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薇
【摘 要】在高校的音樂教學專業中,《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是必修的一門課程,它的實用性非常強,而且內容非?;A。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該門課程已經不能再適應教學的需要了,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對《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進行改革,筆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廣大的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音樂;高校;教材;改革;基礎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231-02
早在2007年,我國教育部就頒發了相關的課程指導方案,規定將《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作為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這門課程是音樂學專業課程,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而且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一些專業的教育者對這門課程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改革,這樣一來,不但使得這門課程的地位有所提高,而且也突出了音樂教育專業化的培養方向。也因此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必須對課堂進行反思,同時針對《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進行一定的改革。
一、過去的音樂教學法所存在的缺點
之前對音樂教學法的定義是這樣的,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按照相應的要求來完成教學任務,這一系列都被稱為教學活動。然而時代發生了改變,教師的認知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在通過反思后,很多相關教育工作者發現音樂教學法存在一些缺點,筆者對這些缺點進行了總結,具體如下。
(一)教學目的單項
過去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只注重結果,沒有看重音樂知識的傳授。很多教師只片面的看重考試結果,所以只傳授關于音樂的理論知識。這樣一來,學生雖然掌握了一部分系統的音樂知識,但是體現的是知識本位。雖然傳授了書本上的知識,但是很多孩子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些知識,因此不能達到教學目的。
(二)教學活動單邊
很多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只是對知識進行灌輸,盡管采用了較多的教學方式,孩子也非常喜歡。但是所有的步驟都是教師精心設計好的,因此只是教師方面在單邊的傳遞相關的知識。同時教師也成了課堂主體,比如要教什么,該怎么做等等,都是教師在考慮。關于“學習”的方面,則沒有被考慮進去。而且很多教師的想法都非常主觀,必須要制定出一個既定的教學目標,然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
(三)教學過程單一
很多教師只以傳授理論知識為最終目的,向學生灌輸相關的知識,學生只是被動地在接受。上課以前,教師會對教案和教學過程進行精心的設計,對上課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甚至將發聲練習、視唱練耳這些步驟的時間也進行嚴控。因此,其教學課程只追求最后的“結果”。如果達不到所謂的“結果”,那么教師便會認為這堂課很失敗。也因此,學生只能夠通過模仿來接受教師灌輸的理論知識,這不但不能吸引學生,甚至還會使他們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四)交流方式很單一
很多時候,教學課堂只突出教師的地位,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沒有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很好的交流、互動。舉個例子,上課的時候,教師關注的大多數是學生的智力因素、認知因素,其他很多東西都沒有注意到。雖然很多教師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也進行了一定的改變,但是學習的時候,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仍然非常少。也就是說,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忽視了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交流。
綜上所述,過去的音樂教學法非常的單一,僅僅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作為重點,然后對整個課程進行構建和設計,這就帶來了很多弊端。此外,因為過于注重傳統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得課程結構突出學科本位,科目太多,沒有進行合理的整合。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學習非常的被動,這導致教學的效率不高。
二、《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教學改革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這本教材當中,不但內容非常全面,同時介紹了很多理論知識。另外,里面也包括了一些基礎教育改革的成果,還有相關的教學成果。也就是說,和音樂教學相關的內容都囊括了。盡管如此,筆者對教材進行分析,并且研究學生的基本情況,發現教學的內容多而雜,理論知識太多,學生不容易吸收。怎樣通過教學內容來進行改革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程效率。
針對教材和課程中的問題,需要將教學改革和學科特點進行結合,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結合。在改革的時候,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對于關系到學校音樂教育理論的內容,必須進行有選擇性的講解。最后,也必須要把實踐活動貫穿到理論知識里面去,這樣才能實現內容的改革,提高課堂的效率。
(二)教學手段的改革
所謂的教學手段,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一些方式。教學進行的時候,必須要遵循先進的理念,積極進行改革,這樣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1.理論和實踐必須能夠進行結合。
在實施音樂教學活動的時候,實踐和理論必須要能很好的結合。也就是說,既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又要能聯系實際。一邊學習,一邊應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比如見習活動、社會活動、表演活動等。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筆者進行了下面的嘗試,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首先是教學的觀摩活動。觀摩活動指的是教師帶領學生去聽相關的課程,聽取課程的時候總結經驗。比如,筆者帶學生去市里另外一所學校進行了觀摩,聽取了一堂音樂示范課?;厝ヒ院?,讓學生撰寫一篇感想,對課堂內容進行感悟和總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其次是教案寫作。教師在完成了備課以后,需要根據課時的數量,來對教案進行寫作,按照教案來完成教學任務。整個詳細的教案對于課堂效果而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在講述完音樂教學內容以后,會要求學生回去寫一篇詳細的教案。在之后的課堂上對學生寫的教案進行評講,幫助學生找出不足之處,促使他們能夠及時地改進。
