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黨朝勝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民進黨雖全勝,但各項考驗才開始
作者丨黨朝勝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蔡英文、陳建仁
臺灣地區“二合一選舉”結果1月16日晚揭曉,臺灣地區領導人部分,蔡英文以680多萬票領先朱立倫約300萬票的巨大優勢當選;“立委”部分,民進黨首次單獨獲得過半席次。國民黨的慘敗程度雖超乎外界預期但也在情理之中,而民進黨雖大獲全勝,各項考驗卻才真正開始。
首先是如何處理兩岸關系。長期以來,大家對蔡英文最不放心的就是兩岸關系。現在,蔡英文雖因馬英九政績不佳惹民怨而成功擺脫“最后一里路”魔咒,但問題只是僥幸回避而沒有真正解決。由于兩岸關系早已深入影響到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各個領域,選后大陸也已明確表態,對臺政策是長期一貫始終如一的,對“九二共識”立場堅如磐石。對此,蔡英文選后雖已承諾建立可持續的兩岸關系,但依然未就“九二共識”等實質性問題明確表態。執政與在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身份,不可能繼續回避。屆時,蔡究竟有何本領保證兩岸關系和平穩定,最讓人拭目以待。
其次是如何處理經濟民生議題。國民黨再次失去政權的主因是經濟民生不佳,但島內經濟民生不佳并非馬英九執政時期造成,而是臺灣自身經濟結構及發展慣性的結果,并與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密切相關。臺灣經濟的內外環境非短期內所能改善,在此情況下,蔡英文能有什么獨到方法給臺灣經濟找到新出路,“點亮臺灣”。如果蔡選后果真試圖采取“通過世界走向中國”的路徑,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兩岸經貿互動關系,臺灣經濟到底可否就此走出一條新路,還是會因此兩頭落空?
再次是如何實現公平正義。民進黨經常批評國民黨,打的就是“公平正義”旗號。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年國民黨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問題,但具體解決時常常“順了姑意違了嫂意”。難道蔡英文已經找到比國民黨更高明的方法,一上臺就立即著手重新處理扁案等大案、大舉調整勞資關系和工資報酬方案、立即實現南北平衡和教育資源均衡?答案顯然是做不到的。
最后是如何快速實現民進黨的角色轉變。此次選舉已讓民進黨實現夢寐以求的“完全執政”,全面執政當然就應全面負責。然而,民進黨長期習慣做反對黨,即使陳水扁執政時也常常以反對黨之姿經常鬧事。現在形勢一夕劇變,民進黨真的已做好“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思想準備、人才準備、政策準備、角色準備嗎?現在,臺灣民眾對執政的要求已越來越嚴,已很難接受“新手上路”的說辭。稍有不慎,選民給蔡英文的“蜜月期”就會很快結束。
總之,授權越多,責任越大。如果蔡英文不能立即著手解決所面臨的系列問題,選民給她的觀察期就不會太長。民進黨可以再次下臺,但臺灣同胞的機會經不起繼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