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芳

2016年4月的一天,福泉市牛場鎮群眾王某向福泉市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反映,鄰居做生意播放的促銷信息聲音過大,影響了周邊住戶的休息和孩子的學習,希望綜合行政執法局能管一下。
第二天,之前吵鬧的促銷聲就小了許多。“太快了,沒想到綜合行政執法局的辦事效率這么高。”做好打長期戰準備的王某對此感到很意外,也非常高興。沒有噪音的干擾,王某及鄰居們的生活清凈了許多。
“在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成立以前,對噪音污染案件,環保、公安、城管都在管理和執法,難免會存在交叉執法、推諉扯皮的現象。”福泉市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邱釗介紹說,“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成立后,以往容易造成推諉扯皮的市容臟亂、噪音擾民、油煙擾民等問題,如今只需要找到一個部門,就能‘一站式解決。”
2015年被確定為全國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以來,福泉市根據中央試點精神和省政府的批復要求,緊緊圍繞“135”改革思路(一個目標:構建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三個原則:依法行政、權責一致,精簡統一、精干高效,統籌協調、積極穩妥;五個任務:推進跨部門、跨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推進部門內綜合行政執法,建立完善行政執法運行機制,創新行政執法監管方式,大力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將原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的職責及公安、國土、環保、住建、農業、林業等多個部門的執法職責進行有效整合,成立了福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重點推進跨部門、跨領域的綜合行政執法,推動執法辦案規范化、執法隊伍建設正規化,著力解決權責交叉、重權輕責、多層執法、多頭執法的問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謀劃 注重頂層設計
為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福泉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市改革辦、編辦、法制辦、城管局、人社局、財政局等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改革工作的統籌協調。
明確副市長、公安局長兼任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并在全市范圍內調整7名熟悉法律知識、組織協調能力強、善于抓班子帶隊伍的干部組建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領導班子,通過強化班子建設促進全局的凝聚力、戰斗力。
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從涉改部門劃轉編制73名,使綜合行政執法局行政事業編制增加到190名。同時采取整體或部分劃轉方式,將涉改部門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有執法經驗的49名人員劃轉到綜合行政執法局。
制定出臺綜合行政執法干部隊伍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執法干部評價考核機制,不斷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綜合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制度、職務晉升和交流制度,進一步優化執法干部任用和人才選拔機制。
整合資源 推行綜合執法
改革如何才能保障執法效率更高效?福泉市整合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城市綠化、市政公用、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管理與城鎮燃氣管理、工商行政、資源環境、公安交通等15個方面620余項行政處罰權,統一交由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同時,全市擬減少執法機構10余個,為下一步著力解決現行執法中存在的多層執法、多頭執法及交叉執法等問題提供保障。
完成全部劃轉及部分劃轉的16個方面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清理上報,共計662項,其中行政強制類24項,行政處罰類638項。同時,該市還實行管理執法分離,實現政策制定、行政審批與監督處罰職能分離,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目前,已對涉及改革的15個政府部門2000余項行政管理權限進行分離,進一步理順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與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權責權限的關系,有效解決行政執法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應該管的不想管”等突出問題,著力提高執法效能。
此外,抓好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對執法隊伍的培訓。邀請市內知名律師和法律專家為干部培訓《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法規,為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夯實法律知識基礎;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互相學、實踐學”的方式,著力提升執法人員辦案水平。今年5月1日以來,共開展各類培訓4次,累計參與人數200人次。
通過種種措施的制定執行,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執法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今年4月1日以來,共進行行政檢查840余次,發放限期改正通知書400余份,立案查處一般程序案件60余起、簡易程序案件220余起。重點對兩城區“兩違建筑”開展集中大型專項執法行動,目前已完成現場勘查及筆錄125戶,送達停止建設告知書125戶,送達自行拆除決定書14戶,送達自行拆除催告書2戶,自行拆除17戶,強制執行65戶,面積達2萬余平米。案件辦理過程中新劃轉領域違法案件20余起,涉及住房城鄉建設、環保、農業、水務、酒類生產、糧食等方面,辦案覆蓋率達到60%以上,部分領域實現案件辦理“零”的突破。
重心下移 打造高效執法隊伍
重心沉下去,效能提上來。在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中,福泉市在全市6個鄉鎮設置綜合行政執法分局,作為派駐鄉鎮、履行綜合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確保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在鄉鎮有專門機構、專業隊伍,推動執法力量向基層傾斜;同時明確規定執法分局除依法履行執法業務、參與重大應急、“兩違”管控、執法協作等任務外,原則上不承擔鄉鎮境內的其他社會管理事務,進一步保障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分局的工作獨立性與專業性。目前全市6個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分局的人員配備和辦公保障已到位,并正常開展工作。
“一直以來鎮一級的執法權限就像‘小馬拉大車。在很多方面,鄉鎮級政府沒有執法權、處罰權,軟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能用。但一旦出現事故,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鄉鎮仍然要承擔很大責任。”邱釗介紹道。
“比如,鄉鎮違章建筑、亂搭亂建一度成風,影響惡劣,鎮政府雖能第一時間發現,卻因為對土地違法案件無權查處而無法及時遏制。國土部門有行政執法權,但人手不足,又不能及時發現制止。”邱釗接著說,如今,鎮里有了執法權,綜合行政執法分局的執法人員有條件、有能力第一時間發現并制止違法違規行為,極大地節約了執法成本,提高了執法效能。
此外,在推行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過程中,為減少案件移送程序,充分實現行政執法與司法的無縫銜接,福泉市創新舉措,在市公安局內設機構中增設了“綜合行政執法警察大隊”,派駐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對于有序推進改革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奮力前行 試點工作成效初顯
今年6月3日,貴州省編委辦副主任歐陽志國率隊到福泉市調研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調研組在聽取福泉市相關領導的情況匯報后,對福泉市在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認為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大膽創新、勇于擔當,作了最大限度、最符合機制的體制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寄語福泉要力爭使試點工作走前列,為全省提供經驗,起到示范作用。
今年3月以來,福泉市將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目前已投入近800萬元。其中投入150余萬元,整合公安“天網”工程,建設行政執法智慧指揮平臺,實現公安報警平臺與行政執法服務平臺無縫對接,逐步建立城市管理公共基礎數據庫;投入100余萬元,在牛場鎮建設鄉鎮行政執法智慧指揮平臺。此外,還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原城市管理局承擔的市政公用事業服務性工作市場化運作,跳出了城市管理部門在市政服務工作中“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怪圈。
截至今年5月4日,福泉“12319”城管熱線、城管外勤助手下達處理指令8000余次,共接熱線1500多次、投訴200多起,執法人員街面巡查上傳處理違規事項圖片4000余張。由執法一大隊辦理的福泉市馬場坪盛熠燃氣經營部違規儲存燃氣案在2015年全省住建系統案件評審中代表黔南州作案件評審經驗交流。
接下來,福泉市還將進一步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在采取派遣執法人員到沿海發達城市學習行政執法辦案實操培訓的的同時,邀請省內行政執法方面的專家學者對全市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建立市級互聯網+綜合行政執法信息平臺,為行政管理、行政服務、行政執法等提供數據基礎,實現信息共享和網上辦案,進一步促進綜合行政執法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