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永 劉春鵬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國治黨治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這些講話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在這個科學理論體系中,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確立了我國發展的旗幟方向,是居于引領地位的宏偉奮斗目標,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所有理論和實踐,都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崇高奮斗目標而精進展開。基于這個問題極其顯要的引領地位,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我們要把學習理解中國夢作為學系列講話的一個重要內容,深刻理解中國夢的重大意義,把握中國夢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一、中國夢作為理想與傳統的統一,是當今中國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
自1979年鄧小平提出小康目標,此后30多年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升為黨和國家層面的理想目標,成為一種精神動員和政治號召的旗幟。為了建設小康社會,為了實現現代化,當年鄧小平設計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到2000年我國勝利走過了第一、第二步,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現在剩下的第三步是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為使第三步更為具體和可操作,黨的十五大把“第三步”細化為“兩個一百年”,十八大又予以重申強調。當下,第一個“一百年”就在眼前,距2020還有不到5年的時間,到2050年的第二個“一百年”,也只有30多年的時間。由以上分析可見,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之后承上啟下向2050年的第二個“一百年”目標進軍時,我們需有一個新概括來展現新的理想目標,以適應“第二個一百年”的奮斗需要,體現出比小康社會更高的目標要求和精神追求。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夢作為一種戰略思想和戰略安排應運而生:它的內涵要求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現實的具體內容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不但具有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光榮傳統,更為重要的是提出了比小康社會更為高級的新要求。正如劉云山所說:中國夢視野寬廣、內涵豐富,升華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是當今中國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總之,中國夢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理想目標,既體現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具體規劃了怎樣實現這個理想,這是中國夢重大意義的一個突出表現。
二、中國夢表達方式大眾化、通俗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國家文化軟實力
實現中國夢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密不可分。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他又具體強調: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從以上論述可見,中國夢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施“三步走”是完全相通的。對此有學者認為:當代中國,中國夢具體的實現形式,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眾版”。所謂“大眾版”就是大眾化、通俗化,它便于傳播普及,有利于建立我們的話語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2013年5月4日有篇題為《追尋中國夢》的文章這樣說:提出一個自己的口號,這已經成為毛澤東以來每位中國領導人的必經儀式。不過習近平的“中國夢”口號很特別,它很通俗。習的口號沒有意識形態和共產黨政策方面的暗示。它與一個國外的概念“美國夢”一致,這很可能是有意為之。以前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可以從政策層面得到廣泛解讀,而“夢”似乎旨在激勵而不是告知。
中國夢確實是很通俗,字面上沒有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但是,中國夢的內涵要求實實在在地具有意識形態的理念追求,中國夢其實就是我們黨的一個奮斗目標,其實現要求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諸多事例表明世界上諸多國家和人士認可中國夢,而且祝中國夢早日實現。因此我們又可以這樣說,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理想與傳統的統一,也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這當中體現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理念,體現著中國文化。所以,中國夢有利于建立我們的話語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除以上內容外,中國夢一共3個字,但言少意多,表達方式大眾化、通俗化,具備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瑯瑯上口、過目不忘的特性,有利于廣泛傳播和普及,也有利于講好中國故事。今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述,而非自述。要下大力氣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快提升中國話語權國際影響力,讓全世界都能聽到并聽清中國聲音。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這當中,中國夢的提出是一個創造,講好中國夢的故事等,是我們的自述。這對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快提升中國話語權國際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是很好的探索和實踐。
三、把握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遵循,為實現中國夢的崇高目標貢獻力量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們的夢”。怎樣實現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以上三方面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遵循。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走了30多年,歷史證明這條道路符合國情、富民強國。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我們要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不懈努力,用13億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把我們的民族發展好。
每一個中國人,都要盡心盡力;尤其是共產黨員,更要按照合格黨員的要求,為實現中國夢的崇高目標講奉獻有作為。什么是合格黨員?中央印發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方案對新形勢下合格黨員標準提出了“四講四有”的新概括新要求,即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我們共產黨員要堅持落實這個標準,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貢獻。
第一,講政治、有信念。強調的是政治合格,就是要對黨忠誠,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黨愛黨。我們黨保持長期執政的一個關鍵,就是要講好共產黨人的政治,守住共產黨人的信念。例如中國夢是處于引領地位的奮斗目標,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對此要搞清楚中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樹立崇高的奮斗目標,堅持理想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講規矩、有紀律。強調的是執行紀律合格,就是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組織觀念、服從組織決定,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我們必須增強思想自覺,明確行為底線,講規矩、有紀律,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第三,講道德、有品行。強調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第四,講奉獻、有作為。強調的是發揮作用合格,就是要踐行黨的宗旨,保持為民本色,敢于擔當、勇于負責,在促進改革發展穩定中當標兵、做模范。入黨誓詞“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講的就是奉獻。黨員干部對自己的要求應更嚴一些、更高一些,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機關頭豁得出來”。
實現中國夢就需要這樣“四講四有”的合格共產黨員,就需要這樣合格的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崇高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關鍵詞:中國夢 內涵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