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 半軍事管理文化是航海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工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航海類專業學生責任意識、服從意識、團隊意識教育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措施。針對新形勢下社會和航運業的發展變化,航海院校半軍事管理文化要與時俱進,牢牢圍繞“鑄形、鑄德、鑄魂”的理念,通過半軍事管理“四色”文化體系建設,走出一條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航運人才的半軍事管理文化教育的新模式。
關鍵詞 半軍事管理 文化 航海類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13
1半軍事管理文化的內涵
半軍事管理文化作為航海院校獨特的文化現象,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校園文化、航海文化包容并存,相互補充,促進著航海教育的發展。可以說,半軍事管理文化是以為國家培養高素質航運人才為導向,以提高航海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為著力點,以創新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為主要內容,通過完善航海類專業學生日常管理的基本制度,建立、開展一系列適應于當前航海類專業學生發展特點的特色文化活動。通過開展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活動,將對航海類專業學生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從意識、心理素質、意志品質、專業技能等進行全方位、階梯式的塑造和熏陶,最終培養出專業思想堅固、軍事作風硬、專業能力強、海員職業素養高的高水平航運專門人才。
2航海院校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我國航海院校對半軍事管理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理解不深,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體系不健全,沒有充分發揮出“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1)對半軍事管理文化的認識不足。半軍事管理文化作為航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航海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航運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具有推動作用。目前國內很多航海院校并沒有給予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將其作為航海類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進行布局,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的投入不足。學校相關部門對半軍事管理文化的宣傳力度不夠,活動組織也不到位,沒有形成師生共同參與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的良好范圍。
(2)對半軍事管理文化的理解不深。目前,國內航海院校對半軍事管理文化的研究明顯不足,一是半軍事管理理論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數量較少,研究成果匱乏;二是對半軍事管理文化內涵的界定比較模糊,對其內容把握不全面,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理論研究的缺失使得航海類專業學生對半軍事管理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出現學生被動接受、抵觸反抗的不良現象,不利于半軍事管理工作的開展。
(3)半軍事管理文化體系不健全。文化建設是個長期的系統工程,許多航海院校在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過程中,沒有組建專門的機構和工作人員,沒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存在突擊性、時限性,缺乏系統性和長遠的發展規劃。同時,半軍事管理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內容空泛,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師生參與建設和發展半軍事管理文化的積極性不高。而且,多數航海院校往往局限于自身特點,關起門來搞建設,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企業之間沒有深入的合作交流,缺乏全局性、融合式發展觀,不利于半軍事管理文化氛圍的形成。
3新形勢下加強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要突出“三鑄”理念
半軍事管理文化要以“鑄形、鑄魂、鑄德”為基本理念,立足于航海類專業學生的成長需求,強化德行雅致的養成培養,使學生的能力、體魄、內質、個性、品德、創造性以及適應性都得到良好的發展。
(1)“鑄形”是半軍事管理文化理念的基礎。所謂“鑄形”,就是要通過半軍事管理使航海類專業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文明的言行舉止和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航海院校要營造濃郁的半軍事管理氛圍,豐富半軍事管理內容,以一日生活制度為主,輔之以校閱式、分列式、隊列匯操、消防演習、安全教育等開展多形式、重內涵的半軍事管理文化活動,增強半軍事管理的“鑄形”文化建設。
