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瑩
拳拳赤子心 耿耿龍江情
——記黑龍江海外集團董事長李寶宇
杜金瑩

從最初只有十幾人、資產不過百萬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以房地產開發、文化傳媒、生物科技、國內外貿易、民爆器材生產與專賣為一體的擁有12家子公司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海外集團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著董事長李寶宇的智慧和汗水、承載著李寶宇的喜悅和自豪。“海納百川,外圓內方”,這是海外集團的企業精神,更是李寶宇經歷風風雨雨后,從不曾改變的人生信條。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企業家,李寶宇在為家鄉黑龍江經濟發展做貢獻的同時,依然不忘自己身上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自覺為黨擔責、為民分憂,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實現個人價值融入到建設家鄉,服務黨和人民的事業之中。
1990年,36歲的李寶宇被任命為黑龍江省工商貿易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這是一家較大的國有綜合性進出口企業,因連年虧損,負債累累,瀕臨破產。接手管理這個爛攤子,身邊的人都為李寶宇捏了一把汗。
在周圍的質疑聲中,李寶宇離開省委機關到企業走馬上任了。在他的積極爭取和努力下,黑龍江省工商貿易進出口公司與前蘇聯頗富實力的雅庫特金剛石礦科學聯合公司結成了貿易伙伴,簽訂了黑龍江省對俄(前蘇聯)貿易的第一筆現匯合同,打通了中俄現匯貿易的渠道。1991年4月,李寶宇在全蘇金剛石聯合體舉行的國際現匯貿易展銷會上,擊敗了包括英、美等12個國家的客商,拿下了數百萬美元的現匯合同,占了整個展銷會交易額度的一大半。
一年的時間,李寶宇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黑龍江省工商貿易進出口公司由虧損轉為盈利額超過1000萬元,創匯達到500多萬美元,比公司前5年創匯總和高出近20倍,公司被晉升為國家大型二級外貿企業。然而,李寶宇所進行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必然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讓他成為那些人的“眼中釘”。1992年,李寶宇被人誣告遭到審查直至被免職。但清者自清,三年后的1995年,李寶宇的業績終于被有關部門重新肯定。
風雨的吹打,并沒有讓李寶宇退縮,相反,他選擇繼續在商海中迎風搏擊,實業報國。1996年,李寶宇創辦了民營企業黑龍江海外集團。這一次,李寶宇的腳步顯得更加堅定而執著。
在李寶宇的悉心經營下,海外集團發展迅速,其產值、效益、納稅額每年都有大幅提升,在黑龍江省民營經濟中的影響與日俱增。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一大批國有老廠走向破產邊緣,急需新生資本參與改制重組,李寶宇瞄準這一機遇,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果斷決策。從1998年開始,海外集團先后改制重組了哈爾濱樂器廠、七臺河三利化工廠、七臺河民用爆破器材專賣公司、木蘭縣化工廠、方正縣民用爆破器材專賣公司、勃利縣民用爆破器材專賣公司等7家國有和集體企業,共安置下崗和再就業職工1200余人,盤活國有資產3億多元,不僅為政府分了憂,替企業解了難,使職工受益,海外集團自身也得到發展壯大,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些重組企業在李寶宇的帶領下,企業產值、效益、納稅逐年大幅提高。以七臺河海外化工為例,2001年企業被重組時,年產炸藥不到1800噸,重組后產量逐年增長,到2014年年產已達20000多噸,十幾年來實現產值20多億元,不僅有效提高了企業員工收入,更是累計上交稅金2.5億元,顯示出李寶宇所帶領的海外集團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為適應國內民爆行業發展新形勢的需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各企業都在加快整合步伐,有很多企業找上門來,提出非常優厚的條件想與李寶宇的海外集團合作。作為海外集團的掌舵人,李寶宇完全可以順勢而為,把企業賣掉,拿到一筆可觀的錢。但是李寶宇沒有這樣做,他沒有考慮自己的個人利益得失,因為他熱愛這個企業、熱愛與他朝夕相處、同舟共濟的企業員工。他像呵護自己孩子一樣呵護著企業的成長,希望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好,企業職工的收入越來越高,海外集團寄托著他的實業報國夢,也承載著他的悠悠桑梓情。
