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余
那天,36歲的張先生剛加完班,突感心慌胸悶,面色蒼白,同事們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全面診查后,認為張先生是發生了心房纖顫。心房纖顫是一種心律失常,多發生于各類心臟病患者。但經檢查,陳先生的心臟本身并沒有問題,這種心律失常只是暫時性的,幕后另有“真兇”。找出“真兇”,并對癥治療一段時間,張先生的心房纖顫就消失了。
那么,誰是“真兇”呢?
甲亢在心臟“搗鬼”
原來,張先生患有5年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即甲亢)。醫生說,甲亢就是“真兇“。它引起的甲亢性心臟病,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病率為10%~22%。心房纖顫只是甲亢性心臟病的表現之一。
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產生和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作用于身體各個系統,從而引起相應的癥狀。如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而表現為易激動、手抖、失眠等,在消化系統可興奮腸蠕動而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
在心血管系統,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心臟,加快加強心臟的收縮,心臟耗氧增加,容易發生缺血缺氧。心臟的傳導功能也因此受到影響,引起心律失常(主要是心房纖顫、房性早搏等),一般出現心慌、胸悶、氣短的癥狀,嚴重者會胸痛,這可能是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征兆,需立即就醫,時間長了,心臟肥厚、擴大,甚至造成心力衰竭。
張先生接受的是抗甲狀腺藥物的治療,但5年來,他斷斷續續服藥,也沒遵醫囑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一直控制不好,才釀成此禍。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先生選擇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亢進的功能得到控制后,張先生的心房纖顫便消失了。
治療應“擒賊先擒王”
甲亢性心臟病因甲亢而起,所謂“擒賊先擒王”——首先要積極控制甲亢,口服的抗甲亢藥物有甲巰咪唑或丙硫氧嘧啶,并配合減慢心率的藥物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再就是“見招拆招”了,心肌缺血的患者使用硝酸酯類藥物擴張血管,有心衰水腫的患者使用利尿劑或者強心藥;嚴重的甲亢性心臟病可考慮放射碘治療或手術治療。當甲亢得到控制后,大多數甲亢性心臟病是可緩解甚至治愈的。
甲亢性心臟病青睞的人群有:
1.甲狀腺功能長期控制不佳者,原因有間斷服藥、抗甲亢藥物出現繼發性失效,以及口服藥物療效差的重度甲亢(指甲亢癥狀明顯,甲狀腺明顯腫大、治療前心率>120次/分鐘者);
2.甲亢反復復發者,多見于使用口服藥物者(復發率30%~50%);
3.中老年人及已患有心臟病者。
上述人群都不可掉以輕“心”,避免引起甲亢性心臟病。在口服藥物治療無效、無法堅持或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如肝損傷、白細胞減少)時,可選擇放射碘治療或手術治療。需要強調的是,接受口服藥物治療的甲亢患者,必須按照醫囑藥量治療,所有甲亢患者需定期復查,同時不宜過度勞累,保證休息,放松心情,避免緊張情緒。
同時,甲亢患者應注意有無合并心慌、胸悶、氣促、胸痛等心血管系統癥狀,每天在休息安靜狀態下摸摸自己的脈搏,每分鐘宜控制在60~80次,而且節律要整齊。若脈搏跳動次數超過100次/分鐘,甚至節律紊亂,或者出現上述心血管癥狀,應盡快就醫,排除甲亢性心臟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