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青
小舞臺 大世界
——淺談故事表演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文 楊青
自信心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一種重要的品質,也是一種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有了自信心,幼兒才能積極快樂地投入于一切活動之中;有了自信心,才能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品質,進而發展其各方面的能力。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孩子喜歡聽故事,更喜歡去表演故事。本文試圖利用故事表演活動,搭建孩子表演的舞臺,從而鍛煉孩子表述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孩子樂于表現和創造的能力,以更好地增強其自信心。
選擇環境興趣個別指導賞識評價
《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幼兒才能積極快樂地投入一切活動之中;有了自信心,才能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品質,發展各方面的能力。本文試圖利用故事表演活動,搭建孩子表演的舞臺,從而鍛煉孩子表述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孩子樂于表現和創造的能力,以更好地增強其自信心。
在故事表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首先需要激起他們對故事的興趣并調動他們參加表演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我們做好選擇,選擇好故事,選擇好道具。
1.故事的選擇,是提供舞臺表演的基礎。本人對于故事的選擇,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1)貼近生活的故事。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類故事短小精悍,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淺顯的道理。如:《三只蝴蝶》《拔蘿卜》等等。(2)動物類的故事。孩子們喜歡動物,對動物有天生的喜好,可愛的小貓、忠善的小狗、憨憨的小豬、美麗的小鹿等等,這些動物形象已經深深扎根在幼兒心間,如:《三只小豬》《狼和小羊》等等。(3)歷史神話類的故事:歷史神話類故事,反映的是具有時代背景的事件。玄幻神話的特殊性,在于孩子不能接觸到,因而表現出一種神秘、神奇,對孩子有極強的吸引力,會讓孩子深深地著迷,比如《司馬光砸缸》《精衛填海》等,最經久不衰的要數《西游記》了,那鮮明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形象,讓孩子們不由自主地去模仿、表演!
2.道具的選擇,保證舞臺表演的進行。(1)提供成品道具。在故事講完后,直接提供成品道具,孩子們直接佩戴。而且買來的成品道具,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易損壞。(2)提供半成品道具。當孩子對表演缺乏動力時,老師可提供一些半成品,一邊修整道具,一邊可進行故事表演。如在表演孫悟空時,教師只是提供了報紙卷起來的棒子,后來孩子們就想到大小紙棒相套的辦法,讓金箍棒變得具有伸縮性,更加符合故事中金箍棒的特性,孩子們都想去體驗金箍棒變長變短的神奇,從而更加樂意參加到故事表演中來。
《指南》指出:“應為幼兒創造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在表演中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及豐富多樣的舞臺環境,會讓孩子們更樂于參與到故事表演中來。
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在表演故事時,教師努力創設交往交流的語言環境,注意幼兒間的搭配搭檔,通過強弱配組配對的搭配形式,帶動語言表述、表演,發展幼兒的言語組織能力、交往能力和表演能力。
豐富多樣的舞臺環境:相關的故事,配套出故事場景,也就是在情境之中,增強孩子的表演欲望。比如,在表演《小兔子乖乖》時,教師除了故事中的頭飾、道具之外,還布置出了舞臺場景,制作了一棵綠綠的大樹,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擺放于舞臺之上,孩子們便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表演得也就更加生動有趣了。
《指南》指出:“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并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故事表演的本質是讓孩子快樂,故事表演的過程是讓孩子表達對故事的理解,是孩子對故事情感釋放這樣的一個過程。幼兒只有感興趣,這樣的學習才更有效,更能滿足自身的需求。

在故事表演中,音樂、真品的應用不但能夠調動幼兒興趣,更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來點圖卡:在表演時,孩子們會出現忘記情節的情況,老師又不能隨意去打擾孩子的表演,這時候,老師出示故事中的小圖卡作為提醒就是個好辦法,跟著圖卡孩子們可以順溜地表演完整個故事。圖卡的運用,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
來點音樂:老師可以選擇和故事相匹配的音樂,激發孩子的表演興趣。如不開心時播放傷感一點的音樂,開心時播放活潑明快的音樂。這樣更利于孩子融入故事之中,激發其表演興趣。
來點真品:在故事《喜羊羊》中,老師除了帶來了灰太狼頭飾和小羊們的頭飾之外,還帶來了一口生活中的平底鍋(紅太狼使用),孩子們很快就投入故事之中了。
有位教育家說過:“賞識帶來愉快,愉快導致興趣,興趣帶來干勁,干勁帶來成就,成就帶來自信,自信帶來更大的成就。”幼兒園需要對孩子進行賞識評價,賞識評價是培養孩子自信心重要的一個方面,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不斷賞識評價,主要目的就是能讓孩子得到一種自我滿足感,即自尊和信心。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小,沒有自我賞識評價的能力,因而對自我的認識和肯定,需要由成人的賞識和評價來進行,成人的賞識評價對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老師的語言表揚,老師的動作鼓勵,都會對孩子產生重大的積極作用。在孩子進行故事表演時,老師的賞識評價,對孩子有著激勵的作用。
1.言語表揚:它包括語氣、語調,所有非言語的聲音,甚至教師的一聲咳嗽也能表達某種暗示。在故事表演時,老師運用言語去激勵孩子,將“加油!”“你真棒!”“你表演得真好”等等話語送給孩子,無須吝嗇對孩子的賞識。
2.動作鼓勵:即要通過身體各部分的動作來表示自己的鼓勵和支持。在故事表演中,教師的視線可以成為激勵的武器。對于表現出色的孩子,送上贊賞的眼神;對于需要提醒的孩子,送上你提示的眼神。老師更可以傾向于走近孩子的身邊,利用拍拍肩、摸摸頭等動作表示出對孩子無聲的賞識或激勵。
通過故事表演活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堅持進行有效的教育活動。尤其是自信心不強的孩子,對他們更是需要長期跟蹤,進行細致的教育,從而一點一點地增強自信心。“成功的人必自信”!讓我們為了孩子營造一個自信的舞臺,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使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龍池實驗幼兒園)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1997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
[3]《愛滿天下的陶行知》群言出版社2000年10月
[4]張虹《幼兒教育》浙江教育報刊社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