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明,唐 彬
(1、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陜西西安710100
2、西安培華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互聯網+時代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
唐小明1,唐彬2
(1、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陜西西安710100
2、西安培華學院,陜西西安710054)
互聯網+時代,經濟發展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企業的會計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會計信息失真可能性加大,增加了投資風險。各企業信息需求方投資者對于企業信息需求量不斷增加,對于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要求日益提高。而作為企業財務信息主要載體的財務報告所要呈現的事項和經濟信息需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否則難以滿足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互聯網+時代傳統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然后分析互聯網+時代財務報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最后嘗試探索互聯網+時代財務報告模式的改革對策。
互聯網+;財務報告;挑戰;改革對策
財務報告是財務會計的最終產品,通過財務報告能夠有效地獲取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效益以及企業發展前景,幫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企業轉型發展,進行產業的改革和重組,大大提高了企業經營效益,改變了企業經營模式,使得傳統的財務報告難以滿足快速變化的企業會計信息需求。當前的企業應該認識到互聯網+時代傳統財務報告模式受到的重大挑戰,必須深化改革傳統財務報告模式,重新審視財務報告的內容和流程,構建一種全新的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財務報告模式。
傳統的財務報告模式采用的是分期報告模式,分為年報和中報,堅持以三大財務報表及其附注為主干,其中三大財務報表主要是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該種報告模式能夠對收益和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進行確認并有效地反映經濟信息,發揮其監督作用。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會計信息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財務報告模式受到巨大沖擊。
1、網絡空間的會計主體呈現多元化和不確定性
在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大量的互聯網+的網絡公司或者運用互聯網平臺重新構建產業鏈的企業,在網絡空間里企業經營業務靈活多變,因此,網絡里的虛擬公司業務隨時產生,但隨著業務的完成,虛擬公司也能隨時消滅,傳統財務報告模式基于持續經營的假設,無法適應這種快速短暫的經營活動,使得傳統的財務報告不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經濟發展需求。
2、傳統財務報告無法及時有效地表述互聯網+時代企業的周期特征
傳統的財務報告基于企業持續經營的基礎,但是互聯網不僅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還縮短了企業的生產周期,加劇了企業經營活動的風險。在此種情況下,企業的相關利益者需要及時了解企業的相關經營狀況,隨時掌握有助于他們做出決策的信息,因此傳統的基于會計分期而進行的定期編制的財務報表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要求。
3、互聯網+時代的會計信息范圍發生變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網絡經濟時代,信息使用者們需要獲取企業更多的信息,但由于傳統財務報告模式單一地使用貨幣計量下的會計信息,因此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信息使用者期待通過財務報告獲取更多有利的信息,既包括貨幣信息也包括非貨幣信息,為他們的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意義,比如企業外部環境、企業人力信息、企業的地理環境等。因此,互聯網+時代的財務報告需要改善計量手段,擴充財務報告的信息容量,不斷增加非貨幣信息,為信息使用者們提供更加全面系統的財務信息。
4、傳統的財務報告難以滿足互聯網+時代的會計信息及時性的要求
會計價值基于信息用戶能及時獲得會計信息的假設,如果會計信息獲取不及時,那么會計信息也就沒有價值可言。傳統的財務報告模式主要是以中報、年報的形式提供會計信息,因此信息披露呈現間斷性。而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互動連續性不斷增強,網絡空間的經濟交易更加容易產生,因此交易活動的不斷產生也促使會計信息連續不斷的產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會計信息的及時性遭受嚴重的打擊,無法滿足信息用戶的需求。
