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高 陽 李 蘇
“80后”駐村書記在路上
——訪平頂山學院駐郟縣堂街鎮圈李莊村第一書記趙偉杰
本刊記者高陽李蘇
平頂山郟縣有個圈李莊村,該村面前一座山,三面都是河,在柏堂線公路通車和北汝河大橋建成以前,村民與外界的溝通主要靠牛拉和船渡,經濟非常落后。2015年8月,村里來了個年輕干部,他先了解情況、再走訪群眾,與村委干部商討發展規劃、多方聯系籌措資金支持……一年來,圈李莊村在他的帶領下“大興土木”,不甘落后、奮起直追的思想深入每一個村民的心。他就是平頂山學院駐郟縣堂街鎮圈李莊村第一書記趙偉杰
2016年8月11日,雖已立秋,但天氣依然酷熱難耐。記者一行剛駛入郟縣堂街鎮,便在橋頭看見了等候已久的郟縣堂街鎮圈李莊村第一書記趙偉杰。趙偉杰是個標準的“80后”,但言談舉止卻像一個“老干部”,問其原因,他半開玩笑說:“也許是這一年多來操心和鍛煉的結果吧?!钡拇_,圈李莊村的貧困不是一般的貧,村里沒有資源也沒有集體經濟,甚至沒有任何基礎設施,在這里開展工作,難度之大、困難之多不言而喻。當然,也非常鍛煉人。
趙偉杰在2015年8月派出駐村時,是平頂山學院學生處副處長,以前干過輔導員、院系副書記,一直從事團學工作。2015年省選派第二批駐村書記時,趙偉杰被選派到圈李莊村。2015年8月27日,趙偉杰帶著滿腔熱情來到縣鄉村三級政府報到,9月1日就住在了村子里。“雖然我以前沒有駐村經歷,但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就想著通過這個機會為養育我的黃土地和父老鄉親做點事情,記得高中時我還為我們村寫過發展規劃,沒想到現在真的可以圓夢了!”趙偉杰初到圈李莊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帶領村干部和村民大干一場,讓大家迅速致富,讓經濟快速發展。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駐村后,趙偉杰才發現事情遠比他自己想象的嚴重,圈李莊村的貧困堪稱“落后中的落后”。該村前面有座陰山,又稱白象山,三面被汝河圍繞,標準的Ω形地形。全村1422人,擁有土地1119畝,平均每人不到8分地。地少不說,土質還很差,由于是汝河常年沖積而成的河灘地,沙質土壤,只能種植花生和煙葉,并且種植成本還很高。由于地下一米是沙礫石,別的土地澆兩遍水就行了,而這里要澆四五遍;別的地方種煙葉一畝地60斤肥料就夠了,這里的施肥量是前者的三四倍?!耙驗槭巧迟|土,吸水性不好,澆過的地五六天就干了。不種地,也沒有別的致富門路,種吧,人力和財力成本實在是太高。”趙偉杰面對“先天不足”的圈李莊村,很是無奈。
圈李莊村的“先天不足”是村里貧困的重要原因。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殘”和留守兒童,面對這種境況,村干部們更是無精力、無財力對基礎設施進行修建?!罢f到圈李莊村的基礎設施,一句話總結就是基本什么都沒有。全村一共兩條水泥路,其余全是土路;村里沒有自來水,村民都是喝井水;村支部是幾間破舊平房,沒有圍墻,地面也沒有硬化,逢下雨天開會還要到村支書家;村小學只有光禿禿兩棟樓,地面是泥土地,衛生條件很差;沒有文化廣場,沒有有線電視,文娛設施更是無從談起……”記者與趙偉杰在村里邊走邊看邊聊,時不時還能看見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瓦房,并聽到從里面傳出村民的說話聲。
面對圈李莊村“先天不足,后天落后”的現狀,趙偉杰冷靜了下來,一改初到該村的計劃,把“穩扎穩打,先完善基礎設施”定為駐村工作的首要任務。

趙偉杰(右一)向本刊記者介紹村小學公廁修建情況
“別的村的基礎設施通過前幾年的扶貧已經建得差不多了,可能正在發展集體經濟,但我們村基礎設施基本還是零。現實條件不允許我們冒進,必須一步一步來,先把村里的基礎設施建好了,才能發展集體經濟和進行招商引資,毛主席也說過‘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嘛?!壁w偉杰這樣說。
近一年來,趙偉杰一直奔走在為圈李莊村謀發展、拉項目的路上。向省里要資金,聯系學院搞幫扶,積極到相關部門匯報村情……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學校和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趙偉杰已爭取項目資金230多萬元,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道路建設進展順利,成效顯著。在村委會的共同努力下,趙偉杰為圈李莊村“整村推進”項目爭取資金75萬元,今年3月底該項目已完成施工建設,硬化村內道路1.05萬平方米,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也徹底解決了村民雨天出行難的問題。規劃田間道路1.3公里,爭取資金30多萬元,目前該項目基本完成建設,村內水泥路基本形成環道。記者在圈李莊村看到,全村80%以上的道路已經得到了硬化。
加強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讓村民喝上自來水。趙偉杰到圈李莊村后,發現村民還在喝井水,就積極與縣水利局聯系,協調為圈李莊村建設安全飲水工程,并爭取資金65萬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村內實地勘驗,進入規劃階段。