(2)“鑄德”是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的重點。對航海類專業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是半軍事管理文化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半軍事管理文化的著力之處。在半軍事管理文化中,道德教育廣泛地滲入在半軍事管理文化活動的方方面面。為了適應航運業的高速發展,航海類專業學生需要有更高水平的道德覺悟,應該有更高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有更頑強的堅韌精神和紀律服從觀念,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是半軍事管理“鑄德”文化理念的重點。
(3)“鑄魂”是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的關鍵。半軍事管理文化理念的關鍵是“鑄魂”,沒有魂,半軍事管理文化就沒有生命力,半軍事管理工作就沒有內涵與目標。“形之靈謂魄,氣之神謂魂。”魂,賦予半軍事管理文化以生氣,是精神支柱。航海類專業學生畢業后在船舶工作中擔當各部門領導者的角色,除了外在形象外,由內而外的剛毅果敢精神更為重要。“鑄魂”就是要通過半軍事管理以軍人的堅強意志磨練學生吃苦耐勞的作風,堅定航海信念,實現職業認同,以軍人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內化氣質。
4全面構建半軍事管理“四色”文化體系
新形勢下,祖國的航運事業需要愛黨愛國,敬業愛崗;熱愛海洋,愛護環境;遵紀守法,服從命令;行事果敢,膽大心細;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知識豐富,技術過硬的高素質航海人才。半軍事管理文化體系建設要為航海類專業學生提供強有力的文化和精神支撐就必須在“四色”上下功夫。
(1)愛黨愛國、遵紀守法,半軍事管理文化要突出紅色文化建設。航海教育由于其獨特的涉外性,在人才培養上要緊緊圍繞鮮明愛國主義教育展開。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就要突出航海教育這一特殊,像我們的黨旗和國旗一樣,突出鮮明的“紅色”文化教育。目前各高等航海教育院校對航海類專業學生都堅持舉行每周一和重大節假日的升國旗儀式。升國旗時要求全體學生工作干部與學生整齊著裝、列隊參加,莊嚴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將為學生們上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長期的愛國主義熏陶,也會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2)熱愛海洋、愛護環境,半軍事管理文化要突出藍色文化建設。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要圍繞航海職業的特點,突出濃重的海洋意識教育,即“藍色”文化建設。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戰略在國家戰略發展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黃土文明”傳統造成了我們“重陸輕海”的現實,也使我國喪失了經略海洋、以海強國的戰略機遇。新時期,我國要建設海洋大國、海洋強國,就需要我們航海院校在開展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時突出“藍色”海洋文化特征,讓航海類專業學生樹立濃厚的海洋意識,激發他們對我國海洋戰略的思考,增強職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3)服從命令、行事果敢,半軍事管理文化要突出綠色文化建設。1911年郵傳部高等商船學堂成立時,唐文治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說到:“國家一旦有事,諸生即是海軍,用以抵御外侵。”所以說,航海類專業具有國防特點,這就決定半軍事管理文化建設要突出綠色文化。航海教育在人才培養上強調具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良好的軍人素質,在戰爭狀態下,商船隊將擔負起海上作戰后勤補給及戰時船隊補充的艱巨任務,因此,以半軍事管理文化要突出“綠色”國防文化特色。
航海類專業學生來自祖國各地,生源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參差不齊,學生的國防意識也高低不同。航海院校應利用半軍事管理文化中的“綠色”特點為載體,切實增強航海類專業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提高他們抵御外敵入侵、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和自覺性。航海院校要通過國防知識講座、軍事訓練、軍事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教育訓練方式培養航海類專業學生的國防觀,在培養學生國防意識和海防觀念時,可以從“時間”、“空間”、“人”這三個因素入手,充分利用好“重大節日”、“國防教育基地”和“國防生”這三個要素開展國防教育活動。
(4)知識豐富、技術過硬,半軍事管理文化要突出彩色文化建設。遠洋船舶運輸工作作為國際性工種經常航行于各國港口之間,一定程度上代表國家在世界各國中展示中國特色風采,也承擔著傳播中國特色文化、維護國家形象、發出國際話語的重要使命。這樣看來,半軍事管理文化就像五彩斑斕的國際信號旗一樣是豐富多彩的,這就要求航海院校半軍事管理文化要在傳承和發揚半軍事管理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重點對航海類專業學生開展國際化教育,拓展國際視野,懂得國際交往禮儀,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心態、更具國際化的視野以及放眼世界的胸懷建設半軍事管理的“彩色”國際文化。
5結束語
半軍事管理是科學,更是文化。半軍事管理文化作為在航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和文化活動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充分體現航海院校的航海文化氛圍和海員職業素質養成成果。它將影響和塑造著“未來航海家”的思想習慣和行為模式,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激勵學生斗志、規范學生行為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和廣泛輻射,為他們更好地適應海上經濟貿易和遠洋運輸任務打下堅實的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