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兒
如何讓餐廳博得食客喜歡?初創品牌怎樣穩立市場?這是讓很多餐飲人煎熬的事情。從互聯網行來走出,懵頭懵腦地闖進餐飲業的劉晴卻意外中了“頭彩”。她創立的“宇宙卷餅”迅速獲得好口碑,自己也博得了“卷餅西施”的美譽。事實上,好運向來砸的是有準備的人!縱觀宇宙卷餅的發展,抓住了兩個機會,一個是卷餅品類的薄弱,另一個則是外賣平臺崛起。如果說,產品是核心競爭力的話,那么洞察也是生產力。
“卷餅”紅海中的藍海
宇宙卷餅的初創,可以說是“有備而來”,亦可說是“無備而來”。
“有備”是因為創始人劉晴最初做市場調研的時候,只做了品類的調研。她發現,粥、飯、煎餅、包子、面條等品類都競爭激烈,惟有“卷餅”是這片紅海中的一片藍海,于是決定開“宇宙卷餅”店。開店前期,對食品的口味做了測試,在朋友的建議下,把最初設想的西式卷餅改成了中式卷餅。
“無備”則是創始人劉晴對餐飲業的不了解,也沒有想過要把卷餅店做成終身職業。正是準備不足,所以開店之初進貨方式、成本核算方式都錯誤的。在開業半年左右的時候,宇宙卷餅店在經營模式方面做了重大調整個。宇宙卷餅2014年的第一個店只是一個大排檔,運營成本較低,所以即使存在著對餐飲業的不了解,但依舊穩賺。
抓住外賣平臺崛起之機
劉晴認為,核心產品和口味基本由廚師控制,在這個系統里,你只能扮演推廣和運營的角色。2013年劉晴分析市場時,她發現“餓了嗎”外賣平臺給人帶來極大便利。本身在互聯網做產品經理的劉晴,認為外賣平臺將會集中爆發,于是她決定搶占先機。店開業之后,百度外賣、糯米外賣等相繼推出,宇宙卷餅借勢推廣自己,于是迅速打響了知名度。劉晴還學習小米的搶購模式,連續10天每天100個肘子免費卷,12點免費開搶。劉晴說:“縱然餐飲是傳統行業,但是要有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洞察力,并且要擅于利用互聯網平臺?!?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4/02/cysk201609cysk20160919-1-l.jpg" style="">
一直在研發的卷餅
宇宙卷餅2014年第一家店開業,至今兩年半的時間,已經有4家分店。但是讓創始人劉晴滿意的明星產品,卻只有一個“飄香肘子卷餅”。宇宙卷餅三個月換一次新品,只要銷量下滑就換掉。兩年下來,除了“飄香肘子卷餅”留在菜單上,其他幾乎都換掉了?!帮h香肘子卷餅”是2014年4月份推出。當時,店里研發新品,河北籍廚師推薦家鄉的用肘子上的碎肉做的卷餅。就是把緊貼著骨頭的肉,用刀刮下來,做成卷餅。廚師做的新品,大家一致贊好,但是肉太碎,不適合做卷餅,于是改成用肘子肉。當然最重要的是秘料,已經記不住研發多長時間了,劉晴說每天下午都在燉肉。為了讓肘子口感更好,托盤也是換成了篩孔式托盤。這樣,一方面讓肘子自然降溫,另一方面汁液可順著針眼流出。最初擔心價格高于其他產品,銷量會低,沒想到成了最好賣的產品。
“責難”背后是改良
創始人劉晴說,開店之后自己最大的改變就是變成了“潑婦”。這種“潑”是一種由己及人的“苛刻”要求。開店之初,始料不及的是來自顧客的各種謾罵。最初接受不了這種表達方式,但是自我反省之后覺得還是菜品有問題,顧客才會動怒。所以,分析每一次責難的根源并加以改進。現在,劉晴甚至“苛刻”到每個尖椒都要長短一致,不能有洞。因為,如果彎了,口感度會降低。供應商常說,如果宇宙卷餅店滿意了,那所有客戶都能滿意。這種“苛刻”要求體現在店里的每個細節,粥品由店里自己熬煮、酸梅湯選擇和中藥廠合作等等,精益求精到每道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