然后是試講。這指的是在課堂上,學生對臺下的同學講課,講完后,老師同學進行評價的一種教學方式。試講的內容可以是教材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具體包括聲樂、創作、樂器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和內容。學生講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將全過程錄下來,后面讓學生自己觀看視頻,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自身也要對學生的講課情況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進步。學生通過這樣一種角色轉換,不但提高了語言能力,還增加了實踐的經驗。所以,這種方法是非常科學合理的。
2.將音樂教學技能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進行結合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要開展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以外,還要提高學生的教學科研能力,為學生的發展打好一定的基礎。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培訓以后,學生的科研意識得到了提升。很多學生都參與了科研項目,比如當地的音樂教學現狀調查等。
3.研究性學習和反思性實踐相結合
所謂的研究性學習,指的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幫助性的指導,從平時的生活當中選擇一些主題,對這些主題進行研究,從而獲得一定的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舉個例子,教師讓學生課下尋找一些資料,上課的時候講給老師和同學聽。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反思也是課堂實踐的一部分,通過反思,不但激發學生進行了思考,而且對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具體的做法是,將每一個學生的講課過程錄下來,然后再將視頻放給教師和學生看,學生進行反饋,自己評價,提高自身的能力。
4.引導學生進行創造
對于學生而言,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需要挖掘樂曲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在講課的時候,盡量采用語言或者動作來進行表現,充分帶動學生,引導學生,這樣可以改變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缺乏交流的現象。此外,在上動態律動課程的時候,學生以身體作為一種樂器,跟隨音樂來進行活動,每一個學生對于音樂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所以會做出不同的動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創造,同時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5.評價方式的改革
在過去,考核僅僅只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考核的方式也過于單一,全是閉卷考試,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與《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的教學目標相背離。為了更科學合理地進行考核,筆者針對這門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具體如下。
第一,教學考試與結業考試進行結合。注重的是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綜合學習程度。同時在平時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把考勤、提問以及作業、論文等方面的因素全部進行結合,這樣可以綜合的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二,科學的制定評價的指標,其包含了學習積極性、課堂基本能力、教案設計能力、實踐能力等??梢赃@樣來進行分配:考勤占15%,教案設計能力占30%,課堂基本能力占30%,實踐能力占25%。這樣進行改革,不但可以使評價考核更科學合理,而且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將多元化的考評引入到課堂當中,比如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可以激勵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培養他們的良好品格。評價的過程中,除了要遵循全面客觀的原則,同時也需要采取民主、開放的評價方式,從而使評價達到公平、公正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評價既要注重考試結果,也要注重過程。
三、總結與體會
在《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當中,教師除了要傳授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具備創造思維。同時,這也是設立這門課程的最終目的。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與時俱進,關注教育界和學科內的動態和變化,對課程進行相應的改革,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盛穎源.音樂學專業《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反思[J].才智,2014,(3):193-195.
[2]白雪.教師教育視角下的高師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模式構建研究[J].藝術教育,2014,(9):62-62.
[3]王博.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教育教學能力——以《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音樂時空,2013,(9X):142-143.
[4]盛穎源.音樂學專業《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反思[J].才智,2014,(3):193-195.
[5]余艷.高校音樂教育本科專業《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北方音樂,2013,(8):107-108.
[6]楊華.《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研究性教學的實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S1):93-96.
[7]劉麗英.對高師“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改革的思考[J].民族音樂,2010,(3):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