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甜
各個航空公司都曾以自己的食物和飲料的質量和數量自豪。曾和泛美航空瓜分美國國際航線的環球航空公司,從洛杉磯到巴黎的航線上提供Beluga魚子醬,新斯科舍省鮭魚和36種不同的飲料。
到了20世紀60年代,航空飲食真正輝煌的歲月到來了。空中旅行是奢華的頂點,飛機時髦而迷人,飛行員堪比搖滾明星.而空中小姐則是全世界最令人艷羨的女人。
如今,當我們提到 “航空食品”,幾乎不會聯想到美味佳肴。更經常出現的畫面是陳舊的餅干和面包,一包幾乎都是花生的堅果,蘇打水或者淡而無味的牛奶,要不就是讓人想到類似醫院餐和學校食堂餐的一種飲食。但曾幾何時,飛機餐是非常美味的(而且你不用擔心會支付額外費用)。飛機餐的故事在許多方面與商業飛行的歷史是平行的:一開始是只屬于少數開創性的探險家,然后專門為有錢設計,現在則大眾化了,在美國人超過80%的人經常乘坐飛機。
飛機餐是美味的
一開始的飛行是非常危險的。沒有任何安全防護,艙內甚至連安全帶都沒有,更不用說餐廳和餐桌了。1927年美國飛行家林白駕駛著圣路易斯精神號單引擎飛機用33.5小時的時間成功飛越大西洋。而此次著名的飛行過程中,林白只享用了自帶的三明治。5年之后,美國女飛行員和女權主義者阿梅莉亞·埃爾哈特駕駛她的小紅巴士號飛機成為單獨、不停頓飛越大西洋的第二人及首位女性。她為自己準備的餐點是一瓶番茄汁瓶。
首批搭載乘客的飛機,作為商業航班,也不是我們想象的有錢人,而是貨運客機上不愿意支付額外費用的旅客。機長可能分享了乘客的保溫瓶咖啡或半塊三明治,但除此之外,他可沒有自己的午餐。
第一架專門設計用來運送乘客的飛機是DC-3。DC-3是應當時的美國航空對DC-2的改進要求而出現的,于1935年面世。DC-3能載客30人,只需在中途一次加油便能橫越美國東西岸,再加上設置了在飛機上首次出現的空中廚房和機艙床位,為商業飛行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這樣就使得民航由少數有錢人的歷險,變成了真正的空中旅行。
DC-3為我們現在的空中廚房定了基調。DC-3的廚房很小,沒有電氣系統,或者更確切地說,沒有加熱食物和飲料的設備。咖啡和茶必須裝在壺里帶上飛機。廚房里也沒有制冷設備,所以能提供的飯菜必須在室溫下供應。所以炸雞是早期航班的最愛,此外還有沙拉,冷盤和三明治。
到了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期,雞肉冷盤和水果的日子過時了。飛機有了加熱設備,并且配備了自己的廚師隊伍,各種設備可以讓廚師團隊大展身手,旅客可以在飛機上吃到燉羊排和烤牛肉。在1938年的一篇文章中,紐約紐瓦克機場的托馬斯夫人,詳細說明了她們提供的食品服務,托馬斯夫人還解釋了她是如何管理整個機場的廚房系統的。她自豪地指出,烘焙食物都是在她的廚房里現場制作的,她們能做“餡餅,糕點,奶油卷甜品,面包和松餅”她甚至知道個別乘客的口味和他們的乘坐時間表,如果她知道某個旅客會在兩周內乘坐飛機兩次,那他兩次吃的菜品就不會重樣。
到了20世紀60年代,航空飲食真正輝煌的歲月到來了。空中旅行是奢華的頂點,飛機時髦而迷人,飛行員堪比搖滾明星,而空中小姐則是全世界最令人艷羨的女人。現代化的,設備齊全的廚房和美麗的空姐,讓乘客就像在地面一樣享受美餐。各個航空公司都以自己的食物和飲料的質量和數量自豪。曾和泛美航空瓜分美國國際航線的環球航空公司(簡稱TWA,2001年4月被美國航空兼并),從洛杉磯到巴黎的航線上提供Beluga魚子醬(最高級的魚子醬,被稱為里海珍珠),新斯科舍省鮭魚和36種不同的飲料。乘客還可以從一份豪華菜單中點餐,從復雜的橘子汁鴨到簡單的熱狗和漢堡包應有盡有。這頓飯到能從飛機起飛一直吃到看到塞納河上的日出。這一餐肯定與面包和牛奶的飛機餐相去甚遠,這是可以肯定的!