2015年,李寶宇積極響應黨和政府關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號召,經過縝密的考察與慎重的思考,又做出了自己創業路上的一個重大決定。海外集團與擁有資本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的大型央企葛洲壩易普力公司進行了股份重組,他以參股的方式與易普力公司進行整合,自己沒拿一分錢。至此,李寶宇從而立到花甲這一路走來,創業之路完成了從國企到民企、又從民企到國企的輪回。這一路上,不曾改變的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為名、不為利,一心一意謀發展、真抓實干創佳績的赤子之心和對黨的事業、對家鄉建設的一份真摯情懷。
李寶宇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海外集團既保留了國有企業堅持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堅持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等優良傳統,又結合民營企業機制靈活、高效快捷等特點,走出了一條具有海外特色的發展道路。在海外集團,處處閃耀著的是黨旗的光芒,處處感受到的是黨組織的溫暖,處處體驗到的是黨員的情懷。
1996年,在海外集團組建之初,李寶宇就特別注重在抓企業發展的同時,傾力做好企業黨建工作,因為他深深認識到,抓好民營企業黨的建設,對于企業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集團內部,要求干部職工做到的,李寶宇要求集團領導首先要做到。班子成員集體向全集團干部職工公開做出三項承諾:一是嚴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堅持黨性原則,做到團結、勤政、務實的領導集體,積極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二是廉潔奉公,嚴于律己,不謀取私利;三是時刻牢記“兩個務必”,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李寶宇將這些承諾公布出來,接受集團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監督。
在李寶宇的帶領下,海外集團黨委牢牢把握住發展這個主題,圍繞企業發展主線、目標、改革發展的難點、熱點問題和不同階段的不同任務開展工作,不斷創新實踐,使集團黨建工作成為企業經營運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兼并國有企業的過程中,李寶宇和集團黨委一班人對兼并的企業沒有撒手不管,而是更加注重發揮黨組織作用,從建章立制入手,結合企業實際,將集團黨委的工作規程、黨員的職責與義務、工作目標等事項公開化、透明化、制度化,使各項工作責任到人、有章可循、有據可查、有人監督,切實加強企業黨的組織建設。李寶宇常說:“企業改制后,被兼并企業的富余人員、行政機構都可做精簡,但是黨組織不能精簡,而要加強。”在兼并七臺河三利化工廠時,企業行政科室及富余人員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精簡、充實到一線,但對工廠的黨、政、工、青組織未作任何精簡,而是充實了力量,讓企業員工們深深感到,體制變了,但黨組織的凝聚力沒有變,黨聯系群眾的作風沒有變,黨員模范帶頭的作用沒有變。
20年光陰荏苒。做企業的黨建工作,李寶宇一步步走得很扎實。經過認真細致和規范有序的工作,海外集團黨員隊伍不斷壯大,集團黨組織建制也由黨總支晉為黨委,直屬于省直機關工委。李寶宇這個黨委書記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海外集團員工的冷暖,時刻被他記在心上,他既是大家的領路人和當家人,也是大家的同路人和貼心人。
海外集團兼并木蘭縣化工廠后,主動出資為木蘭縣修筑了一段通鄉公路。一個企業在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能掏出腰包給當地村民修路,李寶宇的這個舉動大大拉近了海外集團與當地老百姓的距離。一位村民回憶說,“李書記經常到我們這里來,和我們聊聊家常,說說知心話”“和他在一起,我們一點也不拘束,他不像是個大老板,而更像是一位老黨員、老大哥。”
2004年寒冬,李寶宇帶著集團工作人員到海外集團開發的哈爾濱江北房地產工地檢查工作,發現在一個沒有任何取暖設施的簡易工棚內還有40多位工人。經過與工人攀談,才知道他們是在等施工單位的工錢。李寶宇心里清楚,海外集團應付的工錢早就已經給施工單位了。工作人員找到施工單位的人了解后才得知,工人的工資已經被挪用了。得知這一情況,李寶宇二話沒說,當即指示借給施工單位幾十萬元,給工人兄弟們發工資。就這樣,40多位工人的工資問題當場解決。激動得不知道說什么才好的工人們,只是一個勁兒地重復一句話,“遇上好人了。”
