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
摘要:對畜牧生產中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規模化;環境污染;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6-0063-02
近年來,規模化養殖得到快速發展,其具有規模大、勞動密集型高和生產率水平高等優點,比傳統的飼養方式更具有優勢,規模化養殖不僅提高了飼養管理水平養殖和綜合疾病控制能力,同時也提高了畜禽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有利于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然而,與此同時規模化養殖業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本文就畜牧生產環境污染防治提出對策和建議。
1 加強指導服務,從源頭預防污染和削減排放量
要堅持把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相結合,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服務手冊、組織養殖戶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引導養殖場(戶)轉變養殖方式,大力發展草食動物和生態養殖,努力實現養殖污染減量化、無害化、生態化。例如青海省果洛州定期邀請專家對養殖戶講解畜禽養殖技術及防疫、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和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等知識,讓養殖戶知曉養殖污染的嚴重危害及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作用和重要意義,組織養殖戶現場觀摩生態環保養殖及干清糞處理方式。力爭通過培訓使養殖戶的業務技術水平、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觀念得到轉變,有效調動養殖戶防治污染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還按照“典型引導、輻射帶動”發展思路,重點培育一批可看、可學、有特色、效益好的生態環保養殖典型。并按照部門職責,及時指導幫助養殖場戶按標準建設與其規模相適應的沉淀池、沼氣池等治污設施,努力實現污水達標排放。
2 創新工作舉措,積極開展養殖糞污集中收集試點工作
畜禽養殖場都應該按要求配套建設沉淀池、沼氣池,把糞污收集沉淀處理,解決養殖糞污直排問題。但由于部分養殖戶種養脫節,糞污未能全部利用,或缺乏清理工具,沉淀池、沼氣池滿后不能及時清理,仍存在污水溢流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為了有效解決沉淀池、沼氣池池滿溢流難題,綜合利用養殖糞污,可以開展畜禽養殖糞污集中收集試點工作,并且還可以通過采取承包經營、限價服務的形式,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畜禽養殖糞污集中收集處理。
3 多措并舉加強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控制準入門檻,依法落實環境影響評價“第一審批權”制度,對沒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新建規模畜禽養殖場,一律不予審批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二是立體養殖,綜合利用,發展畜禽林間放養,推廣 “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等養殖模式,實現畜禽養殖發展和環境保護共贏。三是落實養殖環節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積極推進養殖業政策性保險工作,督促畜禽養殖場畜禽尸體的安全處置措施。四是依托資金扶持,引導生態養殖,通過兌現現代農業獎補資金,開展牛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健康養殖等項目的建設,實現養殖污染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促進土壤生態系統能量有效轉化,實現農村經濟社會與人居環境的協調發展。五是齊抓共管,采取專項監督和日常檢查等多種方式,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實現有效監管。
4 大力推行標準化養殖
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規模養殖農戶”共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場的發展模式,在建設上與農村生態社區建設相結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對治理畜禽糞便等污染的配套設施嚴格標準,有效減少污染排放。與此同時,加強宣傳,合理引導。加大《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畜禽養殖污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養殖戶的環境意識。引導養殖場依法建設、合理布局,減少環境污染。
5 開展畜牧生產環境污染專項整治活動
在畜牧生產環境專項整治活動中,向養殖場戶、畜禽屠宰廠(點)和畜禽經營販運業戶送達《病死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相關規定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制度》,對轄區內規模飼養場以及河道、水庫等重點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場戶的糞尿、污水排放和無害化處理以及病死動物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隨意排放污水、堆放糞便和無糞便、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的飼養場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