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雯
低估值板塊后續(xù)存在更高的安全邊際。當前市場行情下,國企改革是確定性高的主題投資機會,也是資產市場非常稀缺的制度性紅利
在今年大起大落的震蕩市下,融通基金投資總監(jiān)商小虎卻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截至8月17日,2015年9月30日成立的融通跨界成長,自成立以來凈值上漲10.6%,在同期成立的28只基金產品中業(yè)績位居第4位;而成立于2016年2月3日、5月27日的融通中國風1號、融通新消費的業(yè)績回報也分別達到8.7%、4.3%。
商小虎是一位擁有16年證券從業(yè)經驗的老將,在A股市場調整之際,他管理的次新基金仍舊取得不俗正收益。對此,在談到未來如何進行投資布局時,商小虎表示,“尋找高確定性的資產,國企改革是政策性確定性較強的主題。目前國企改革估值低于A股整體(剔除金融)估值、市場對國企改革主題投資機會出現(xiàn)分歧,恰恰是布局的好時機。” 《投資者報》記者獲悉,商小虎管理的“融通國企改革新機遇”正是基于這一契機,于8月18日至9月14日啟動發(fā)行,投資者可通過建行、中行、融通基金官網等認購。此外,“融通國企改革新機遇”基金也將利用定增破發(fā)策略布局定增破發(fā)的股票。
尋找確定性
回顧今年以來的市場,商小虎總結道,“市場上漲較好的板塊和個股最主要的共同特征是確定性強。這類確定性強的資產,包括行業(yè)拐點,如白酒行業(yè);業(yè)績增速(非高增長),但確定增長,如家電行業(yè);產品稀缺性,如黃金行業(yè)等。其中,政策支持確定性因素的上漲概率較大,如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
商小虎認為,國企改革或將成為下一個備受青睞的“確定性資產”。對此,他分析稱,“從大邏輯看,宏觀經濟目前仍處在轉型的陣痛期,增速有所下滑,企業(yè)盈利短期很難看到改善。當然,市場對此已充分預期,貨幣政策目前維持中性偏穩(wěn)健,綜合國內外的環(huán)境,短期難以看到全面的降準降息,而最后改革的全面推動將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振,新變量也更多出現(xiàn)在國企改革或者供給側改革等方面,而非盈利和流動性的改善。”
不過,在商小虎眼中,改革需要時間,目前來看,市場對明年“十九大”前的改革力度仍存在分歧,所以合力稍顯不足,尚難形成反轉,但這恰恰是左側布局的良機。
國企改革存在估值洼地
實際上,中國的國企改革從2014年下半年的四項改革正式啟動,2015年進入理論探討階段,一直到今年下半年進入全面落地階段。尤其是近期伴隨著央企重組為代表的央企改革和上海為代表的上海國資改革不斷加快,國企改革將全面鋪開。
商小虎分析,客觀來講,每輪改革都存在利益博弈,所以具體到上市公司估值也會有所反復。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對國企改革的投資情緒有所下降,這一點可通過國資改革指數(shù)的估值看出。截至2016年8月2日,國企改革指數(shù)的估值為27.5倍,低于A股整體(除金融)估值的41.88倍。
商小虎指出,“低估值的板塊后續(xù)反而存在更高的安全邊際。當前市場行情下,國企改革是確定性高的主題投資機會,也是資產市場非常稀缺的制度性紅利。國企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帶來的投資機會也是持續(x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