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
海峽兩岸醫療健康產業交流合作綜述精誠合作 合力捍衛民眾健康安全
過去幾年間,醫療健康市場成為大陸與臺灣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隨著大陸入世后逐步向臺資開放市場,兩岸間的多項經貿協定不斷推動臺資醫療機構在大陸的發展進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也讓兩岸的醫療健康產業面臨著同樣的挑戰,需要相關方面精誠合作、共尋出路。2015年,兩岸醫療健康產業交流合作持續發展,兩岸多地以高峰論壇、專家研討、高校互訪等多樣的方式,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兩岸醫療健康產業向前發展。
2015年9月10日,第二屆海峽兩岸養生養老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辦。本次高峰論壇由呂炳奎中醫藥國際發展促進會指導舉辦,中華中醫藥文化傳承工程委員會、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觀光產業發展協會等主辦,并由亞洲食品養生服務有限公司承辦,重點推薦產品為北京鄭氏潤慷國際生物醫藥研究院研發的“灸療液”。
論壇上,新中國中醫事業奠基人——呂炳奎先生弟子、中華中醫藥文化傳承工程委員會主席、國際健康養生協會中醫養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德民教授做了名為“中醫養生靈魂與精髓”的演講,介紹了中醫基本理論體系、治病核心、治病程序、辨病依據及辨病方法,并深入講解了中醫中的五臟一體觀和形神一體觀。
李德民說:“中醫治療的目的是延長壽命、減少痛苦,治療過程注重通過“扶正以祛邪”“理氣化瘀”從而強化自身,而不像西醫采用對抗性療法,注重消滅病菌但并不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養生養老產業是依托第一、第二和傳統的第三產業派生出來的特殊的綜合性產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養生產業已經成為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朝陽產業。大陸已加大對健康產業的投入,使健康產業成為兩岸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本次高峰論壇依托2015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為海峽兩岸養生養老產業專家學者開展交流研討、項目推介、對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互動平臺。
9月17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廣州市衛生局、臺灣中華海峽兩岸醫療暨健康產業發展協會聯合在臺北舉辦“新廣州·臺灣行——廣州健康醫療產業發展說明會”。這是廣州首次就推進醫療健康產業合作與發展在臺灣舉辦的說明會,臺灣60多位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共謀穗臺兩地健康醫療合作發展。
說明會上,大陸方面分別就廣州新型城市化發展、醫療服務現狀、醫療衛生政策、醫療健康服務和生物醫藥產業等方面的情況作了介紹;對即將在廣州舉辦的第四屆“穗臺醫療論壇”有關籌備情況作了說明,誠邀臺灣醫療健康、醫美照顧、生物制藥等業界人士赴穗參加。
臺灣中華海峽兩岸醫療暨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廖國棟代表與會的臺灣嘉賓表示,兩岸的眼光和前瞻性非常一致,臺灣已在6年前就將健康醫療和生物醫藥列為新型產業優先發展,穗臺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具有很大的空間和互補性,希望兩地的醫療部門和團體加強交流與合作,把臺灣先進的健康醫療產業推介到廣州,攜手創造更多、更好的醫療產業成果,在為廣州市民提供優質健康服務的同時,實現互利共贏。
“穗臺醫療論壇”是穗臺兩地加強醫療衛生領域交流的重要平臺和品牌。從2011年開始,迄今已舉辦三屆。每屆論壇都緊密結合兩岸醫療衛生發展趨勢,立足兩地醫療衛生領域人士交流與合作,關注兩地民眾健康福祉,對推進穗臺兩地醫療衛生事業的合作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5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和兩岸醫療人才教育交流會在福建泉州舉行。兩岸多家醫院負責人及醫學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兩岸醫療衛生交流與合作,深化兩岸在醫療技術交流、醫院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機會。
“臺灣醫院整體的服務管理水平高,具有一定優勢,值得大陸醫院學習和借鑒。”臺灣陽明大學醫務管理所教授唐高駿介紹,臺灣醫院競爭激烈,對患者有很高的服務精神。“通過兩岸的交流合作,希望這種服務精神能帶到大陸來。”
近年來,兩岸醫療健康領域交流合作頻繁,優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2015年1月底,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發起設立海峽兩岸醫療產業基金,初期資金規模5億美元,計劃5年內籌集50億美元,以專項資金投入兩岸醫療、生物科技、教育等產業領域。
泉州市第一醫院院長蘇智軍認為,臺灣醫院的管理經驗、醫保支付、技術服務等走在大陸前面,臺灣人的就醫和生活習慣與大陸很相似。他表示,通過引入臺灣先進的醫療管理經驗、醫療技術及全新醫療服務理念,對提升大陸醫療衛生、老年健保和醫院管理的水平,肯定有很大推動作用。
兩岸醫學界的深入合作繞不開醫療人才培養的合作,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說,“臺灣與大陸醫療教育的合作,可以進一步深入到產官學界”。

第四屆穗臺健康醫療論壇在廣州舉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12月9日會見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等一行。雙方就落實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及其相關管理辦法、兩岸食品藥品交流及宣導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兩岸觀光旅游及商務交流日益密切,為進一步保障兩岸民眾飲食及用藥的安全, 畢井泉表示,將支持兩岸進一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交流。
畢井泉強調,食品安全須靠政府與企業嚴格把關,《新食安法》要求企業對原料采購、加工生產、運輸銷售、產品召回等環節,實施可追溯管理,從廠長到作業員,從上游的農產品生產到下游的銷售渠道都要全力配合,做到控制風險,確保消費者吃的安全。
2015年12月17日,“2015兩岸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發工作組年度高層會議”在湖北武漢召開。會議總結了《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簽署五年來所開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總局吳湞副局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務院臺辦、湖北省政府以及總局港澳臺辦、食監三司、藥化注冊司、器械注冊司、中檢院,臺方代表共70余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