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 婦產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術中出血的療效分析
方勇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 婦產科河南 洛陽471000)
目的探討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行剖宮產術的70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方塊式縫合術止血治療,觀察組給予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比較兩組術中及術后止血量。結果觀察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止血效果較好,可有效控制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剖宮產;術中出血;子宮背帶式縫合術
剖宮產術中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一種產科并發癥,若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可對產婦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影響,嚴重時可造成產婦死亡[1]。因此,尋求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對剖宮產術中出血的產婦至關重要。有研究報道顯示,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可有效減少產婦術中出血量,且安全可靠[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出血,進一步研究其臨床療效,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行剖宮產術的70例產婦,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為(27.5±6.9)歲,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為(38.5±1.1)周。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所有產婦均有剖宮產指征。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兩組產婦在剖宮產期間均出現大出血,一般治療無效。觀察組給予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充分暴露子宮下段,在子宮切口相應位置的右側下緣3 cm處進針,從切口對側上緣3 cm處出針,在離子宮角3~4 cm處垂直將縫線經過相應位置轉入宮腔中,并橫向轉到患者子宮左側后壁,在右側相應位置有效出針,之后垂直經過子宮底的縫線進入到子宮前壁的正確位置,把兩根縫線準確收緊,并在縫合時向下和向內擠壓子宮。若無出血,及時把縫線收緊并打結,常規縫合子宮下段的橫形切口。對照組給予方塊式縫合術止血治療:將子宮從患者的腹腔中托出,充分暴露出血位置并入針治療,由于子宮壁有四層,采用貫穿縫合方式逐步縫合。無出血后對子宮切口進行縫合關閉。
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24 h陰道出血量。

觀察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在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可引起術中大出血,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止血,以保證產婦的安全[3]。臨床上常用治療方法的止血效果不明顯,因此探討一種高效、科學的止血方式是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出血量比較±s,ml)
有研究顯示,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可在子宮腔內形成相應的牽拉力,及時調整子宮收縮情況,有效降低子宮血流速度,利于有效控制術中、術后的出血量[4]。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的觀察組術中、術后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表明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可有效控制剖宮產術中出血,止血效果優于方塊式縫合術。分析其原因在于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能夠有效降低盆腔動脈壓,充分擠壓子宮平滑肌,還可間接擠壓子宮壁弓狀血管,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5]。常規的方塊式縫合術雖然可控制剖宮產術中出血量,但存在一定的潛在危險因素,產婦易再次發生出血。
綜上所述,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止血效果較好,可有效控制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宣永紅.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2):207-208.
[2]郭艷妮.改良式子宮背帶縫合在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7):214-215.
[3]殷曉萍.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應用研究[J].醫藥前沿,2015,5(31):207-208.
[4]王倫燕.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對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的治療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26(21):4942-4943.
[5]趙莉.對剖宮產術中出血患者實施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9):233-234.
R 719.8+2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062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