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思然
摘要 高中無機化學的內容復雜而又難理解,信息技術的介入與高中無機化學的融合,能夠豐富課堂導入的方式,實施情境教學而激發學生產生對無機化學的熱愛之情。同時,又可以為我們高中生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了備選的手段,能夠有效突破課堂的重難點,把化學中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形象的知識。本文首先明確了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資源整合的理論基礎,介紹了信息技術中化學教學資料的來源,并提出多媒體信息技術是高中無機化學課堂中最好的輔助教學手段,具有實效性強等優勢,優化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擴充課堂容量,提高無機化學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 信息技術高 中無機化學 多媒體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38
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使得各行各業無不受到它的影響,課堂教學也因為它的介入而變得高效和具有創新性。抽象的知識越來越多。作為高中生,就應該絞盡腦汁,把抽象難理解的無機化學方程式等內容變得形象容易吸收,如此一來,我們的學習信心倍增,更好地制定無機化學的學習計劃。教師把信息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很好地融入到課堂中,把抽象的問題通過視頻資料和網絡圖片等教學資源展示出來,我們學習起來也更為透徹,從教我們高中生的角度來講,有利于化學思維的形成。
1信息技術與無機化學教學資源融合的理論基礎
信息化發展的速度帶動了我國中等教育的改革步伐,以高中教育為代表的中等教育也打上了信息化的時代烙印。無機化學信息化教學為中等教育現代化實現奠定了基礎,要想實現中等教育的現代化,將信息技術和高中無機化學的融合是必由之路。導彈鼻祖錢學森教授曾經提出了這樣的評價:未來的教育是人腦和計算機網絡的結合體。無機化學教育信息化具有很多優點,如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收集教學資源,學習方法的多樣化,以及為自主合作學習創造良好的平臺等。它能夠把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以及化學學習的知識點有機結合。
如何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怎樣把“無機化學教育信息化”的理念融入到高中無機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怎樣收集學習所需要的資源,并解決學習中的實際難題,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本文結合這些問題,就信息技術與高中無機化學的融合闡述自己的觀點。
2無機化學信息資源來源
教學信息資源的來源有很多,現代各種媒體如電視、網絡以及報紙雜志等都可以。我們在課堂上可以嘗試擺脫課本的束縛,通過看電視和報紙等方式來重視無機化學與人們生活之間的聯系,提高我們學習無機化學的積極性,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培養自己洞察問題敢于提出質疑,以及積極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意識?;ヂ摼W中的無機化學信息學習資源最豐富,從化學的微觀構造到宏觀世界,從簡單的圖片到復雜的動畫效果,從固定的陳述到動態化的內容,從化學發展的歷史到當代的化學領域的科學家,從教材中的實驗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現場化學實驗等,互聯網為人們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化學世界。
比如說,點燃的鎂條可以在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這是高中教材中的演示實驗。通過網絡搜索,可以下載“點燃鎂條于兩塊干冰之間,關燈,在黑暗中可以看見強烈的發光、發熱現象”的令人驚異的實驗,通過實驗視頻增加化學的有趣性和感官上的印象性。但是,單單依靠各種搜索引擎,盲目性和單一性比較突出;若只依靠主題網站或網絡課件的學習,內容又比較單薄,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信息量豐富但針對性又強的學習資源平臺,筆者認為作為一個高中生,信息技術與高中無機化學教學的融合的最適用的方式就是多媒體學習方式。
3信息技術與無機化學課堂融合的作用
3.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學習興趣決定了學生學習某門學科的潛能的發揮,興趣是人的內心對特定事物的偏愛和選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能沒有興趣作為導向。化學教師要合理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信息資源,并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向學生展現出來,營造一種興趣濃厚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中來。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把無形的教學內容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通過視頻圖片和動畫效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學會了思考,這是對傳統學習模式的顛覆,讓課堂變得生動而又有啟發性,增加了課堂的實際容量,在短短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內,讓學生加深對無機化學原理和知識的理解,提高了他們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共享的背景下,學到了真正的無機化學知識,并優化了課堂效率。
