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方
不拘一格降人才——創新人才評價發現機制
【路徑】
近年來,重慶著力創新人才評價發展機制,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改進人才評價考核方式,改革職稱制度和職業資格制度等,出臺《重慶市深化職稱改革的意見》,完善基層職稱評聘方法,加強非公企業職稱工作,推進科研院所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啟動應用型科研單位科技人才職稱與職務評聘分離試點等,對科技創新人才、企業人才、基層人才職稱評價實行傾斜政策,發揮職稱評價激勵對人才創新創業的牽引作用。
出生于銅梁縣(現銅梁區)虎峰鎮的庹純雙早年生活頗為坎坷——小學輟學,少年時以拾荒為生。
在艱難謀生的歲月里,庹純雙一直握著手中的筆,練就了一手好字。幾十年的潛心研究,讓他成為漢字書寫大師。
然而,沒有學歷和職稱的影響卻跟隨半生,導致庹純雙處處碰壁。
庹純雙未曾想到,自己的命運竟會因手里這支筆而改變。
一支筆引發的“書寫革命”
因為字寫得好,庹純雙在家鄉知名度頗高。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來找庹純雙學習書法的人就沒中斷過。
1992年夏天,一位家長帶著女兒來學習書法。
“字要裝在格子里,要小。”庹純雙反復教導小女孩。
第二天,小女孩交回作業,那些字依舊張牙舞爪。
“怎么反復教都學不會呢?”庹純雙開始琢磨。
百思不得其解之際,一道靈光突然閃現。
“在米字格里加一個內框,把字放進內框里,不就能規范字的大小了?”庹純雙隨即在米字格內加了一個內框,讓小女孩在內框里寫字。
第二天,小女孩交回來的作業讓庹純雙大吃一驚:“變化很大!”
看到這個辦法有效,庹純雙又倒回去找答案——為確定字體標準大小,他找來歷代楷書名碑進行比較,同時研究了排版字距,最后將內框標準確定為占米字格的五分之四。
隨后,庹純雙還確定了漢字在格內的坐標、局部定位等技術細節。
這種被稱作“庹氏回米格”的書寫創新,后來獲得了國家專利。
在此基礎上,庹純雙還研究出“庹氏漢字速成法”, 先后形成“庹氏書法一代技術”和“庹氏書法二代技術”,成為用姓氏命名習字方法且獲得國家專利的第一人,被季羨林先生盛贊為“破解了漢字書寫的千古難題”。
一道跨不過的坎兒
漢字書寫所取得的成就,讓庹純雙產生了更大的夢想。
一直以來,庹純雙都希望能在銅梁建一個“庹氏書法產業基地”,涵蓋書法教育、書法技術研究與開發、培訓等內容。
2008年,恰逢銅梁大力對外招商引資之際,庹純雙想利用這個契機,將“庹氏書法產業基地”作為對外招商的文化項目。
庹純雙花了很長時間,備好材料,準備申報。
卻不想,由于庹純雙沒有任何職稱,連最基礎的申報條件都不具備,最后只能無疾而終。
這讓庹純雙想起了自己以前因沒有學歷和職稱受過的諸多波折。
上世紀80年代,庹純雙在銅梁縣農場工作。當時,農場準備提拔一位辦公室主任,第一個要求就是“會寫”。
大家幾乎認定最后人選就是庹純雙了,他卻因為學歷不達標落選。
庹純雙曾經覺得,自己永遠跨不過這道“無學歷、無職稱”的坎兒。
一扇破格打開的門
鑒于國內職稱申報對于學歷的要求,僅上過小學的庹純雙從未奢望能評職稱。
就在絕望之際,庹純雙幸運地遇到了一個機會。
2009年6月,為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重慶市職稱改革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那時,關于特殊人才的職稱問題正引發職稱改革辦公室的關注。
“因為學歷低或無學歷,像庹純雙這樣的特殊人才無法走正常渠道評職稱,他們的業績卻又特別突出。”市人力社保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楊銳說。
為解決這部分人的職稱問題,職稱改革辦公室決定為特殊人才開辟一條“綠色通道”。
2010年10月,重慶市出臺了《重慶市特殊人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認定辦法(試行)》和《重慶市特殊人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實施細則》,不再要求人才評價標準面面俱到,轉而規定“凡是業績符合直升條件的特殊人才,可不受學歷、資歷、外語、計算機水平、論文要求等條件限制,經同行專家署名推薦與用人單位考核推薦、考察答辯與專家評議、業內社會認可評價與群眾評價后,可直接取得高級職稱”。
作為首批申報人,庹純雙申報了“正高級職稱”。
沒多久,專家組來到銅梁實地考察、現場答辯,并征集了庹純雙單位及周邊群眾的評價意見,又經過5天公示后,考評認定庹純雙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獲得職稱不足半年,庹純雙又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一顆夢想的心
獲得正高級職稱,給了庹純雙極大鼓勵。
“我要對得起這個榮譽,作更多貢獻才行。”庹純雙說。
早在2001年,庹純雙就在銅梁創辦了重慶首個私人書畫館——庹氏書畫藝術館,免費對市民開放。
取得職稱之后,庹純雙申報的重慶市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社科基地相繼獲批,庹氏書畫藝術館作為載體,也將進一步承擔書法藝術的傳播和研究功能。
一直以來,庹純雙希望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市場接軌,讓人人都能寫好漢字。2011年5月,他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組編的上海市中小學生《寫字教材》全套50冊,由上海市中小學教材審査委員會專家審查通過。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寫字教材》除采用部分庹氏書法技術外,還全部采用由庹純雙根據不同年級階段所設定的漢字書寫規范標準,這在全國同類教材中尚屬首例。
如今,重慶、湖南等地的《寫字教材》也采用了這個書寫規范標準。
以前,盡管取得了不少成就,庹純雙仍感覺束手束腳。如今,特殊人才職稱評定的“綠色通道”為像他這樣的特殊人才松了綁,“庹純雙們”終于能自由施展才華、實現夢想。
【點睛】
關于人才評價,我們提的是“完善人才評價發現機制”,以前不太明白“發現”的含義,后來在具體工作中才慢慢體會到了。
2001年可以算作是重慶職稱改革的一個重要起點。通過職稱改革,我們發現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這些人才的發現,促使我們反觀自己的工作,不斷調整、不斷完善,優化人才環境,讓更多的人才涌現出來。
職稱改革的核心,就是看評價標準是不是科學合理。接下來,我們將對接國家政策,深入貫徹落實《重慶市深化職稱改革的意見》,出臺配套政策文件,細化專業評價標準,正確發揮職稱對人才的牽引作用。同時,我們還將持續關注基層,進一步完善基層職稱評聘方法,讓更多的人才到基層去,在干實事的同時還能留得住。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楊銳