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函



南京審計大學坐落于青青老山的腳下,在審大學子記憶里永遠的浦口區雨山西路86號,學校占地2178畝,葡甫口、莫愁兩個校區。
南京審計大學是我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下設四個書院:潤園書院、澤園書院、澄園書院、沁園書院,另有侶個二級學院,—共29個本科專業。經過32年的建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所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工文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特色高校。學校設有的29個本科專業中,審計學、金融學專業獲批為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更是江蘇省品牌專業。審計學、金融學類、財政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更有很多江蘇省特色專業等你來探索。
初入南審,你可能會忘卻它是一所高校,以為來到了環境優美的公園。常常有人質疑南審不就是—所大學還能有什么特殊的?但是帶著他們逛完校園,他們總會被學校優美的景色、滿眼的翠綠、莊重典雅的建筑所折服。學校一年四季會呈現不同的色彩,春季淡紫的二月蘭海、夏季翠綠的荷葉池、秋季金黃的落葉路、冬季白色的雪木橋,都會讓你流連忘返。
如果你是一名學霸,我會帶你去看得一圖書館通宵亮起的燈光;如果你是一名文藝青年,我會帶你去先鋒書店的潤澤書局寄一張明信片;如果你是—個小清新,我會帶你走完潤澤湖上的木橋去邂逅橋那頭的學術貓;如果你是一個運動愛好者,我會帶你走遍南審的每個角落然后累得躺在潤園操場—起數星星。
如果你沒來過南審,那我給你講講我眼里的南審。
青青老山層林染,潤澤湖畔常流連
南審應該是我見過的唯——個沒有大門的學校了,以前總羨慕那些可以在鐫刻校名的大門下拍照的同學,南審取而代之的則是校名石。從兩側的保安亭進入,你便會看到寫著“南京審計學院”的校名石,大家總是親切地叫它大石頭。你可能會好奇為什么是南京審計大學,而大石頭上卻寫著南京審計學院。我校在2015年11月7日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而這塊校名石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被更換,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人在這里合影留念,紀念那段還是南京審計學院的日子。校名石的背面刻著的是南審校訓:誠信、求是、篤學、致公,仿佛在提醒著南審學子進了南審就要牢記南審校訓,離開南審也不要忘了自己是南審人。校名石擺置在一個很大的方形水池中,水池里的水源源不斷地滿溢出來,像是南審源源不斷的生機。
走過大石頭,主教學區的景色便呈現在眼前,遠眺一下是老山在云霧中連綿起伏的青秀。沿著花壇一直走,過了旗桿就會看到潤澤湖。潤澤湖上有一座木橋,蜿蜒曲折,學術貓在木橋的一頭慵懶地曬著太陽,瞇眼的樣子仿佛是這個世界上最悠閑自得的模樣。倚著木橋上的欄桿,吹一吹風,頭發隨風飛起的樣子像是木橋兩邊的兩棵楊柳,柳枝很長,輕撫過湖面。楊柳依依,波光粼粼,像一幅畫卷。
木橋的另一頭是石階,拾級而上,得一圖書館便映入眼簾。圖書館門口的石頭上刻著“得一”二字,“得一”取義于老子《道德經》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得一也就是得道的意思,寓意莘莘學子可以在圖書館得道得仁義。得一圖書館是中國第一所通宵開放的高校圖書館,深夜時只有得一的燈還亮著,像是南審的一顆明星。
走進圖書館,書香氣息撲面而來。圖書館共有五層,每層都有兩到三個不同種類的書庫,例如—樓是新書書庫和經典書庫,四樓是外文書庫和社會學科書庫。值得一提的是三樓有貨幣紀念館,收藏著來自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貨幣。圖書館中間有一個很大的露天魚池,魚池周圍設有很多座位,大家總戲稱這是環湖觀景雅座。座位下是透明的地板,低頭就可以看到橘紅色的錦鯉在腳下游來游去。看書累了學習乏了,來這邊逗逗魚看看景色是最好的放松途徑了。