1、會計信息化革命催生財務報告模式改革
目前,更多的企業運用計算機、網絡、通訊、數據庫技術等現代信息化技術對傳統會計模式進行改造和重構,并高度整合會計資源構建現代化的會計信息系統,因此財務報告的產生方式以及傳播媒介發生了重大變化,會計信息之間出現嚴重的供需矛盾。這種矛盾加速財務信息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以一種更加創新的方式呈現,否則難以解決這種矛盾,由此互聯網+時代財務報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圖1 網上實時財務報告系統構建思路
2、實現會計信息數據及時共享的需要
企業通過互聯網提供標準化源數據,實現會計信息數據及時共享。在互聯網+時代,會計信息的傳遞通過互聯網能夠快速實現更新,對于信息需求者來說,能夠通過互聯網及時有效地獲取最新信息,并在網絡環境下構建會計信息系統,實現在線財務報告的及時更新。在線會計信息處理系統能夠及時收集和處理企業各項交易事項產生的數據,并及時將處理結果傳遞給財務報告系統,而且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能借助在線財務報告隨時了解企業財務狀況,使會計信息達到自動化。同時有關會計信息數據的傳遞均能通過供需雙方收發電子郵件或由需求方登錄供給方的網站進行訪問,以獲得充分的會計信息,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
3、減少資源的消耗和節省人力成本
企業在日常會計工作中,所有傳統的賬務處理從憑證的取得、填制到有關的賬項調整,再到最終會計報表的生成、財務報告的發布,如不借助網絡,其發布的時間不僅會受到限制,而且還會浪費大量的資源,并且無法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如果通過網絡進行財務報告,不但能夠最大范圍地進行會計信息處理,降低有關紙張、資源的消耗,還將減輕有關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使其無需再手工記賬。
1、建設網上實時財務報告系統
在互聯網+時代,會計信息的集成難度不斷增大。因此,企業應通過建設網上實時財務報告系統,建立企業的會計信息門戶、會計信息中心、會計報表平臺,實現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全面性、多樣性,同時實現信息分析的便利性,并及時進行財務信息記錄、更新等。網上實時財務報告系統的構建思路,如圖1所示。
2、構建交互式按需財務報告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和共同性特征,通過網絡系統構建交互式按需財務報告模式能夠實現多種信息需求。交互式按需報告模式是向決策者適時地提供已按需編制好的或可按需加工的財務信息,旨在通過提供按需求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來滿足不同使用者多樣化的信息需求。交互式按需財務報告模式具備互聯網時代下的靈活性特征,通過建設數據庫和建立模塊化的財務會計程序,通過報告生成器和系統反饋渠道,能夠實現信息使用者和財務報告單位之間雙向、快速、直接地溝通,共同完成實時報告,信息使用者主動積極地為報告單位提出改進報告系統的對策,能有效地改善信息不對稱的狀況。
3、加強網絡財務報告模式中的風險防控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通過建立會計信息系統,實現財務報告實施系統,共享會計信息資源,實現交互式按需財務報告模式,但網絡財務報告在網絡空間的風險不可避免,比如會計信息的泄密和網上黑客的攻擊等。因此,企業應該注重網絡財務報告模式中的風險防控,不斷提高網絡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能力。企業可以建立用戶身份驗證及權限管理控制制度、系統管理多重控制制度、業務申請處理流程控制制度、預算管理流程控制制度、內控制度實施情況的審計和檢查制度等,適時采用防火墻技術、網絡防毒、信息加密存儲通訊、身份認證、數據簽名技術、隧道技術等措施進行風險防控。
總之,互聯網在財務報告制度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更多的財務管理軟件運用到企業財務管理之中,加速了財務報告模式的深度改革。互聯網+時代,傳統的財務報告模式將逐漸消失,網絡化的財務報告模式應運而生。因此,會計人員對于新的財務報告模式的掌握和駕馭需要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學習新型的財務報告編制技能,構建計算機和財務知識相互融合的知識體系,以滿足互聯網+時代的財務報告模式需求。
[1]周娜娜: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13).
[2]朱英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未來發展趨勢理論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3(9).
[3]劉雨婷: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J].財經界,2015(2).
[4]彭桃英、劉馨:IPO公司內部審計設立模式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1).
[5]李佳琪: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5(26).
[6]高玉平:有關財務報告問題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6(3).
[7]姜青霞:淺析對財務報告改進展開研究的背景和意義[J].經營管理者,2015(20).
(責任編輯:張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