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隆達

十年前,我在國內一所普通高中(溫州市第二十二中)讀高三,姐姐的一個提議讓我踏上留學路。我先到非洲肯尼亞讀了一年的國際高中,然后申請到美國一所普通的文理學院,在那里我用了兩年時間成功轉學到美國名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畢業后,我獲得美國上市公司的全職工作,隨后又轉到洛杉磯的一家中資企業。工作之余,我參與“羅藤-夢想導師”的在線教育項目,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經歷,幫助更多留學生在海外實現更好的發展。
在國內高考,頂多能上二本
我的童年在浙江溫州度過,父母帶著比我大兩歲的姐姐去肯尼亞發展事業,年幼的我留在國內,和親戚住在一起。我讀初中時,姐姐回國讀書,英語的流利程度讓我非常羨慕。在我高三寒假快結束時,姐姐突然提出一起出國留學的想法,于是,我糊里糊涂地踏上了留學路。根據我當時的成績,能考上國內二本大學就謝天謝地了。在完全不知道會面臨什么困難的情況下,我放下高三的課程,去上海學習托福。補習班結束,我第一次托福只拿了30分。為了盡快提高英語,我和姐姐去了肯尼亞的一個私立英制國際高中——布拉博學院,在那里上了一年課程。
由于布拉博學院離家比較遠,只能選擇住校。1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中,只有我們姐弟倆來自中國。可憐的英語口語和聽力,讓我和同學無法溝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提升英語。于是我幾乎每天都在堅持背單詞、練聽力、寫作、閱讀。用了半年時間,我的第二次托福成績從30分提升到70分以上,具備了申請美國大學的基礎。
感謝布拉博學院的英語老師耐心教我準備申請材料。我申請的是美國一個不知名的文理學院——位于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College)。申請這個學院,原因很簡單,因為肯尼亞一位華人家的孩子就在那里上學,也就是我后來的學姐。這是我申請的唯一一所學校。很幸運,我被錄取了。當時我沒有SAT(美國高中生進入美國大學的標準入學考試)成績,也沒有國內的高中成績單,只提交了布拉博學院的成績單、托福和個人陳述。
在美國,大學轉學并不難
哥倫比亞學院是美國中西部一個私立的四年制文理學院,在美國的USNEWS(《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雜志每年都會公布大學排名)上甚至沒有排名,學費比很多私立學校便宜很多,大概一年2萬多美金(包括住宿和每日三餐伙食費)。整個學校只有1000多名學生。
在哥倫比亞學院,我又找到新榜樣——之前提到的我的學姐。學姐成績比較好,她對學業很有規劃,只是把哥倫比亞學院作為一個轉學跳板。當時我對轉學還沒有概念,感覺自己能在一年時間成功進入美國大學已經非常幸運,并不指望能進入更好的大學。但受學姐影響,我也開始默默計劃如何轉學。大一暑假,我放棄了回國旅游的計劃,準備第三次沖刺托福。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順利拿到93分。我在哥倫比亞學院的第二年,我的GPA(平均成績點數,一般最高分為4分)達到3.5以上,還拿到半獎獎學金,讓我非常意外和振奮。
在美國,轉學并不是很難,不管原來在什么學校,只要GPA和托福成績達標,文書足夠有特色,就可能成功轉到名校。我轉學的具體經過如下:2008年秋季入學,第一學期適應學院生活,融入美國社交圈,努力保持高GPA;2009年春季開學后,準備暑假的托福考試;2009年暑假,托福成績出來,準備申請轉學的材料;2009年秋,所有文案準備完畢,遞交2010年秋季的轉學申請(申請時的GPA是3.6,托福93);2010年春,陸續收到多所學校的Offer。最后我選擇了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充分利用學校資源
在美國大學讀書,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選對老師。因為美國大學的課程難度,完全是老師自己設計的。剛來美國的新生,選課之前一定要打聽清楚哪些老師是GPA殺手,盡量避免。有些課是無法避免的,比如學校規定必修的基礎課——英語寫作。幸運的是,大學里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比如writingcenter(寫作中心),免費給學生提供寫作輔導。美國校內有很多免費資源,都已包括在學費里了。如果數學課有困難,可以去mathcenter(數學中心)找人輔導。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對于GPA提升非常有幫助。有一次,經過和writingcenter老師的多次打磨,我的一篇文章還拿了學校的優秀寫作獎。當然,身邊的美國同學都是我的資源,我當時住在學校宿舍,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時就可以在宿舍里找到同班同學尋求學習上的幫助。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是一所排名不錯的公立大學(綜合排名前50)。麥迪遜是全美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也是最漂亮的城市之一。搬到麥迪遜,是我人生一個新的開始。我在這里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市場營銷。一開始以為自己成功轉學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可來了之后才發現這里的課程難度、同學的能力,都比原來的文理學院 高出好多。對于學習基礎不是那么好的我,想要輕輕松松畢業沒那么簡單。另外,我給自己立下新目標:找暑期實習,畢業之后到美國的大企業工作。
在美國,留學生找實習、找工作比較難,偏文科的市場營銷專業更是不易。在這方面,我很感激我的同專業同學Jenny,她是成績特別優秀的中國留學生(GPA4.0的學霸)。通過她,我了解到學校的就業中心提供很多服務,比如簡歷修改、模擬面試、職業招聘會等。我一步步地從無薪實習,到有薪實習,再到正式工作,通過不懈的堅持獲得了無價的成長和信心。
出國十年來,我慢慢學會了De?layedGratification,中文可譯為“先苦后甜”。也感謝身邊的榜樣,不論是我的姐姐、學姐還是我的同學Jenny,她們是我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幫我突破留學路上的重圍。▲
環球時報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