圖書館后面是學校最著名的審計博物館,博物館古銅色的大門上是一百多種語言和字體書寫的“審”字。推開大門仿佛是審計發展的史冊呈現在你面前,審計的起源、審計的發展、審計的方法,都通過一個個陳列物向你無聲地敘述。準備好了嗎?讓審計博物館的講解員帶你領略一下博物館的風采。
接著往前走,沿著山路往上,你就會看到一幢紅色的不規則建筑,那就是大學生活動中心。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的活動都在這里進行,一樓有琴房、舞蹈房、音樂練習室,二樓是學生組織辦公室和學習支持中心。你還可以選擇在一樓的咖啡廳要杯溫熱的拿鐵,坐在靠窗的位置,看陽光從窗戶間瀉下來,翻看幾頁書,時光靜好。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前是水上音樂臺,社團的一些活動、小型的晚會會在這里舉辦,五顏六色的燈光照下來,你坐在水邊的觀眾席揮舞著熒光棒,或聽一首吉他彈唱,或看一曲舞蹈表演,都是—種享受。
最后想給大家介紹的是先鋒書店的潤澤書局,先鋒書店想必大家早有耳聞,潤澤書局則是先鋒書店和高校第一次合作的結晶。潤澤書局很像學校的一座島嶼,通往潤澤書局的石徑兩旁有潺潺流動的水。—樓是獨立先鋒的展示和一些周邊的販賣,有筆記本書籍明信片之類的。你可以在一樓寫一張明信片,戳上南審和先鋒書店的章,投到—樓西南角的紅色郵筒里。再下一層,就是書籍陳列柜,你可以自由購買或者挑選一本安靜地閱讀。四周全是落地的玻璃窗,陽光很好的日子,在這里讀書是很好的選擇,抬起頭便是滿目蒼翠,陽光和煦。二樓是咖啡廳,學生和老師經常在這里閑聊或者探討課題。
《南審南》歌詞里寫道:“你在潤澤的波光里縱情少年,我在得一的阡陌間流連徘徊,幾番醉入大夢三千里,迷路在哪一個晨曦,雨山西路,此生最美的風景。”
如此詩情畫意的南審,設施豐富的體育館、氣勢恢宏的報告廳、春季絢爛的二月蘭海等你來探索。
為審而立、依審而興、靠審而強
大家都知道南審是全國唯一一所以“審計”命名的高校,學校和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是三部一省(審計署、教育部、財政部和江蘇省)共建高校,審計學專業應該是學校最出名的專業。全校第一大院就是審計與會計學院,下設審計學、審計學(IAEP)、會計學、會計學(CPA)、財務管理等專業。審計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是“江蘇省特色專業”,學院擁有會計學和審計學學術碩士點,設有審計專業碩士(MAud)教育中心和會計專業碩士(MPAcc)教育中心。
然而我們的特色不僅僅是審計方面,首先學校的定位:理工農醫經管法文哲史教育軍事藝術13個學科門類,南審就占了6個。但我們又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財經大學,我們的重點在政治和經濟——審計中的國家審計,國家審計屬于政治范疇,是國家治理的方式。另外,校長在多次講話中提到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不一樣,致力于為國家審計培養高素質人才,當然也不會排斥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學校目前正致力于兩院共同培養人才計劃,這里的兩院就是書院和學院。學院致力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書院依據宿舍區域劃分,著重培養同學們的自身素質。
縱觀學校五年就業率,基本都在97%以上,初次就業率往往就能高達90%,就業率一直處于高位穩定的狀態。從畢業生去向來看,7.14%被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錄取,10.34%入職會計事務所,金融機構的入職率高達22.7%,在大企業入職的大概有71.73%。審娃們就業之后平均收入在4500元左右,遠遠高于本省非“211”本科的平均收入。
這么多的誘惑,你還不選擇南審嗎?
“青春欲言又止,未完待續,如果坐上D7回到過去,走到終點只為遇見你,一回顧,一生念,歡喜。 蓮華竟,水中影,行行重行行。 南審南,老山青,思君終見君。” 雨山西路86號的故事,希望你能和我們—起來譜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