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 要:現代詩歌有其豐富的情感表達和藝術表現形式,需要學生不斷地細讀揣摩,才能較好地理解。基于此,文章就文本細讀在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培養和陶冶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文情操。
關鍵詞: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文本;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7-0027-01
詩歌作為文學中一顆璀璨的瑰寶,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爭相傳誦的對象。如今,一些優秀的現代詩歌更是被寫進了高中語文教材,旨在加強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和心靈的陶冶。然而,其豐富的情感內涵,往往使得學生在賞析過程中不能準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必要的文本細讀,提高學生對現代詩歌的賞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學情操和素養。
一、文本細讀在現代詩歌教學中的意義
(1)文本細讀的概念。文本細讀起源于西方文論中的語義學,其含義就是對文本進行細致全面地閱讀。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不是指對文本進行逐字逐句地細讀、深究,而是運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語言為基本點,結合文本所表現的特定語境,對文本的語義進行分析。
(2)文本細讀的意義。高中語文中的現代詩歌,往往由于其語言運用手法靈活多變,情感流露更為豐富,使得學生在理解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文本細讀方法的引入,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觀點。簡單來講,文本細讀就是對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進行細致而全面地閱讀,以文本中的語言作為基本點,結合上下文意思以及文章中特定的語言情境,對其所要表達的意思進行合理的推測和解釋。這樣一來,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運用合適的方法提升自己對現代詩歌的閱讀賞析能力。例如,大家熟知的《雨巷》《錯誤》以及《再別康橋》等,這些都是現代詩歌中的經典佳作,不但語言優美,其中的所蘊含的感情也十分豐富。如果不進行仔細閱讀,往往難以深入理解作者隱藏在字里行間的內心活動,甚至出現誤解。如在學習《致橡樹》中一文時,其中有一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部分同學在初讀之后,簡單理解為描述一株木棉和一顆橡樹的距離,這與作者所表達的本意相去甚遠。但若繼續對其進行細讀,聯系上下文就不難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其實是愛情關系需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因此,文本細讀有利于學生準確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含義,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文本細讀在現代詩歌教學中的應用
(1)根據現代詩歌結構分析其蘊含的意義。現代詩歌往往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對情感的表達方式較古詩詞更為直接。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現代詩歌時,應首先加強學生在現代詩歌結構分析這方面能力和方法的講解,讓學生對詩歌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從而為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礎。對詩歌的文本結構進行細讀,實際上就是重點關注詩歌的節奏和旋律,理清兩者之間的關系。在細讀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詩歌的情感基調,將自己置身于詩歌之中,其次要細心體會詩歌內在的韻律變化,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例如,在學習《相信未來》一文時,文章整體上呈現出一種高昂、奮進的情懷。因此,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也應包含激情與熱血,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覺,同時也要注意文中細節處的情感變化。
(2)現代詩歌語言細讀。現代詩歌語言充滿張力,作者對字詞的運用準確而精練,且許多詞句的運用都經過反復推敲,從而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情感活動。因此,在學習現代詩歌時,只有對詩歌的語言進行細讀、精讀,才能充分體現出文本細讀的作用,準確理解詩歌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然而,現代詩歌文字往往寓意豐富,學習在細讀的同時,還應該對其中的寓意進行細細揣摩,這樣方能較為全面地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訴求。例如,在學習戴望舒的《雨巷》一文時,有這樣一句“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當學生讀到此處時,就應該揣摩作者為什么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當結合全文思想,便不難看出,此處作者流露出了一種既充滿迷茫傷感、又懷揣期待的復雜情感。
(3)現代詩歌意境細讀。在高中語文課本中,現代詩歌主要以語言優美、意境豐富,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為主。而這些詩歌往往都具有較強的藝術意境,詩人將文字所傳達的語言美,以及語言所表現的音律美和藝術意境之美相結合,給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因此,在運用文本細讀法對現代詩歌進行賞析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對語言和句子進行推敲,還應該教會學生在朗讀詩歌的同時,體會、揣摩詩歌所傳達的意境,將自己置身于詩歌的意境當中。例如,在學習《再別康橋》時,學生應想象自己就是作者,正站在康河邊上,對著夕陽、水藻,抒發著自己的情思。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更好地體會詩歌所表現的情感。
三、結束語
總之,文本細讀法在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對現代詩歌的學習和鑒賞能力,使他們對作者的情感表達分析得更加準確到位,不僅培養了他們的文學修養,還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參考文獻:
[1]楊秉文.淺論當前現代詩歌教學的“八重八輕”現象[J].語文教學之友,2009(12).
[2]隋本吉.文本細讀在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