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怡怡+朱侃
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認識到體檢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注意,體檢一定要有針對性。受年齡、性別、既往病史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進行體檢的側重點也是不盡相同的。對于中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血脂異常、脂肪肝、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骨質疏松、骨關節炎甚至惡性腫瘤越來越高發,因此,在體檢時,除了常規的檢查項目,別忘了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相應的項目。體檢也應該“個性化”。
1.心腦血管檢查:主要包括血壓、血脂等生化免疫指標的篩查,既往有高血壓、動脈粥硬化等慢性疾病患病史的老年人,一般還可根據需要,加查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頸動脈超聲、經顱多普勒檢查等。
2.內分泌檢查:近幾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持續增高,中老年人體檢時除了應該檢查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還應重視糖化血紅蛋白、胰蛋白酶等指標的篩查。另外,據相關流行病學數據統計顯示,老年人甲減的情況近幾年來也正呈上升趨勢,因此,也建議老年人加查甲狀腺素及甲狀腺B超。
3.呼吸系統檢查:有吸煙史的中老年人,應該重視肺部CT和肺功能的檢查,以排查是否存在肺內結節或者有無肺癌的可能。

4.骨密度檢查:中老年人容易出現骨質疏松,尤其是女性,體檢時更應要注意檢查骨密度、血骨代謝等項目。
5.眼底檢查:很多人對于眼科的檢查往往持著“走過場”的心態,感覺眼科檢查就是查視力。一些中老年人甚至認為,人老了就會眼花,索性跳過這一項目。殊不知,眼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它可早期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老年黃斑變性等;患有動脈硬化、糖尿病的中老年人,還可通過查眼底來判斷動脈是否硬化以及硬化程度。
6.消化系統檢查:肝、膽、胰腺B超及胸透有助于發現肝、膽方面的疾病。胃腸鏡檢查可發現一些癌前病變,大便潛血試驗可早期發現消化道疾患。有條件的人,建議在55歲之后每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以盡早排查是否有患腸癌的可能。
7.婦科、男科檢查:老年婦女即使已經絕經,也應該進行婦科檢查及宮頸涂片檢測;老年男性應檢查前列腺,以排查是否存在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疾病。
8.營養功能檢查:中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減弱,以及咀嚼、吞咽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相關的常量與微量元素檢測,如鈣、鎂、鐵水平的檢測,以及免疫功能檢查,可幫助判斷機體的營養狀況。
9.腫瘤標志物檢查:癌癥發病率的日漸提高讓不少中老年人憂心忡忡。體檢對于一些腫瘤的篩查及早期發現也是有幫助的。最為方便、無創的檢查方式就是血液中的腫瘤標志物檢查,還可以輔助一些醫學影像學檢查,如B超、胸片或者肺CT等。PET/ CT雖然也能早期診斷某些腫瘤疾病,但考慮到費用昂貴、輻射值相對較高,在腫瘤早期發現的有效性上也存在爭議,所以一般不建議常做。
目前,大多數體檢中心都會根據中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設置不同的體檢套餐,并在此基礎上加查一些項目,價格也從百元到數千元不等,中老年朋友們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一些普通的檢查項目如血常規、尿常規等,平時老人門診看病的時候就可以查。有異常的情況要經常復查,其余項目一般每年檢查1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