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悅
在幼兒借形想象活動中教師觀察與支持策略的研究
文 吳悅
雖然孩子的作品還比較稚嫩,可能根本看不出來孩子到底畫的是什么,但是教師應該用詢問和探討的方式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孩子進行創作時,教師應當適時地表揚孩子,贊賞孩子的作品,讓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他們的自豪感、成功感,以及再探索、再創造的欲望,進一步萌發幼兒對借形想象的興趣。
借形想象想象力

借形想象是兒童美術的一個新概念,主要著重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即讓學生借用不規則的形狀或無意識的色塊,然后根據這些形狀或色塊作多方面多角度的形象隨想,并把它表現出來。大自然是偉大的,它把我們身邊的各種事物創造出不同的形狀不同的色彩,教師要學會抓住機會,合理運用這些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神奇,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在活動中,我們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主題背景下的教學實踐活動。
“大自然”無處不在,不一定非要到室外去尋找,我們的身邊亦可以找出大自然的精彩。例如大班美術活動《四季的色彩》,就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生成的。孩子們喜歡玩水粉游戲。在一次活動中幾位小朋友不小心把水粉顏料弄反了,利用這個機會,教師鼓勵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象創造出一幅關于四季動物的作品。結果發現,孩子們利用這些混合在一起的顏色色塊創作出了千奇百怪的動物,可能有人會說:“這哪是狗,這哪是鹿,一點都不像嘛!”不像又怎么樣,豐富多彩的想象力正是孩子們最寶貴的財富。教師應當適時表揚孩子,激起他們再探索、再創造的欲望,進一步萌發幼兒對借形想象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發展水平總是存在著差異,個性興趣又有所不同,有的幼兒造型能力強,有的色彩感強,有的動作大膽潑辣,大刀闊斧,有的動作精細優美流暢。教師必須了解以上的因素,為幼兒提供不同性質的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現方法,允許幼兒有自主選擇自己偏愛的表現方法的機會。
例如在每天區域活動,孩子們都喜歡在益智區里玩七巧板,有的孩子能拼出各種復雜的圖形,想象力極其豐富,每次拼出些什么,都會很興奮地喊老師來參觀。而有些孩子則什么都拼不出來,看到其他孩子興高采烈的樣子,也就越發的自卑。對于這些發展能力較差的孩子,教師要有意識地準備些比較容易想象和拼接的材料供他們選擇,在他們無從下手的時候更可以給予適當的提示,讓他們能根據這個提示進行想象,比如可以先拼出一個鳥頭的樣子,然后進行啟發式的提問,你覺得它像什么呢?你覺得怎么樣好看?結果教師就會發現,孩子們不一定會拼出一只小鳥,有可能是一只孔雀,也有可能是其他更為復雜的圖形。
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進行分類培養,使每個幼兒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體現自身的價值。
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象不是憑空產生的,想象所需要的材料都來自于生活,來自于人的經驗。提供豐富多樣的工具材料,是為適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滿足幼兒不斷探索發現的需要,是必要的物質條件。借形想象不僅僅局限在畫上,撕紙、色塊顏料、廢舊的紙盒、蔬菜、水果乃至于孩子畫錯的一筆都是能為孩子打開思路,激發進行借形想象的材料。
例如中班幼兒的《有趣的名字》,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想象,把看似普通的名字變成了一朵美麗的畫,在這次有趣的活動中,孩子們的想象力被充分地激發了出來,創作靈感也被激活,孩子們充分地感受著借形想象所帶來的樂趣。大班的《創意手工襪子變變變》也是一次典型的借形想象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讓幼兒自己先隨意把一只襪子填充進棉花,然后再根據這個形狀進行想象,創作出自己的作品。教師在活動中適當進行提示,比如提示幼兒:“上看看,下看看,反過來再看看,到底像什么呢?”如此一來,孩子們的思路就被打開了,隨著自己的想象,開始帶勁地制作起來。等孩子們制作完成后,這一只只普普通通的襪子也就變成了老鼠、恐龍、小兔等等有趣的造型。
幼兒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教師應當做的就是想方設法激發幼兒濃厚的興趣,使幼兒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
在活動中,教師要細心地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鼓勵。當孩子們遇到困惑和難題時,要及時給予指導。例如在我們班級里,有個別孩子的膽子比較小,平時其他孩子在積極游戲時,他們總是縮在一邊,看著其他小朋友玩,每次喊他們參與其中,總是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在一次借形想象的創作畫的活動中,他們又開始對著紙發呆了,其他小朋友都快畫完了,他們還是無動于衷,教師對他們進行鼓勵:“你看小朋友都在畫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個特別能干的小畫家,找一找哪里有小動物或小朋友,幫他添畫上眼睛鼻子嘴巴,再幫小動物加上漂亮的花紋。”孩子在老師的鼓勵下,終于動起了畫筆,在他畫畫的途中,教師又不失時機地對他進行鼓勵。果然,在老師的鼓勵下,他畫得非常好。對此,教師及時給予了表揚和鼓勵,孩子們也紛紛鼓掌向他表示祝賀。經過了這次事件,這個孩子明顯開朗了不少,自信心也變足了。
對孩子作品進行評價是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孩子們往往對老師的評價都非常在意,所以在給孩子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評價的尺度,不要妄下結論,要多問孩子,了解孩子的構思,注重孩子的想象過程,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要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用朋友的角度與孩子進行交流,用朋友的語氣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評價。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表揚,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都有閃光點。作為教師,就要挖掘出那些閃光點,重點表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用建議的口吻進行引導,而不是命令。在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注意面向全體,給每個幼兒機會,使孩子的想象、創造力都得到展現,體驗成功的樂趣。
這里有個例子,我們班上的一個孩子畫畫能力較弱,每次交上來的作品都是一團糟,看不出來畫的是什么。在一次自主創作中,他又交了一幅我根本無法看懂的畫上來,這次我耐著性子問他畫的是什么。結果他的答案令我驚訝,原來這幅看似亂七八糟的畫里面,有他這么多的想法,我不禁對我以往的做法感到汗顏。因為自己的不理解,差點抹殺了孩子的想象和創造力。所以,教師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要多看,多問,多聽,在作品中進入孩子的世界,尋找孩子的創意和想象。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進著進步,而且是知識化的源泉。”幼兒時期的想象迅速發展并最為活躍,在這一階段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尤為重要。借形想象對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具有很大的推進作用,教師要學會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將借形想象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翔。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賀家弄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