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張立賡
《孫中山臺灣足跡》珍藏畫冊舉行首發式
作者丨張立賡

紀斌同與會嘉賓一起為畫冊剪彩
2015年12月21日,應《孫中山臺灣足跡》籌備委員會、廣東人民出版社邀請,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出席了《孫中山臺灣足跡》珍藏畫冊首發式,并同與會嘉賓一起為畫冊剪彩。
紀斌在致辭中向孫中山先生表達了崇高的敬意。他說,中山先生畢生為追求祖國統一而奔波操勞,他提出三民主義,給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人民指引了前進的道路,臨終還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遺囑。2015年是孫中山逝世九十周年,我們要繼承中山先生的遺志,繼續為祖國統一而努力。紀斌對畫冊的出版表示祝賀。他表示,畫冊的出版讓兩岸人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山先生的愛國情懷。
《孫中山臺灣足跡》主編、香港崇正總會永遠名譽會長黎國威在致辭中說,孫中山先生發起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他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中國共產黨尊稱他是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國國民黨則尊崇他為永遠的總理。所以中山先生是兩岸共同的偉大先人。中山先生與臺灣有著密切聯系,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后,他曾3次赴臺,傳播民主自由思想,目的就是要把臺灣人民從日本殖民主義者手中解救出來。2015年是中山先生逝世九十周年,亦是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周年,我們舉辦《孫中山臺灣足跡》首發式,是希望兩岸人民要永遠記住革命先賢為祖國統一所付出的艱辛。
“臺灣文化創意館”項目在長沙簽約
2015年12月18日,由深圳臺商協會和湖南錦繡瀟湘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總投資約2.8億元人民幣的“臺灣文化創意館”項目在長沙簽約。當日,在由長沙市委、市政府等部門主辦的“2015長沙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共有包括“臺灣文化創意館”在內的15個項目簽約,協議金額達114億元。會上還發布了長沙市最新的文化產業政策和湘臺文化創意產業園等20個重點投資項目。
(傅煜)
臺灣《海峽評論》訪問團在全國臺聯與大陸專家學者座談
2015年12月14日,海峽評論雜志社訪問團(簡稱“海評團”)到訪全國臺聯,與在京臺研機構和高校中研究兩岸關系的部分專家學者就近期兩岸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座談。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黨組書記梁國揚、副會長紀斌出席座談會。座談會上,雜志社總編輯王曉波等《海峽評論》編委與大陸專家學者一道就兩岸領導人會晤的意義與影響、馬英九執政以來臺灣社情民意變化、臺灣“課綱”微調事件和2016 年5月后兩岸關系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
(陳炎林)
少數民族工作培訓班在泉開班
2015年12月1日至2日,由泉州市民宗局、泉州市臺聯聯合主辦的民族工作培訓班、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培訓班分別在泉州師院、刺桐酒店正式開班,活動范圍覆蓋高山族、回族、畬族等多個少數民族。泉州市臺聯會長陳嚴輝,市民宗局副局長蘭德志等出席開班儀式。陳嚴輝在民族工作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發表動員講話,分享自己作為高山族同胞享受少數民族優惠政策的切身體會,強調此次培訓班有助于系統了解大陸民族工作政策、維護少數民族同胞權益,更好地開展臺灣少數民族工作。
(王珊珊)
“兩岸同根 致力為公”文化交流活動在成都舉行
2015年12月18日,以“加強兩岸交流、服務‘一帶一路’、共謀華人福祉”為主題的第五屆“兩岸同根 致力為公”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在成都舉行。該活動旨在搭建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平臺,促進四川與臺灣交流合作。據悉,此次活動由致公黨四川省委、四川海外聯誼會、四川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等共同主辦?;顒映掷m到12月21日,包括經貿論壇、文化論壇、青年論壇、書畫論壇等多項內容。
(董小紅)
東北三省一區臺胞骨干暨臺聯專職干部培訓班在滬開班
2015年12月14日,東北三省一區臺胞骨干暨臺聯專職干部培訓班在上海復旦大學正式開班,來自東北三省一區的48名學員參加學習。復旦科技園進修學院院長沈永寶,黑龍江省臺辦、省臺聯黨組副書記衣光分別在開班式上致辭。沈永寶對學員們表示熱烈歡迎,并希望學員們帶著“以提升能力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的任務認真學習,力爭通過本次培訓有所收獲、有所提高。衣光代表全體學員表示,將分外珍惜此次學習機會,嚴格遵守培訓要求,通過專題培訓,從全局高度、歷史維度、思想深度等方面全方位促進臺聯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切實提高臺胞骨干和臺聯干部的工作能力。
(曲少林)
臺企新光投資30億進軍大陸養老業
2015年12月15日,臺灣新光集團在重慶宣布,將投資30億元人民幣打造新光集團在大陸首個養老休閑產業項目。此次進軍大陸,臺灣新光集團將與重慶當地摩根郡旅游開發公司在重慶江津四面山區域內開展養老產業、醫療養護中心、旅游和汽車主題酒店、文化創意產業、觀光農業等項目合作,總投資額達30億元人民幣。目前,雙方重點合作項目“津山云燕”養老項目已完成一期工程5萬平方米的建設。該項目位于大陸5A級重慶四面山景區,整體定位為生態養老養生社區。
(周文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