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貓
萬依小時候沒吃過什么上檔次的吃食,亦很少在外面飯館吃飯,極偶爾的幾次也是快餐,只記得滿滿一屋子的客人或站或坐,有座位的洋洋自得,慢慢享用盤子里的包子,一手還把著醬油醋的小瓷瓶子,生怕被別的桌搶了去。站在一旁等座的可就有些著惱,幾乎是怒視著坐著的食客。在萬依的印象中,第一次在外面正經吃飯她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那次是跟著媽媽單位的同事到北戴河玩兒,吃的是團餐,一日三餐都管,一連吃了幾天,又兼白天在海水里泡著消耗體力,實在是嘴里淡出鳥來。萬依的媽媽一咬牙,決定帶萬依到外面小飯館去吃一頓。
萬依依稀記得,那是一家又小又暗的餐館,屋子里看上去倒還干凈,雖然是飯點,卻沒有什么客人。這倒讓萬依無比欣喜,因為她膩歪透了包子鋪里的等座。在鋪著小紅格子桌布的餐桌前坐下來,像一種儀式似的,萬依小心而仔細地把裙子兜平在椅子上坐好,她看出媽媽還是有些忐忑的,只匆匆從服務員手里打開的菜單上點了一個魚香肉絲和兩碗米飯,就揮手讓服務員走開了。
菜端上來的時候,顏色很深,墳包似地擺在一個小盤子里,不像自個兒家里的大盤子,當然擺菜也不講究。這道菜叫“魚香肉絲”,萬依內心里奇怪為什么沒有魚,只有青椒胡蘿卜和肉絲,還有一點點木耳和筍絲。菜的味道如今早已忘了,只記得菜量太少不夠兩個人吃,媽媽幾乎是吃了一碗白米飯,而到了結賬的時候,聽說這道菜12塊錢,媽媽心疼了。因為回來的路上媽媽一直不說話,等到了住地才說:“以后還是吃團餐吧?!比f依當然明白了媽媽的心理,就順著她說:“是啊,外面的菜也不怎么好吃?!彼恢肋@句話讓媽媽心酸了好久。
可是實際上萬依說的并非假話。平常在家里都是萬依的爸爸做飯,萬依爸爸的廚藝雖然跟飯館不能相比,可是很有幾道拿得出手的菜,例如紅燒排骨。從前吃肉都要限量,排骨更吃得少,逢年過節時萬依的爸爸必定要來一道紅燒排骨,燒得極嫩極入味,長大后萬依也吃過不少飯館里的排骨,沒有一家能和爸爸的這道菜相比。有一次萬依的幾個朋友來家里吃飯,正趕上吃萬依爸爸的這道紅燒排骨,之后很久說起來,都一副回味無窮的樣子。
成家后萬依卻沒有繼承爸爸的手藝,大約在家里吃得太多的緣故,她還是更喜歡在外面的飯館吃,邊吃還邊要挑剔,嫌廚子做菜不用心,火候不夠,只知道一味地用調料。丈夫因此對萬依有些不滿,閨密也用那句經典名言來勸萬依:想要俘獲男人的心,必得經過他的胃。萬依一笑了之,她兒時的回憶里有太多爸爸在廚房里操勞的樣子,做一兩個小時的飯,10分鐘就吃完了,投入產出完全不成比例,遠不如付錢在外面吃得省心——當然,回到娘家,她還是希望吃到爸爸親手做的紅燒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