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宛林
摘 要:古村落有很大的存在價值,是民間收藏的國寶,具有一定的歷史傳承性,隨著我國對鄉村旅游的發展,古村落的經濟價值逐步體現。但是,粗放式經濟發展以及對古村落對文化保護意識不夠使得古村落正在大幅度減少。因此,加強對古村落的保護勢在必行。本文首先對古村落景觀現狀進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保護措施,并就當前對旅游業古村落景觀的開發提出自己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旅游業;古村落景觀;保護;開發
一、引言
古村落作為民族文化的根基有巨大的文化、歷史、藝術、科學及經濟價值,其不僅展示古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給現代旅游業帶來發展契機。但是,古村落景觀旅游開發與保護矛盾是共存的,為了吸引旅客觀眾,開發商對很多古村落進行了修復與開發,為了達到修復的效果,有的古村落遭到了破壞,有的則失去了歷史的沉淀;在開發過程中,大量興建仿建品,讓很多古村落景觀千率一篇,使古村落景觀的樸素的特點完全被掩蓋。對此,必須要對古村落進行有效保護,確保健康開發,才能使古村落景觀旅游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旅游業古村落景觀保護與開發現狀
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大量游客的涌入,古村落原住居民的生活受到打擾,在金錢物質的利益驅使下,古村落傳統文化與民族風情逐步同化,很多古村落景觀建筑在開發時受到破壞,而古村落的景觀建筑與傳統民風是歷史傳承,經過時間洗禮,一旦受到破壞就無法恢復原狀。這是由于對村落內外整體環境保護滯后,例如徽州一代對祠堂、公堂等非居民住宅保護很好,但是對居民古老住宅的保護相對薄弱。而古村落的整體面貌主要是通過老住宅來撐起整體景觀的。再加上政府的資金投入不夠,缺乏對古村落的整體保護。古村落大多依水而建,門前的潺潺溪流與古老建筑相互輝映,但是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接待的游客越來越多,很多原住居民喝水、洗衣、做飯的水源遭到破壞,一方面使居民生活受到影響,一方面使人文景觀遭到破壞。此外,很多古村落在開發過程中新建設施與古村落不協調,不倫不類,有失古村落景觀的“古”與“特”的風味。
三、旅游業如何加強對古村落景觀的保護與開發
(一)提高游客與村民的保護意識
古村落景觀的保護需要游客與當地居民共同參與,因此,必須要提高旅游服務人員、旅游區居民以及游客的文化素質,實行全面參與,大力普及文物保護知識。當地政府應培養專職技術人員對古村落進行全面的勘察和維修,了解對白蟻、紅蟻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防治。同時還應加強對村民觀念的疏導,避免過于受到利益驅使,擅自改建古建筑。必須要加大宣傳,悉心保護古村落文化。
(二)加大古村落景觀保護資金的投入
古村落景觀開發一方面是對歷史的傳承,一方面也帶有商業性質。但是,對于古村落的保護,政府往往只關注產出,忽略投入,所提供的保護資金可謂杯水車薪,古村落修不起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為了可以讓歷史文化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政府必須要極大資金投入,可以通過社會資金的投資來援助古村落保護,收益資金返還社會,以此解決保護資金問題。
(三)積極開發古村落居民文化
古村落文化是旅游業景點開發的重點,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文化精湛,傳統技藝不計其數。例如徽派文化的篆刻、版畫、徽劇;川系的臉譜、綿竹年畫、扎染等,這些民居技藝還是呈現活態的。因此,在對古村落的開發中,對于傳統手工藝、傳統美食、風土人情等獨特資源可以進一步挖掘,以此為古村落景觀帶來更有“味道”的吸引力,使游客更深刻的記住當地傳統特色。
(四)加強古村落周邊景點開發
很多單個古村落的總面積不是很大,對于旅游來說半天不到就可以參觀完,因此,在對現代旅游業的開發中,很多古村落聯合周邊地區,建立古村落群,這樣可以使旅游者感知每個古村落內在的不同特點的對比,例如黃山的西遞、宏村兩個古村落的連接,車程不到半小時。同時,為了吸引更多游客,可以對周邊自然風景區進行聯合開發,結合古村落自身人文優勢,將周邊自然風光串聯起來,例如安徽涇縣查濟古村落與桃花潭景區的結合,其車程在半小時之內;將古村落之間相連接,以及將古村落與自然風景區相連接,這種連點成線的開發方式擴大了旅游內容,使游客有更多參觀體驗,覺得不枉此行,從而促進了當地旅游市場經濟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合上述,古村落是前人給后輩留下的寶貴財富,只有加以愛惜才能聚落文化,給現代人帶來更多的利用價值。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古村落的規劃,解決在保護中存在的資金問題,并提高古村落居民的參與度。此外,還應合理對古村落景觀的開發,掌握開發力度,盡最大努力維持原有風貌;挖掘古村落民居文化,尊重原住民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古村落歷史文化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秦筑.古村落真實性保護與發展的沖突與協調[J].小城鎮建設.2009,(05).
[2]余磊,蘇繼會,程君.城市化進程下的古建筑保護與發展——西遞古村落保護的思考[J].工程與建設.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