的確,在海外集團工作的員工,都會有“遇上好人了”這種感慨。在不斷加大投資規模、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海外集團每年都為員工漲工資,使集團工資水平遠遠高于省內同行業平均水平。在努力提高員工收入和福利、解決員工后顧之憂的同時,海外集團的管理處處體現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小到福利發放、生日祝福、度假旅游,大到婚喪嫁娶、員工成長,處處都凝結著李寶宇這個當家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關愛和牽掛。而這份關愛和牽掛,不斷滋潤著企業員工的心田,增加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企業的凝聚力,讓他們把聰明才智不遺余力地奉獻給了海外集團,海外集團的發展之路也越走越順。
李寶宇獲得的榮譽不少。他身兼中國爆破器材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省參事咨詢協會、省中小企業協會、省勞模協會、黑龍江海外聯誼會副會長;省第二屆爆破器材行業協會理事長;黑龍江大學法學院、哲學院兼職教授。他還曾榮獲黑龍江省及全國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光彩企業家”、哈爾濱市“優秀企業家”等諸多榮譽稱號。
面對這些榮譽,李寶宇并沒有沾沾自喜。相反,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承擔起一個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如何更好地服務社會、回饋社會。
在先后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累計折合人民幣三千余萬元之外,李寶宇又選擇了從保護和傳承龍江文化的角度,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據文化部藝術司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有兩百多家藝術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大城市及東部發達地區,全國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沒有省級美術館。這些實實在在的統計數據,證明了我國在藝術場館以及藝術氛圍方面的欠缺和不足。李寶宇意識到,打造一個弘揚龍江文化和藝術的場館和平臺,刻不容緩!
2012年,海外藝術館建立。2014年,集團出資在北京世紀壇舉辦了“春華秋實”歐陽中石師生作品回顧展,并將展出的所有作品整體運至黑龍江,在海外藝術館收藏陳列。隨著藏品越來越多,2015年,海外集團斥資將原有的藝術館全部拆除,重新打造一個擁有更高品質、更具文化內涵的藝術展覽館和瓷器館,用于展示最具有黑龍江代表性和文化價值的藝術精品,并免費對外開放。從這些收藏品中,能夠看到李寶宇作為一個有見識的企業家的文化自覺,能夠看到他對文化投資的認識高度和對中華文化傳承的歷史責任。
搭建一個以收藏、展覽為主的文化平臺,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又往往看不到立竿見影的回報,容易給人“賠本賺吆喝”的印象。但是從李寶宇堅定的言行中,能感覺到他想為黑龍江文化傳承做點實事的決心。2015年,海外集團出資在黑龍江電視臺推出龍江書畫藝術類專業欄目《書畫龍江》和大型專業公益書畫教學類活動“書畫龍江大講堂”,在報紙推出藝術專版100多期,宣傳介紹龍江書畫名家。同時,海外藝術館注重對新生代書畫家作品的展示,發掘更多青年書畫家,力求在書畫圈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更多人走進藝術館,認識書畫、了解書畫、愛上書畫,共同弘揚和推動黑龍江文化藝術的發展。
李寶宇以實業報國,致富不忘回報社會,勇于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他向社會捐助一擲千金,可自己的生活卻相當簡樸。李寶宇沒有不良嗜好,從沒去過娛樂場所;穿的是很普通的西服,抽的是普通的香煙,很多衣服都穿得褪了色,但還舍不得扔。李寶宇對自己是那樣的吝嗇,但對黨、對家鄉卻付出著無私的愛。或許是因為在事業上傾注了太多心血,虧欠家里太多,李寶宇也曾想過隱退,用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但是,在個人幸福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之間,李寶宇最終選擇了后者,放棄了隱退的想法,繼續扎根黑龍江,為家鄉的發展建設發光發熱,用他的智慧和心血,以拳拳赤子情懷書寫著自己對家鄉愛與奉獻的絢麗篇章。
責任編輯/楊松yangso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