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治 段堂余 張偉華


端午粽飄香,龍舟競逐時。6月9日,2016“好彩頭杯”中國傳統龍舟大賽(貴州·碧江)大賽在銅仁市碧江區國家4A級景區大明邊城龍舟基地舉行。來自貴州、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的76支男女龍舟隊3500余名運動員競逐錦江,參賽隊伍數量為歷年之最。同時,比賽吸引了10萬余名群眾前往觀看,省內外50多家媒體聚焦龍舟決賽盛況。
碧江區有著悠久的賽龍舟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2009年被授予“中國傳統龍舟之鄉”稱號。2008年以來,碧江先后舉辦了中國國際龍舟邀請賽、第四屆全國傳統龍舟大賽、2012年和2013年中華龍舟大賽(貴州·碧江站),以及2014年、2015年中國傳統龍舟大賽等全國性賽事。2011年,“碧江賽龍舟”作為傳統體育項目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碧江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號和吸引游客的文化品牌。
6月9日上午9時,大明邊城錦江兩岸早已聚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比賽的各族群眾。伴隨著激情澎湃的舞臺音樂,一場體育文化盛宴在來自碧江各社區1500名自愿者表演的花鼓舞中拉開序幕,獨具特色的民俗文藝表演點燃了場上隊員和場下觀眾的熱情。
隨著“砰”的一聲,發令槍打響,半決賽開始,一支支龍舟猶如離弦之箭,在“咚咚咚”的激越鼓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一時間,錦江河畔鼓聲大作,白浪翻滾。劃手們個個生龍活虎、精神抖擻,插槳有力,動作整齊劃一;鼓手鏗鏘有力,擂鼓助威;舵手如釘在船尾,穩立浪頭。在舵手、鼓手的指揮與鼓舞下,劃手們鉚足勁擺動臂膀奮力劃水,激起了滿江水花,一條條龍舟忽前忽后,你追我趕,向終點疾馳而去。號子聲、鼓點聲,觀眾的歡呼聲、吶喊聲交織在一起,錦江河畔頓時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錦江兩岸人山人海,觀眾摩肩接踵,有的自帶板凳坐下觀看,有的踮著腳尖尋找自己喜愛的隊伍,有的讓小孩騎在肩上,就連遠處吊腳樓的陽臺上也站滿了觀賽的群眾。
經過激烈角逐,男子組比賽中,碧江區環北清水隊獲得第一名;碧江區新屋老口橋隊、碧江區燈塔百花渡吳家灣隊獲得第二名;碧江區燈塔三眼橋隊、碧江區燈塔寨桂隊、碧江區和平鄉稿坪隊獲得第三名。女子組比賽中,碧江區河西茅溪肖家隊獲得第一名;碧江區壩黃隊、碧江區燈塔三眼橋隊獲得第二名;湖北恩施來鳳隊、碧江區燈塔百花渡吳家灣隊、碧江區燈塔百花渡學地隊獲得第三名。
為充分挖掘龍舟的文化內涵,碧江區自5月10日起,整合錦江水鄉文化資源,將賽事、泛舟、文脈、美食、商貿洽談等活動貫穿其中,舉辦了亮點紛呈的“賽龍舟·鬧端午”系列活動。商貿洽談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項目20個,簽約資金90.71億元;“尋找最美龍舟人”及碧江美食文化節、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展、民族特色文藝演出等活動精彩紛呈,打造了一場“精彩的、全民的、豐富的”龍舟文化盛宴。(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