完善村小學基礎設施,給學生提供一個衛生、舒適的學習環境。由于圈李莊村多是“老弱病殘”,所以孩子們中午放學后的吃飯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趙偉杰向學院領導匯報后,學院很快為小學捐贈了電冰箱、消毒柜、留樣柜、熱水器、床鋪等物品,有效解決了留守兒童吃住問題,這一舉措使那些照顧不上孩子的村民十分感激。同時,趙偉杰還通過平頂山學院為小學捐贈了30臺電腦、學習用品等,以供孩子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長久以來,圈李莊小學的路面硬化和廁所衛生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趙偉杰針對此情況,積極與教育部門溝通,爭取資金18萬元,對校內的路面進行硬化并新建現代化廁所。目前,該項目正在施工中,140多名學生會在秋季開學時看到學校嶄新的面貌。
編制省派第一書記專項資金項目規劃,為圈李莊村多爭取建設資金。趙偉杰按照省派第一書記45萬元專項資金使用要求,經過村委會商議,編制了項目規劃方案,準備在村里開展孟北路凈化、美化工程和主干道路燈安裝工程以及坑塘治理工程等。目前,這些項目已上報縣扶貧辦,等待批復。

圈李莊村新建的水泥街道
從修路挖溝到飲水工程,從修建公廁到報項目、搞規劃,趙偉杰在圈李莊村與各級部門之間奔走著、忙碌著。如今的圈李莊村,基礎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搞基礎設施建設,為的是方便群眾的日常生活,解決他們的基本問題,更為了圈李莊村的長遠發展和村民們真正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趙偉杰不僅深知這個道理,而且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長遠規劃。
“圈李莊村要想長遠發展下去,在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的前提下,還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一個黨性覺悟高、為民辦實事并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村委班子;二是要開拓思維,利用各種方式發展集體經濟、特色經濟?!壁w偉杰說,“這個想法已經在實踐中了,我們要提早準備,厚積薄發?!?/p>
加強圈李莊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提高村干部的黨性和為民服務意識,是趙偉杰為圈李莊村謀劃長遠發展的第一步?,F在,圈李莊村的基礎設施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在不久的將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展問題,而怎樣發展、靠誰發展,需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村委領導班子?!罢f實話,趙書記來之前,村“兩委”班子干工作比較松懈,有村民不配合的原因,也有自身思想上的問題。現在,群眾看到村里的變化這么大,都開始相信和配合村里的工作了。同時,趙書記對村‘兩委’班子抓得比較緊,在思想上引導村干部找不足、找差距,并進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定期召開村委會和黨員會,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贝甯刹坷钋嗥缯f,“如今,村干部的覺悟得到了提升,工作積極性得到了加強,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以解決群眾的各種求助?!?/p>
為樹立黨的陣地形象,在鎮黨委的支持下,趙偉杰帶領村干部一點一點做預算,設計村部建設圖紙,硬化了地面,建設了圍墻,還利用省派第一書記辦公專項經費為村部購買和安裝了投影設備,今后將定期播放思想教育和科技影視,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科技知識和先進文化。
積極謀劃產業發展、探索鄉村特色旅游,是趙偉杰為圈李莊村規劃的經濟發展方向。發展集體經濟,是廣大貧困村脫貧的有效舉措,是解決脫貧“兜底”人員的根本保證,是村民個體經濟發展的風向標。趙偉杰與村干部根據本村客觀實際,通過外出考察調研,對村里土壤、山地進行檢測和對具有文化價值的資源進行考證,最終制定了利用陰山搞山地經濟林建設;成立農作物加工企業,依托“河里圈”(被汝河圍繞區域的統稱)盛產花生、辣椒等農產品優勢,進行農產品加工;利用村子所在小環境,探索高效可持續的良種、果樹、花木、養殖、蔬菜產業建設;依托陰山、汝河、特色種植等,探索鄉村特色旅游整體發展規劃。“現在我們就是一邊把基礎打牢固,一邊制定符合本村實際的發展規劃?!壁w偉杰對圈李莊村未來的發展很樂觀。
雖然圈李莊村目前還處于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剛剛制定的階段,但可以看出,在這個不知疲倦、一直行走在扶貧道路上的“80后”駐村第一書記的帶領下,圈李莊村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