飛機餐為啥難吃
此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飛行,航空公司開始削減食品預算了,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問題越來越嚴重。航空公司就像一個沒有思想也毫不關心飲食的機器人一樣用傳送帶運送食物。再加上石油危機和各國政府對航空公司管制的放松,進一步帶來票價下降和競爭加劇,航空公司只能盡可能的不把錢花費在客戶身上。于是因為成本問題,美味佳肴從飛機餐中消失了。
到了經濟快速發展的21世紀,航空公司開始努力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要做到這一點,方法之一就是改善伙食。美國航空 “決心去除貼在航空食品上的令人恥辱的標簽,1988年,美國航空向著名的備受推崇的廚師取經,請他們利用美食的專業知識幫助改進工藝,改善該航空公司航線上的食品服務”。這是美國航空公司2008年的新聞稿。
該計劃被稱為廚師的秘密會議,但是只有精英階層享受到了升級后的餐點。頭等艙和商務艙的乘客可以吃到像墨西哥辣椒燒烤排骨和烤西紅柿和茄子湯,這類由頂級廚師設計的菜肴。到了2013年,廚師的秘密會議的影響已經消失,因為美國航空公司開始和全美航空公司合并。美國航空公司已經不再請名廚打造他們的菜單,轉而由內部員工來為客人奉上食物。
今天有些航空還有點餐服務,比如新加坡航空,坐公務艙及以上艙位,就可以獲得“點菜”服務,也就是說,他們的選擇并非既定的“雞肉飯或牛肉面”,而是從色拉到主菜都可以點,選擇多達十幾種。當然,這樣的服務必須在最晚起飛一天前通過網絡或人工坐席完成。另外,除了食物可口之外,在頭等艙,不少餐具瓷器都是名牌貨,塑料材質基本是不會上臺面的。另外公務艙及以上艙位一般都有餐布服務,食物容器底盤是不會直接接觸小桌板的。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由于經濟動蕩,和恐怖主義的威脅,航空食品的質量和數量持續下降, 航空公司利潤越來越薄,他們不得不從各個方面消減成本,飛機餐就是最先下手的地方。
另外,如果你覺得航空公司提供的食物都讓你食之無味,或者說倒胃口,這其實也不完全不是他們的錯。給高空中的幾百號人準備食物和派送食物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了保證食品符合安全標準,所有的食物必須在地面上煮好,包裝,急速冷凍,冷藏,最后還必須在高空中重新加熱。這一切都會改變食物的味道,即使在地面吃也一樣。
而且從你踏上飛機的那一刻起,機艙里面的環境首先開始影響你的嗅覺。接著,隨著飛機的高度一路攀升,氣壓下降,機艙內的濕度也驟降。到了大約3千英尺高的時候,濕度低于12%,比大部分沙漠還要干燥。
味覺是味蕾和嗅覺的結合,在加壓的機艙中,我們對咸味和甜味的感覺都大打折扣。低濕度,低氣壓,和嘈雜的背景聲。機艙環境中的一切,最終都會影響你對食物的味覺。人們所認為的味道其實80%來源于嗅覺。我們是靠揮發鼻粘液來聞東西的,然而在干燥的機艙里面,我們的鼻子對氣味的感知就失靈了,結果就使我們覺得食物的味道更加淡而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