
《通知》指出,要簡化手續、優化流程,做到便民利民。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在接收檔案時,對缺少材料的要實行告知承諾制。今后對初次就業的流動人員不再辦理轉正定級手續,轉遞檔案時不再開具行政(工資)介紹信。應屆高校畢業生檔案被檔案管理服務機構接收、成為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后,即可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轉遞。同時,積極推進前臺業務受理、后臺政策協調,提高檔案管理服務信息化水平。
《通知》強調,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取消檔案收費和人才集體戶口管理服務費的決定,嚴格規范基于檔案的延伸服務的收費行為,不得將參加社會保險、職稱評審等業務與檔案保管掛鉤,杜絕以檔案為載體的捆綁收費、隱形收費等行為。各級人社部門要積極協調同級財政部門,落實保障經費,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通知》要求,各省級人社部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體系,不得強行推行檔案屬地化管理服務。要落實人事檔案管理的主體責任,對用人單位集體委托存檔的,原則上由用人單位工商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登記的同級檔案管理服務機構負責;對個人委托存檔的,按照本人自愿選擇,由其現工作單位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的檔案管理服務機構負責。各級人社行政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對存在虛假宣傳、推諉拒收、無故清理檔案、違反檔案保密紀律等行為的檔案管理服務機構,要加強問責,督促整改。
(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
廣西進一步規范農民工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管理使用
本刊訊(通訊員周艷)近日,廣西為了加強對農民工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在已出臺的《自治區本級農民工創業專項扶持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基礎上,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財政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民工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的使用管理通知》。通知中進一步明確了自治區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補助資金和農民工創業工作獎補資金的使用問題。自治區補助資金可用于創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即園區“三通一平”建設、農民工綜合服務平臺、農民工創業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民工綜合服務平臺內的設施設備購置和運行維護、創業培訓管理軟件開發、建立項目信息庫等方面的支出;自治區下達的獎補資金,各地可根據本地農民工創業工作實際情況,統籌用于補充市縣農民工創業扶持資金、補充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的擔?;?、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農民工培訓實訓基地建設、優秀勞務品牌培育基地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和農民工技能大賽等農民工創業相關工作。
同時,通知也對加快專項資金預算執行進度提出了明確要求,以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加快扶持政策落地見實效。
廣西人才網·玉林站上線迎來開門紅
本刊訊(通訊員覃黃莉秦曉霞)6月6日,廣西人才網·玉林站正式上線,瀏覽量節節攀升,6月6日瀏覽量為14028次,6月7日瀏覽量為17815次,6月8日瀏覽量為22960次,截至6月12日,點擊量已突破10萬次。
廣西人才網·玉林站平臺聚集和整合政府、社會、市場服務等多種資源,為人才提供多功能、全方位、專業化的“一站式”服務,此次玉林站的上線是為了更便捷地培養地域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為企業與人才的雙向選擇提供保障。
廣西人才網與全區14個地級市人才網實現了數據聯動,有強大的平臺支持,成功構建了廣西區、市、縣人才網三級聯動體系。廣西人才網·玉林站就是其中一個聯動分站,玉林站匯聚了人事信息、熱點信息、職業資格、專業人員培訓等動態的豐富資訊,旨在打造完整的服務鏈條。
為了更好地服務當地的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提供便捷、專業及貼心的服務,廣西人才網·玉林站同步進行線上線下的廣告投入,包括網頁、官方微信和微博、公交車廣告、當地主流報紙及LED屏、移動車等宣傳,讓玉林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求職人員能多渠道及時了解相關信息,起到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應。
上海試點新型學徒制
上海市啟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11家單位經自主申報和評審認定成為首批試點單位。
企業新型學徒制是以加快適應產業發展的企業后備技能人才培養為宗旨,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以企業為主體,通過企校合作,組織有培訓需求的企業技能崗位新招用人員、新轉崗人員,以及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從業人員開展的“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
今年3月,上海市開展了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單位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最終上海巴士、強生、申通地鐵、上汽等市屬國企,東航等央企、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企順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等民企,上海信息安全、燃氣、電梯等行業協會,以及上海臨港產業園區共11家單位的21個培養項目通過評審,成為首批試點單位。
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企業新型學徒制不同于傳統學徒制培養模式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培養對象、培養內容、培養方式、配套證書和補貼標準方面。
新型學徒制的培養對象是指新招用人員,新轉崗人員,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從業人員(培養對象應為試點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的員工)。培養內容包括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安全生產規范、職業素養等。培養期限為1至2年。培養方式上采用企校雙師聯合培養,培訓機構工學一體化教學,企業導師帶徒方式等。配套證書為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緊缺急需的培訓證書。目前的補貼標準按照初級工4000元、中級326000元、高級工8000元執行。
(來源: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