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久
摘要:對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即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嚴格執法;建設無害化處理設施;提高養殖者、經營者的防疫理念;從源頭上加強管理,落實補償政策;建立監督執法的長效機制等。
關鍵詞:病害動物;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
中圖分類號:X7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6-0058-01
果洛州畜牧業發展迅速,在自然環境下,動物生長、生產中易出現發病或者死亡的情況,所以,做好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對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人類身體健康等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國對動物疾病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尤為重視,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此強化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但實踐中動物及其產品的生物安全處理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措施進行了探討,供參考。
1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嚴格執法
為科學解決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政府部門需要根據《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操作性強的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的配套法規。
同時,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需要強化領導,全面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堅持依法行政,監督管理到位,執法部門人員要做到嚴格執法。一是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全面做好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工作,尤其是主管部門需要加強對從事畜禽養殖、屠宰、運輸以及加工等單位及個人的宣傳力度,讓廣大從業人員能充分認識到病害動物的危害性,掌握科學的無害化處理方法,按照相應程序來處理動物及其產品。通過報刊、網絡等渠道向廣大群眾積極宣傳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普及安全消費知識,提升廣大消費者對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的識別能力與保護意識,創造良好的無害化工作的社會氛圍。二是監督檢查到位,并進行依法處置。有關單位及部門需要各司其職,管理到位。從事動物衛生監督的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嚴格做好監督、檢查與檢疫等相關工作,發現后及時進行處理。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市場準入的把關工作,做好查物驗證,控制病害動物及其產品流入市場。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部門要全面把好食品質量檢測關,隨時做好采購臺賬檢查工作,重點檢查肉產品的檢疫合格證明及相關標識,進而控制病害動物及其產品進入到食品行業,確保病害動物及其產品能實現科學處理,控制疫病傳播與感染,實現畜牧業健康發展。
2 建設無害化處理設施
相關業務管理部門要在進行場所建設前,根據《動物防疫法》的需要進行指導,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合理設計,進行規范建設,并配備相關的設備,主要包括濕化機、焚尸爐等,以達到符合相關動物防疫的基本要求。
3 提高養殖者、經營者的防疫理念
《動物防疫法》第25條指出,嚴禁生產、屠宰、運輸、經營、儲存染疫或疑似染疫的產品,對于違反該項規定的,需要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命令其整改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沒收病害動物及產品,并給予其產品貨值1~5倍的罰金。在進行執法的過程中,要將法律法規宣傳到位,確保相關人員能了解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升個體的法律意識,從而守法經營,依法從業。
4 從源頭上加強管理,落實補償政策
健全《動物防疫法》配套規章制度,細化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管理措施,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加強執法人員的專業培訓;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動物檢疫的規范化管理,提高執法水平;動物衛生監督和執法機構的監管要前移至養殖場,以加強源頭控制。盡快建立和完善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補貼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提高補償水平,使飼養者獲得合理的補償,減少因動物死亡帶來的經濟損失。采取懲罰和補償相結合,確保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置到位,嚴防病害動物及其產品進入流通加工環節。
5 建立監督執法的長效機制
全面發揮村級防疫員的效用,對管轄范圍開展長期監管,避免出現病死動物亂丟行為。根據《動物防疫法》規定,對隨意加工、處置病死動物的養殖戶或相關從業人員進行處理,對情節尤為嚴重的,需要移交司法部門,直接追究刑事責任。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與村級防疫員要加大監管力度,定期開展巡查,創建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舉報機制,鼓勵廣大群眾參與到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中。
總之,對病害動物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僅關系到畜牧業健康發展,也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因此,要建設無害化處理設施,提高養殖者、經營者的防疫理念,建立監督執法的長效機制,以全面提高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