3.2幫助突出教材重難點,豐富教學方式
高中無機化學研究的對象是分子和原子,以及離子等微觀世界的變化,對于這些微觀世界來說,傳統的毫無形象展示可言的方法耗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可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微觀世界是需要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學生眼前,才能幫助學生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手段把抽象和無法形容和表達的概念性東西,通過直觀形象的東西表現出來。這可以起到化繁為簡和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多媒體課件能夠包容文字和聲音,以及視頻,實現圖文并茂的效果。這樣可以避開太多抽象的東西,從直觀形象處入手,增加了學生對微觀世界的認識,突破了重難點。
3.3增加化學課堂的容量,整合課堂內容
化學課程中會出現大量的例題和化學方程式,每個章節的知識都會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這些知識網絡最好以直觀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眼前,最好的展示方法就是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擴充化學課堂的基礎上,又提高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吸收能力。無機化學課堂中,板書的展示是必要的,但是板書的書寫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我們專注于記筆記,卻把那些重難點忽視了。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以內容的實際出發,增加知識點,突出重難點,專門記一些重要的知識點。
3.4優化高中化學實驗環節,加之反饋和評價
作為自然科學的典型代表,要透過化學現象來歸納本質。所以,化學實驗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是非常重要的?;瘜W實驗能夠讓我們與化學現象零距離接觸,可以獲得直接經驗,能夠培養我們活學活用的意識。因此,我們做實驗的時候,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模擬實驗,模擬實驗一般都是難以我們學生直接操作的,危險性比較強的實驗。其次,反饋練習是需要加強的,無機化學知識的掌握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得到鞏固。因此,在課堂上,我們還需要進行自我檢測,并在課后及時進行自我反饋和評價。
4運用信息技術的注意事項
信息技術對于無機化學內容的學習來說固然重要,但是在使用時要注重度的把控,如果使用缺乏科學合理性,效果是相反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要注意以下事項。
4.1課堂的主體內容掌握不能本末倒置
課堂的主體內容應該是教材的內容,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只是起到輔助性學習的作用,不能代替整個學習過程。我們需要尊重學科的特點和學習的規律,不能只是把目光都放在老師制作的精美的課件上,而是要回歸書本,認真聽老師對重難點的講解。
4.2不能忽視記筆記的作用
老師給我們展示精美的課件內容,往往板書都在課件中,我們學生不能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而忽視了記筆記的作用,這是錯誤的。在課堂上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媒體上展示的板書就等于是代替了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對知識點的歸納,作為學生應該用筆記本把這些知識框架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后對知識點的鞏固和梳理。化學方程式要在課件上通過動態的形式演示給我們看,把推理和總結的全過程呈現給我們。我們就應該抓住機會記錄下來,否則再好的課堂設計也難以發揮作用。
4.3把握好課堂節奏,課堂容量要適中
多媒體可以拓寬課堂的容量,知識更替的速度很快,我們要把握好知識接替的時間,不能太快,要把握分寸,否則再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也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同時要緊跟課件的更換速度,保持課堂的專注度,否則就會造成環環相扣的知識點流失了。
5結語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和科目的融合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怎樣讓信息技術直接發揮實效性,怎樣在課堂上把信息技術和無機化學的學習過程相互聯系起來,是我們需要加強的。誠然,具備信息技術的素質是實現信息技術和學科統一的基礎和前提,要以老師的啟發為引導,在無機化學學習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系統的安排和設計,以自身的能力為基礎,提高無機化學學習的效果,掌握適合信息化時代的學習方法,讓信息技術和學科學習的融合更具有實用的效果。但是信息技術是利弊共存的,例如,我們班級里有些自控力差的同學借信息技術之名,迷上了網絡游戲。除此之外,有些化學實驗是網絡模擬實驗代替不了的,否則會失去了實驗的效果。用信息技術來模擬微觀化學世界時也會出現失真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