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人?夏彧

“拒絕毒品,珍愛生命!”6月26日,3000余市民共同在貴陽市筑城廣場宣誓,并參與萬人簽名活動。
這是貴州省“無毒青春、健康生活”禁毒宣傳活動的現場。
副省長陳鳴明號召:“禁絕毒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攜起手來,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在全省禁毒工作中,貴陽市探索創造了以“黨委書記親自抓、公安機關全發動、部門聯動共擔當、社會力量齊參與、數據驅動強推進”為主要內容的禁毒工作新模式,備受各方關注。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就此作出批示:“‘貴陽模式值得總結推廣。”
科學戒管
打造“沒有圍墻的戒毒所”
羅波(化名)曾是戒毒所的老常客,一次又一次的戒毒、復吸讓他產生了麻木感。2015年3月13日,羅波又一次完成戒毒所的強戒流程后返回社區,這一次他沒想到,生活會因烏當順新社區的“陽光驛站”而改變。
“以前從戒毒所出來,又回到老圈子。”羅波說,“復吸有時候真的沒有辦法,但這次不一樣了,社區工作人員和所有的志愿者組織都來幫助我。”
烏當區順新社區“陽光驛站”旨在為戒毒康復人員提供鞏固治療、心理疏導、困難救助等“一站式”服務。“陽光驛站”整合社區內禁毒志愿者協會、和諧促進會、創業就業服務社等多家專業社會組織,推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向“科學戒管、部門聯動、社會融入”的新模式轉變。
“以往的專業戒管模式,多數吸毒人員戒毒出所后,由于社會地位缺失、親情體系斷裂等原因,再次走進‘毒友圈,導致復吸率居高不下,給社會治安帶來巨大壓力。”省公安廳禁毒總隊三處處長張德晟告訴記者。
在“陽光驛站”的幫助下,羅波參加了大量的社區活動,重新融入社會,沒有再回到“毒友圈”。去年年底,在家人和社區幫助下,羅波在烏當區新場鎮辦起農場,種茶養雞。
“我現在每天都在農場上,一天忙到晚,心里覺得很滿足。”羅波告訴記者。
2014年以來,貴陽市提出了控制吸毒群體從“專業戒管”向“科學戒管、長期聯動”模式轉變的要求,匯集部門力量、社會資源,使戒毒人員在解決回歸社會的瓶頸問題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適應遏制毒情需要的科學戒管新模式。
據了解,貴陽市采取孵化式培育、市場化運作、社會化聯動等辦法,建立禁毒志愿者協會92個,成員5100多人,其中78個社會組織直接參與到社會化戒毒康復站工作之中。
貴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龐鴻說,貴陽模式從責任主體、考核方法、宗旨導向等方面進行改革,代表了黨委政府對社區戒毒康復管理工作思路的全新定位和闡釋,以此創新推進戒毒康復工作向科學戒管、長期聯動轉變。
全警參戰
嚴打販毒奪取新勝利
貴陽地處中國西南要地,因鄰近世界第二大傳統毒品出產地——“金三角”地域,成為毒品過境中轉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是全國打擊毒品犯罪的前沿陣地。
2014年10月,貴陽市印發《關于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的工作意見》,為貴陽禁毒工作指明了主方向。
貴陽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民警楊國柱告訴記者,“繳毒量”和“破案數”歷來是公安機關打擊毒品犯罪的核心考核指標。為追求這兩項指標的最大化,一些部門在打擊販毒時輕本地、重外地,雖然任務年年超額完成,但實際禁毒效果卻欠佳。為此,貴陽市推進打擊毒品犯罪從重“繳毒量、破案數”向“打源頭、控環節”轉變。
貴陽市從最基本的毒品供給和需求入手,以“零包”販毒和抓獲吸毒人員為重點,不輕易放棄對每一個涉毒人員、每一條涉毒線索的深挖細查,“逢吸毒必查毒源,逢嫌疑人必查上下線”,通過見疑不放、層層追查,真正做到“打鏈條、打網絡、控環節”,最大限度地打擊毒品產業鏈中實施制造、運輸、販賣、吸食毒品的違法犯罪主體。
2015年,貴陽市公安機關緝毒執法工作考評排名貴州省第一,破獲公安部目標案件13起,其中“7·21”特大走私和制造、販賣制毒物品案,被公安部禁毒局評為全國制毒物品案件十大精品案件之首,受到公安部通報表揚。
據統計,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貴陽市公安機關共破獲毒品案件5100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5727名;繳獲各類毒品238.958公斤;抓獲吸毒人員22126人;共確立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17起,破獲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16起,同比均有大幅度增長。
“貴陽市禁毒工作經驗是新常態下全面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改革舉措,是貴陽市禁毒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必然產物。”2016年4月12日,時任貴州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孫立成在全省禁毒重點整治會議上如此描述貴陽經驗。
數據驅動
實現禁毒流程精準管控
通過大數據提升禁毒治理能力,貴陽市在全國首開先河。
3月10日,在南明區油榨社區禁毒輔警彭悅的陪伴下,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王威(化名)去派出所進行尿檢。彭悅拿出手機,拍下了尿檢記錄,并上傳到“數據禁毒系統”。
2015年,貴陽市以大數據發展戰略為核心動力,按照“一網匯聚、多點支撐、全稱跟蹤、精準管控”的思路,大力推進“數據禁毒系統”建設。
今年3月,一個集吸毒人員信息采集、匯總、分析、研判和精準戒毒指揮、管控、考核為一體的綜合性數據實戰平臺——“貴陽市數據禁毒應用平臺”正式在全市部署應用。
隨后,配合系統同步開發的禁毒專干手機APP客戶端“貴陽數據禁毒”和管控服務對象手機APP客戶端“筑城陽光服務”也相繼啟動,實現了信息數據的多渠道匯聚、管控服務的多形式延伸。
有了數據禁毒系統,彭悅把記錄上傳至系統后,云端能隨時監控每一個吸毒康復人員的尿檢情況。
“數據禁毒系統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為戒毒人員提供量身定做的康戒方案。沒有數據系統之前,所有資料都是紙質檔案,導致了對每個吸毒人員采取‘千人一面的處理方式,沒有根據個體差異來解決。”貴陽市禁毒委禁毒專干蔡峰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在貴陽市數據禁毒系統的后臺,總共搜集了129類、1053項基礎數據項目,將吸毒人員的所有情況錄入系統。針對吸毒人員生理心理特點和現實條件,貴陽市為每個吸毒人員定制個性化、差異化的戒毒方案,全面推行“一人一策、精準戒毒”。
油榨社區禁毒專職干部李金彧認為,系統不僅能管住戒毒康復群體,也能管好禁毒專干。
目前,禁毒系統主要通過對錄入的數據進行“質量檢測”來實現對禁毒專干工作的考評。檢測內容包括數據的完整性、及時性、邏輯性、實用性等,由此,系統可以及時考評禁毒專干的工作質量,并通過責任倒逼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2015年,貴陽市吸毒人員動態管控工作綜合考評排名貴州省第一,全市符合條件的出所吸毒人員必接率達99%以上,戒斷三年未復吸率達25.36%,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達98.72%,多項指標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毒品需求得到遏制,毒品危害逐步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