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劃、執行《高考金刊》編輯部
新高考以素質教育為導向,
改變應試教育的僵化思維,
然而隨著改革三十年,
城鄉在經濟、教育方面都呈現出越來越大的剪刀差,
這種差距不完全是教育投入問題,
也與城鄉二元化的政治、經濟生態息息相關。
農村中學如何在新高考語境下推進素質教育,
縮短城鄉高考的錄取差距?
本期策劃,將從過年期間記者感受到的城鄉教育差距開始,
從政策、教師、學生三個層面,
尋求為農村學子應對新高考,
探索縮小差距之路。
農村學生/高等教育機會的真相
關于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其實不僅僅是教育資源問題,根本的原因還是經濟、家庭等綜合因素。據學者統計,在上世紀90年代末大學擴招之后,農村學生上大學的比例的確明顯提升。1989年農村學生的比例為43.4%,2012年農村學生比例已經達59.1%。然而,城鄉學生在數量、比例上顯性的差距轉化為一種隱性的結構性差距。
—系列研究顯示,大學正在出現的分層大致是這樣的:在國家重點高校,具有較強文化資本、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優勢階層的子女占有較大的份額,農村學生和弱勢階層的子女逐漸減少。教育資源、教育質量相對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最多的農村學生,同時,也集中了最多的貧困生。
一項根據中國人民大學CGSS(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庫所做的定量研究顯示,雖然城鄉學生高等教育機會都在不斷增加,但二者差距仍然較為明顯,從整體看,城市學生高等教育機會是農村學生的2.56倍,較擴招之前有所擴大(從擴招之前的2.28倍擴大為2.77倍)。在不區分時間段的情況下,城市小學生的高等教育機會是農村小學生的3.17倍,城市初中生的高等教育機會是農村初中生的2.44倍,城市高中生的高等教育機會是農村高中生的1.26倍。
最為明顯的,是農村學生在研究性大學中的比例持續降低。如下圖所示,北京大學農村學生的比例在1985年高達38.9%,2014年的這一比例為18.5%,清華大學約為16%,而當年農村考生的比例超過60%。劉云杉、王志明、楊曉芳《精英的選拔:身份、地域與資本的視角——跨入北京大學的農家子弟(1978-2005)》,《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年10月
這提示我們,不應夸大高考制度對教育公平的作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試只是一種表面的、形式上的平等,無法彌補學生家庭經濟社會背景對學習成績的深刻影響,難以改變農村學生的頹勢。城里的孩子3歲學英語、5歲學奧數、鋼琴、舞蹈,小學就出國旅行,而許多農村小學不開設英語,學生沒有坐過火車,他們之間的競爭可能是公平的嗎?有研究顯示,農村學生的高考成績平均比城市學生低三四十分,這就是在研究型大學農村學生日益減少的真實原因。
怎么辦,僅從高考層面來說,面對著越來越突出的城鄉經濟與教育差距,從國家投入,學校教學,應該如何進行改進,縮小這種剪刀差呢?
政策支持:招生比例向農村傾斜
改善弱勢群體的高等教育機會,主要不是讓他們與優勢階層“公平競爭”,更不是強化應試教育,而是通過法制和國家的力量,實行強有力的補償政策。事實上,我國也已經開始這么做。從2012年起,國家在“211”和“985”高校實施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實行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從起初每年招生1萬名,2015年增加為5萬名,有效提升了研究性大學中農村學生的比例。2015年北大錄取新生中農村學生比例達19.14%,實現了連續增長。-北大同時還實行了針對農村貧困學子的“筑夢計劃”,以及在自主招生和高考錄取中對農村考生的政策傾斜,使大批優秀的寒門學子脫穎而出。
教育投入:城鄉中學攜同發展
在教學方面,教育部門積極推動城鄉中學的均衡發展,推動校長、教師輪崗制。重點推進城鄉學校之間、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的教師、校長、學生進行交流。打破學校對教師的“一校所有制”,促進教學交流。
以重慶市為例,彭水一中從創建之初便與重慶南開中學結成“對子”,開始“捆綁發展、合作興辦”。從指導學科建設到指導學校管理,從“一對一”蹲點幫扶到全程追蹤式教學......南開中學不僅在校園建設和教育教學物資上給予彭水一中大力支持,更注重在師資建設、管理機制、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彭水一中的“造血”功能。另外,還有兄弟院校之間的學生互動交流,如大渡口區37中輸送一個班的學生到重慶育才中學去讀書,打破教育壁壘,縮小教學差距。
教育自救:利用互聯網擴大視野
如何減少農村中學的地域限制,豐富農村孩子的視野和課程,利用好“互聯網+”對縮短城鄉教育差距也可以起到巨大的幫助。有條件的農村中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如重慶聚奎中學推進“翻轉課堂”為例,讓老師提前錄制課程,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堂可以進行充分討論,課后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反復復習鞏固,提高了師生的學習能力。另外,中學生如果利用好了互聯網,不僅會提升自己的教學成績,對未來生涯都會有全新的認識和規劃。特別是對于在信息比較閉塞的地區的同學更是如此,通過互聯網,你將猶如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看到一個完全不—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