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琦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前景淺析
王思琦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在“十三五”規劃對光伏產業大力扶持背景下,本文從光伏產業簡介、產業結構、產業特點及發展趨勢這三方面分析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
光伏產業 成長期 2020年 前景廣闊
2014年光伏產業經歷了“寒冬”之年,一批中小企業倒閉重組,至此光伏產業開始回暖,在全球光伏市場問鼎數個第一。隨著經濟回暖,光伏制造向光伏智造轉變,光伏企業平均利潤上漲,媒體也紛紛宣稱2016年將掀起光伏發展的高潮,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值得探究。
光伏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簡稱,它是一種新能源。把應用硅材料和光伏效應實現光電轉換產業稱之為“光伏產業”。我國在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將大力發展光伏產業作為國家中長期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十三五”規劃開局迎來了我國能源轉型的啟動期,也是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市場結構通常是指對行業能產生戰略性影響的市場組織特征,光伏產業具體圍繞“一個中心,五個基本點”的邏輯展開,其中平價上網是光伏產業穩固發展的根基,五個基本影響因素中,需求擴大、政策支持和資本涌入成為光伏產業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光伏產業的需求增長
據能源消費結構研究,我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大幅下降,石油占比有所下降,天然氣占比較為穩定。由于光伏發電在儲能、投資飽和度、建設地要求、建筑面積、環境友好度、安全性、碳排放量這七個方面都具備很大優勢, 這一下降空間很大幅度將被光伏能源所替代。
其次,新能源汽車用電能取代傳統燃料能源將擴大對光伏發電市場需求。2016年8月1日,《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成為新能源汽車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國家。
(二)光伏產業的主要政策支持
2011年8月,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家俱樂部和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共同主持完成《中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路線圖》發布,這將為制定和出臺相關政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2014年我國工信部發表聲明,對于那些不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光伏企業及項目,其產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稅、國內應用扶持等政策支持。這幫助市場優勝劣汰,引領光伏行業走上健康發展道路。2015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出臺并指出:加大發展中東部及南方地區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
(三)光伏產業的資本流動
進入光伏產業資本主要分為民間資本和政府補貼。大量民間資本和高額財政補貼涌入光伏產業,會使企業較好獲得財務上的支持,可以通過購買新的設備或是研發新的技術,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實現光伏產業繁榮發展。2014年政府開始降低補貼力度,發放速度減緩,資金缺口加大,加之光伏企業產品建設周期長,投資回報預期不確定,銀行嚴格控制光伏項目的貸款發放,中小型光伏企業面臨資金困境。
產業的生命周期一般劃分為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國光伏產業經歷了幼稚期,已邁入成長期,成長階段可以再細分為初步成長和高速成長期。
我國光伏產業自2014年至2020年都將處于初步成長期,此階段度電成本下降、資本市場開始瞄準光伏產業、政府減弱補貼力度,內部環境優化,但由于未能實現平價上網,因此盈利仍主要依靠財政補貼。預計在2020年前后,隨著發電側平價上網的實現、分布式光伏不斷普及、蓄電儲能技術的成熟以及能源互聯網和能源金融的蓬勃發展,我國光伏產業會進入高速成長期。
光伏產業可以根據產業鏈可分為中上游及下游兩大環節來分析各環節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第一環節為產業鏈中上游包括多晶硅、電池及光伏組件制造;第二環節為產業鏈下游,主要是光伏應用(發電)。
(一)第一環節行業特點及發展趨勢:
第一環節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行業進入壁壘小,目前呈現出高端產能不足整體產能過剩的格局,行業利潤率低。
2016年7月8日,中國推出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其成為動力能源存儲的一大革命性突破。石墨烯蓄電儲能性能佳,未來極有可能替代硅,這表明中上游產業鏈晶硅電池及組件市場會逐步沒落。中游的控制區和逆變器制造是目前最有市場前景的,因為當前分布式發電規模較小,集中式發電就必須面臨上網,并且行業集中度很高(華為和陽光電源占比70%),行業內部穩定,利潤有保證。
(二)第二環節行業特點及發展趨勢:
第二環節為資本密集型產業,行業進入壁壘大,是一個系統性集成建設,建設周期較第一環節時間長、規模大,涉及產品和服務較復雜,盈利點多元且后期維持運營成本幾乎為零,對政策依賴度強,回報周期較長。
光伏應用主要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兩種發展方向,我國光能源地域分布不均,西北是光伏大省,裝機量逐年累增,高壓電網持續建設,前景光明。近期“光伏扶貧”計劃在農村農業應用上的推廣加大,分布式光伏產業發展空間更具增長潛力。預計在2020年,光伏發電技術成熟,發電側實現平價上網,資金(補貼)基本到位,產業鏈下游的電站建設也會迎來高潮。
太陽能作為新能源獨具優勢,必將成為替代傳統能源的主要部分。隨著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會穩健上漲,屆時“十三五”規劃中大批電站基本建成并開始投入使用,高壓電網基本覆蓋全國,發電側電價實現平價上網,分布式發電普及率大幅提升,光伏產業補貼逐步到位,自然會轉入高速成長期在未來占領巨大市場。
王思琦(1993-10),女,漢族,河南省平頂山市,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學院,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1] 劉楊.2016年光伏產業發展勢頭不減 企業盈利情況好轉 中國證券報,2016.01.22
[2]2016年中國光伏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預測 中國產業信息網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