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讓
摘要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各種閱讀方式中,批注式閱讀最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遣詞造句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讀思結合、手腦結合,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就批注式閱讀淺談筆者的幾點教學感悟。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批注 閱讀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57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書育人的重中之重是帶領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這方面老師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自覺的、良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快速獲得知識,增強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古人曾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庇纱丝梢?,在閱讀過程中,讀思結合、手腦并用的良好習慣是何等重要。
每一個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花朵不可能千篇一律,這就要求語文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學情因材施教。而筆者在多年的實踐中發現批注式閱讀的巨大魅力,在批注式閱讀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思考批注在書本上,從而形成了獨立的閱讀習慣,培養了良好的閱讀思考能力,并且引發了更加濃烈的閱讀興趣。在欣賞學生的批注時,筆者也為學生們各種突發奇想的精彩批注陶醉不已。
1關注課前的預習批注
《說苑卷十六》云:“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由此可見課前預習批注的重要性。預習批注在語文學習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幫助學生發現生僻字詞,從而在課前運用字典等學習工具查明并且理解意思。其次,課本中文章的寫作手法、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都不是通過一次學習就可以完全掌握和理解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預習批注。在閱讀過程中拿起筆來,在書本上圈畫,對每一段要求掌握的生字、成語、段落的中心句,用橫線、波浪線、三角形等做上標記。學生還可以在書本空白處做眉批,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以及心得體會寫出來,或者是將自己感覺疑惑的問題標注出來。然后帶著問題再重新對文本進行針對性的閱讀,去文本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一遍遍的閱讀中對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學習的時候也能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為自己之后的學習帶來幫助,溫故而知新。有時候,學生批注在課本上的不懂的問題,也許在不請教老師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思考就有可能獲得自己滿意的答案。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鼓勵。同時,疑問也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加將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推動者。閱讀課本的同時閱讀自己的批注,無疑是一次與作者、與自己深度對話的過程。如今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這種方法,他們會將自己遇到的疑問提出來,并愿意帶著疑問去和師生交流討論,久而久之,學生的經驗不斷豐富,所提問題的價值也不斷提高。而學生千姿百態、妙語橫生的批注也為筆者的課堂教學注入了巨大活力,同學之間的批注引發同學自己的思考的同時,也給筆者帶來了巨大的感悟和幸福感。筆者帶領學生一起去探討、去研究,從而使語文課堂更像是一場朋友與朋友之間的深度對話。
2指導課中的讀悟批注
米爾曾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創造力的果實?!迸死^平先生對此有著異曲同工的想法,他在《語文審美教育概論》中指出讀者主觀能動性的體現需要讀者對文章進行創造性的理解和填充,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為課本上的文章帶來活力和嶄新的生命力。因此,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文章的解讀指導過程中必須要摒棄長篇大論的枯燥分析,根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著重點設計趣味性的、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文章的閃光點進行學習和提煉,對文章中介紹的各種生活方式,生活經驗進行擴展聯想,為學生打造想象的天空,讓他們自由翱翔。
筆者認為,以小見大更能幫助學生全面理解課文。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文章中的字、詞、句、章等這些小的方面入手,讓學生如同庖丁解牛般一點點將文章讀通透。例如在教學《白鵝》一文中,首先讓學生對“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中的生僻詞“高傲”下劃上橫線,并同時在空白處標上自己對這一詞的理解和認知?!案甙痢痹谟械耐瑢W眼里是對鵝的姿態的展示,在有的同學眼里則是鵝活靈活現的形容,而有的同學則認為作者是用這個詞來表達自己對鵝的喜愛之情。那么同學之間的思想撞擊就出現了,這種類型的撞擊可以引導學生對精美詞句加深理解,就如同“高傲”這個詞,同學們通過對其進行批注,寫下自己的理解,并互相交流,就將這個詞的各種用法都挖掘了出來,從而幫助他們更透徹地理解文章。因此,應該引導學生將批注式閱讀運用到各種文章的閱讀中,對文章中的關鍵詞、關鍵句以及重點片段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它們的含義,還可以鼓勵他們在作文中加以運用。這樣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將語文教學化為無形,潛移默化地給學生們帶來一場語文學習的饕餮盛宴。
3拓寬課后遷移批注
課堂上,老師給予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獨自感悟的時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越發深刻。在不知不覺中,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變濃了,遣詞造句的能力提高了。在批注式閱讀初見成效后,筆者也開闊視野,不僅僅讓學生們把閱讀范圍停留在課內閱讀上,還鼓勵學生把批注式閱讀的習慣運用到課外閱讀中,也就是課后遷移批注。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也得到了拓展,對文章的鑒賞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不去對他們提出硬性要求,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由創造。只根據學生的層次、興趣以及他們所處的階段進行閱讀范圍的限定或者補充。鼓勵學生在課后將自己對這節課的心得和體會寫下來,也會布置作業,讓學生將自己在閱讀時遇到的好詞和好句記錄下來,并對好的片段進行仿寫。每周在完成課后閱讀之后,要求學生做一篇課后小練筆。例如,在學完《頤和園》一課后,指導學生寫一篇游記,記錄他們在游覽活動中的所行所感。與此同時,每周安排一節閱讀欣賞課,在早讀午讀等時間,鼓勵同學自己上講臺將自己喜歡的課外文章推薦給其他同學。推薦過后,讓學生自己指導大家寫下批注,將文章中的好詞和好句畫出來,圈出文章的重點段落,并將自己對這段的感悟體會寫在旁邊。把這種別開生面的閱讀方法運用于日常閱讀過程中,長期堅持下來,學生們的課外閱讀積極性上升了,在閱讀的時候都愿意在文章上做出批注,寫下自己對文章的看法,讓自己能夠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文章。久而久之,在各種美文的熏陶下,學生們的語文素養也得以顯著提高。
4批注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4.1給予學生靜思默想的時間
在各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默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朗克曾說:“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往新知識。”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我們更需要留下時間靜靜思考,細細品味。在仔細的琢磨中領悟作者掩藏在文字中的靈魂和思想。從而走進文章所描繪的別樣人生,體會另一種感悟。
4.2給予學生修正優化批注的時間
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蓖痪湓捊o不同的學生帶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而每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速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督促學生自我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每日練習,并不斷修正、優化對文章的批注。在這樣一個時間段中,師生一起交流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既拉近了師生關系,又能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以塑造。
4.3給予生生交流討論的空間
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老師往往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往往循規蹈矩,唯老師的想法馬首是瞻,從而導致他們的思維方式僵化。而批注式教學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更加注重的是生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觀點的個性化表達,讓語文課生動起來,讓學習過程更加趣味,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綜上所述,教師應該發揮想象力,創建出各種情景,引導學生投入進來,加強交流,探究出別具特色的學習方式。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感受到了思想的撞擊,激發出了自己對文章的想象和理解。在展示過程中鍛煉了膽量,敢于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在每周的練筆中展示自己的寫作能力,加深了對文字創作的體驗和感知,活躍了自己的思維,感受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5結束語
將批注式閱讀運用到閱讀教學中,可以讓教師轉變教育觀念,不再將傳授理論知識作為教學重點,而是選擇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文本,并對其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得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這種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方式,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