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鄄寧
2015年8月以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條例》(以下簡稱《巡視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下簡稱《自律準則》)先后頒布實施。三部黨內法規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舉,對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能力,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強化引領樹立道德標桿
《自律準則》對于每一位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而言,它既是一面引領的旗幟,更是一根道德的標桿。《自律準則》強調自律,重在立德,比黨紀的標準更高,高于紀律嚴于紀律,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準,展現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向全黨發出的道德宣誓和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自律準則》給每一位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提供了一次磨礪黨性、提升修養的契機,我們必須以身作則,當好學習、落實的表率,正己立德、以德服眾,主動叫響“向我看齊”。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保持住人民公仆本色,維護好人民根本利益,切實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樹立良好家風。這樣才能發揮上行下效的示范效應,帶動和影響更多的身邊黨員,讓他們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從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準,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心存敬畏謹記紀律戒尺
《處分條例》從原來的15章、178條、2.4萬余字,到修訂后的11章、133條、1.7萬余字,不僅體例、長短發生了變化,新增、去除、修改條文比例高達近90%,有的章節甚至達到100%,可謂是“脫胎換骨”。它吸收了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制度成果,將很多新形式的違紀行為納入處分范圍,重在立黨的規矩,是管黨治黨的一把紀律戒尺;它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刪除了所有與《刑法》重復的內容和條款,有別于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等規則,充分體現了政黨特色和黨紀特色。宣告了紀律已經成為先于、高于和嚴于法律的對黨員干部的剛性約束。
當前,每一位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的形形色色的誘惑。《處分條例》列出一張詳細的清單,使我們的黨員干部能夠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需要遵守什么紀律、守住哪些底線、牢記哪些規矩。突破了紀律底線,必然要受到嚴厲的懲處。只有常懷敬畏之心,才會行有所止,絕不觸碰《處分條例》劃出的行為禁區。黨員干部只有謹記黨紀戒尺,常用戒尺刻度去丈量自己的言行,才能牢記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
融會貫通鍛造監督利劍
嚴明黨紀國法,必須始終突出嚴厲懲處這一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巡視條例》是黨內監督之利器。有了這個利器,才能更好地發揮巡視利劍作用。《巡視條例》全面地展示出巡視工作的要素,更加清晰地回答了“誰巡視”“巡視什么”、“怎么巡視”等基本問題,而且明確了“巡視干什么”“巡視往哪深化”等巡視工作的職責定位。它將黨的十八大以來許多行之有效的巡視工作方針和經驗做法,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將巡視這把監督“利劍”鍛造得更準、更快、更靈活。
用好巡視這把監督“利劍”,切忌生搬硬套,要注重從工作實踐出發,緊扣監督的成效,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在深刻分析貴州林業工作現狀的基礎上,我們將《巡視條例》內容與林業綜合巡查有機結合,做到融會貫通,進一步提高林業綜合巡查質效,實現了全省林業系統的綜合巡查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幾年來,督促指導對22個縣級林業主管部門開展綜合巡查,共發現問題84個,提出整改意見40條,主要涉及“四風”問題、林業項目資金監管等方面,巡查單位督促被巡查單位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老百姓的誤解,化解了基層矛盾,理順了干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